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3篇
  免费   505篇
  国内免费   78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104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18篇
综合类   1168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43篇
  3篇
中国医学   1880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369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中风是全球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开发增强中风后恢复和增强神经修复的方法至关重要。中风后的恢复涉及复杂的相互关联的神经修复系统。神经修复整个过程需要神经元胞体对伤害性刺激作出应答,通过神经干细胞增殖与迁移、轴浆运输信号分子、细胞骨架结构构建以及轴突末端生长锥形成等一系列协调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再生生长。神经功能重塑作为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潜在的新靶点,无论是神经功能重塑的具体机制,还是神经功能缺损临床治疗方案,均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脑损伤后,由于其内在修复机制十分复杂,单一的治疗措施时常难以奏效,综合治疗将是提高脑内再修复功能的发展方向。益气活血法具有神经保护、血管再生、神经发生及环路重建等多方面生物效应,可共同促进损伤后的神经功能重塑;其作用机制与细胞自噬、免疫调节及微小RNA调控密切相关,充分体现了益气活血法的多途径、多靶点、整体调节的治疗特点以及对中风后的神经修复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因此,进行益气活血法对中风后脑功能康复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2.
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衰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治疗的85例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西医抗心衰治疗,给予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等。治疗组44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益气复脉注射液5.2 g加入5%葡萄糖250 m L,1次/d静滴。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心功能分级。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测定脑钠肽(BNP)。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房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疲乏、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BNP浓度低于对照组射血分数及E/A高于对照组,左房内径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复脉注射液能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脏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急性心功能不全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水陆地黄汤对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及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1次/d,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水陆地黄汤,1剂/d。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临床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Q)、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5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MDA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SOD、GSH-Px均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FPG、2 hPG、HbA1c、mALB、24 hU-PQ、eGFR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结论:水陆地黄汤联合盐酸贝那普利可改善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状态,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应用生脉散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根据入院顺序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生脉散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和6 min步行试验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个指标更优(P<0.05)。结论 生脉散联合血府逐瘀汤可以提高临床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症状和心绞痛发作,有助于6 min步行试验改善。  相似文献   
7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8):123-126+130
目的 评价五步复位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入组的7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五步复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法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及ODI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ODI指数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五步复位法能明显提高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更好改善腰椎功能,且方法简便验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 :观察乳腺1号方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2例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自拟乳腺1号方内服外敷,对照组给予乳块消片口服。两组均30 d为1疗程,连服3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雌二醇(E2)、垂体催乳素(PRL)水平下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乳腺1号方内服外敷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78.
祁宝玉教授擅长治疗诸多疑难眼病,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记述了祁老在中医古籍继承与发扬方面的学术经验,即“由博转约”和“提炼引申”.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研究陈念祖治疗月经病的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 收集陈氏《女科要旨》《南雅堂医案》《医学从众录》中治疗月经病的处方81首,构建处方数据库。运用Excel 2010与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频数和聚类分析,并结合理论分析,提炼出陈氏治疗月经病的用药规律及特点。[结果] 收集的81首处方中,涉及药物共121味。≥6次的高频药物共32味,使用频数排前3位的是当归、白芍、茯苓。高频药物种类以补血药、补气药为主;四气以温性为首;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脾经为首,肝经次之,心经再次。聚类分析得出5组核心药组,涉及归脾汤、六君子汤、越鞠丸等方剂。用药特点:使气血化生而调和脾胃,畅气血运行而疏理心肝,守气血循经而调理冲任。[结论] 陈氏治疗月经病以气血为核心,调和脾胃气血、调畅心肝气机、调理冲任气血,多运用补血药、补气药、理气药。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