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7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91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49篇
口腔科学   115篇
临床医学   664篇
内科学   184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科学   148篇
综合类   839篇
预防医学   516篇
眼科学   50篇
药学   402篇
  39篇
中国医学   273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 T型关联度分析方法 ,对类金刚石 (DL C)薄膜、富石墨相 DL C薄膜和富金刚石相 DL C薄膜三种 DL C薄膜进行了碳相成分对其白蛋白 (HSA)、纤维蛋白原 (HFG)、免疫球蛋白 (Ig G)三种血浆蛋白吸附量影响的定量分析研究。合理地解释了三种材料蛋白吸附量随碳相成分变化的实验结果 ,并得出如下重要的分析结论 :(1)石墨和 C- H相对 HSA的吸附影响较大 ,随着二者的增加 ,HSA的吸附量下降 ;(2 )与 HFG吸附有较强关联的碳相成分是 DL C相和 C- O相 ,前者呈负相关 ,后者为正相关 ;(3)各碳相成分对 Ig G的吸附均有性质不尽相同的影响 ,但程度有限 ,且彼此间相差不大 ;(4 ) DL C碳相具有增强 HSA吸附、抑制 HFG、Ig G吸附的双重功效 ,其对 DL C薄膜血液相容性的影响远较其它碳相成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2.
Summary: The telomerization of 10‐undecenol with alkyl hydrogenphosphonate was studied in order to synthesize telomers of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s. The study showed that telomers from 10‐undecenol could be obtained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double bond has a low reactivity. The kinetic constant Kp2/KTe was determined to be 7 × 10?4 l · mol?1 · s?1 at 135 °C and the transfer constant CT was 0.057. These values are normal for a low activity telogen such as hydrogenphosphonate and for slightly reactive monomers like 10‐undecenol.

SEC chromatogram of telomers obtained in the reaction of 10‐undecenol addition.  相似文献   

23.
骨组织工程用聚磷酸钙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孔聚磷酸钙(Calcium polyphosphate,CPP)生物陶瓷是一种新型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国外有研究表明聚磷酸钙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可降解性。通过对原料煅烧过程的研究,探索了聚合度的计算方法,制备出不同聚合度的材料。通过对材料烧结温度的试验,制得了不同晶型的聚磷酸钙多孔材料。在Tris—HCl缓冲液中进行的体外降解实验表明,CPP多孔支架材料是可控降解的,不同聚合度和晶型的支架材料力学强度和降解性能不同。随着聚合度的增加,材料的力学强度增大,降解速率变小;非晶态的CPP17d就可以完全降解,7晶型的CPP25d可完全降解,β和α晶型的CPP降解缓慢,30d分别降解了大约12%和5%。因此聚磷酸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凭借其独特的无机聚合物结构及降解性能,有望实现可控速率的降解。  相似文献   
24.
对不同工艺和条件制备的 7个类金刚石薄膜 (Diamondlikecarbon ,DLC)试样 ,经X光电子能谱 (XPS)碳相成分分析后 ,分别进行了血小板黏附实验、黏附血小板的形貌观察、分类计数和形态指数计算 ,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 ,研究了碳相成分对血小板黏附量、黏附血小板的形态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 :来自全方位离子注入离子束增强沉积工艺的DLC ,其血小板黏附量和形态指数明显小于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的样品 ;在DLC的 5种碳相成分中 ,DLC碳相与血小板黏附量和形态指数的 (负 )关联度远大于其它碳相成分 ,除此之外只有C H和C O碳相与血小板形态指数的 (正 )关联度较大。表明 :(1)DLC碳相对血小板黏附的影响远较其它碳相成分为大 ,增加DLC碳相的含量是优化DLC血液相容性的关键所在 ;(2 )C H和C O碳相对黏附血小板的变形有促进作用 ,须从工艺上抑制其产生或尽可能降低其含量 ;(3)采用全方位离子注入离子束增强沉积工艺有助于改善DLC的血液相容性。这些结论对设计与改进DLC的制备工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初次妊娠孕妇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及贫血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0例初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出现缺铁性贫血分为对照组(未出现缺铁性贫血,800例)和观察组(出现缺铁性贫血,18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观察组分为轻度组(血红蛋白100~109 g/L, 100例)、中度组(血红蛋白70~99g/L, 60例)和重度组(血红蛋白40~69 g/L, 20例),分析四组孕妇的临床特点,以及初次妊娠孕妇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与贫血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的孕次、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年龄≥35岁、膳食铁摄入差、孕前保健<3次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膳食铁摄入差、孕前保健<3次均为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OR>1, P <0.05)。结论高龄、膳食铁摄入差、孕前保健次数少是引发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缩短精神科急诊患者就诊等待时间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精神科急诊就诊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50例予以常规就诊指导的患者纳入对照组,150例予以品管圈就诊指导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就诊等待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就诊等待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可缩短精神科急诊患者的就诊等待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整体责任制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1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采用整体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57%(P <0.05)。结论整体责任制护理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8.
目的提高血药浓度监测(TDM)及个体化服务项目的认可度。方法2019年1—7月,针对TDM每月监测例数较低,针对医生进行问卷调查,按品管圈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并对活动成果进行评价。结果明确了影响TDM监测例数低的因素,通过品管圈活动拟定了一系列对策,有形成果方面,每月监测例数逐步提高;无形成果方面,圈员的品管手法、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显著提高了血药浓度监测及个体化服务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究整合素β1(integrin β1,ITGβ1)、人γ干扰素诱导蛋白16(interferon - inducible protein 16,IFI16)、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TTR)血清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展程度关联性及临床表达意义。 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月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91例为研究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91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ITGβ1、IFI16、TTR水平,采用Spearson秩相关分析血清各指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展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探讨血清各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结果 研究组血清ITGβ1、IFI16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TT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展程度与血清ITGβ1、IFI16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TTR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清ITGβ1>2.38 ng/ml、IFI16>24.39 ng/ml、TTR≤315.08 mg/L联合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有无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arve,AUC)为0.861,大于各指标单一预测的AUC(0.782、0.813、0.790),联合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00%、81.82%。 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ITGβ1、IFI16表达明显升高,血清TTR表达水平降低,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及病情进展程度密切相关,且能辅助临床预测患者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我国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探究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为我国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28所开设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院校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3.68%的研究生认为课程教学中"重理论,与实践联系太少",9.81%的研究生表示没有专业实践机会,71.78%的研究生是单一导师制,44.79%的研究生在课题研究阶段进行基础类的实验研究。探索性因子分析降维提取"平台条件"、"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奖惩机制"5个因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专业实践"、"导师队伍"和"平台条件"对研究生的自身培养质量评价呈正向影响。结论高校应该优化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指导制度和导师队伍,规范专业实践培养过程,健全科研基础设备和完善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