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42篇
  免费   991篇
  国内免费   823篇
耳鼻咽喉   93篇
儿科学   193篇
妇产科学   65篇
基础医学   726篇
口腔科学   69篇
临床医学   3211篇
内科学   2028篇
皮肤病学   327篇
神经病学   284篇
特种医学   4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645篇
综合类   5628篇
预防医学   1410篇
眼科学   110篇
药学   4167篇
  32篇
中国医学   1429篇
肿瘤学   333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548篇
  2022年   491篇
  2021年   679篇
  2020年   607篇
  2019年   709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653篇
  2016年   668篇
  2015年   768篇
  2014年   1110篇
  2013年   1169篇
  2012年   1323篇
  2011年   1367篇
  2010年   1144篇
  2009年   1110篇
  2008年   1218篇
  2007年   996篇
  2006年   907篇
  2005年   942篇
  2004年   720篇
  2003年   610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395篇
  2000年   288篇
  1999年   290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185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83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D-二聚体检测在肝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小青 《实用预防医学》2006,13(4):1023-1024
目的探讨肝脏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30例正常人和104例肝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肝病患者各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急性肝炎组P<0.05,其他组P<0.001)。结论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因此动态观察血浆D-二聚体定量水平对肝脏疾病患者肝功能的评价、病情的预后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病人徐某,女,38岁,HBV携带20余年,近两年间断出现消化不良,肝区隐痛,来我院门诊检查结果: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HBV-DNA1·6×107拷贝/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04U/L。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给予护肝,降酶治疗二个月,ALT正常,HBV复制指标阳性。自此以后,病人多次出现停用降酶药ALT升高。于2004年7月病人自觉症状加重,ALT再次升高至246U/L,HBeAg阳性,HBV-DNA2·15×106拷贝。给予α-2b干扰素300万单位,隔日一次皮下注射,3个月后ALT仍波动在98~105U/L,HbeAg阳性,HBV-DNA1·2×107拷贝/L,考虑干扰素疗效差,改…  相似文献   
43.
复方氨基比林过敏反应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生部1982年已颁布淘汰氨基比林单方制剂;但含有氨基比林的复方制剂仍在使用,复方氨基比林(曾用名:安痛定注射液)就是其中一种,因它具有解热、镇痛、抗风湿的作用,人们普通感冒发热仍然习惯于复方氨基比林和柴胡注射液一同肌肉注射治疗。殊不知复方氨基比林副作用仍然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44.
梁明 《内蒙古中医药》2009,28(22):63-64
近年由于血栓性疾病的增多,检验医学在血栓性疾病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有了很大的进展.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特异的降解产物,它的升高反映了体内存在着凝血及纤溶活性的增强.因此D-二聚体的检测对于临床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血肿局部炎症、假膜新血管生成、局部纤溶状况及其在CSD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而探讨CSDH的发病机制,并为CSDH的治疗及预防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8例CSDH患者作为病例组,2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及血肿液中VEGF及IL-6的含量。比较患者末梢静脉血及血肿液中四种因子的含量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病例组血肿液FDP、d-dimer检测均为阳性,血液为阴性;正常对照组血液FDP、d-dimer检测均为阴性;病例组血清VEGF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肿液中VEGF浓度高于血清中。病例组血清IL-6浓度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肿液中IL-6浓度高于血清中。CSDH患者血肿液VEGF、IL-6水平没有相关性。结论CSDH患者血肿液局部纤溶亢进,局部VEGF分泌旺盛,新血管生成活跃,局部炎症活跃,可导致CSDH不断扩大而参与CSDH发病机制。抗炎治疗、抑制VEGF的生理作用、有选择的对病人施行促凝治疗,可成为部分CSDH病人保守治疗及预防复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6.
急诊疑似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7.
急性脑梗死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变化。[方法]对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60例正常人用ELISA法定量检测D-二聚体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治疗后第2,3周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血浆D-二聚体升高,提示体内纤溶亢进,可作为判断病情变化及抗纤溶治疗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48.
柴芩清肝胶囊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柴芩清肝胶囊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四氯化碳(CCl4)和氨基半乳糖胺(GalN)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各组动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结果:CCl4肝损伤模型组和GalN肝损伤模型组小鼠的血清ALT和AST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柴芩清肝胶囊高、中、低剂量组ALT、AST均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高、中剂量组与联苯双脂滴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芩清肝胶囊具有显著的抗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九转黄精丸对衰老小鼠皮肤及血清中脂褐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即分为4组,D-半乳糖制造衰老模型,给予九转黄精丸,以六味地黄丸作为对照,用荧光法测定皮肤及血液中脂褐质的含量,用HE染色法观察皮肤形态学改变。结果:九转黄精丸治疗组小鼠皮肤及血清中脂褐质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皮肤形态学检查显示九转黄精丸组无黑色素沉积或仅有少量沉积。结论:九转黄精丸能降低小鼠皮肤及血清中的脂褐质含量。  相似文献   
50.
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众多的危险因素中,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原因,炎症反应是斑块破裂及不稳定的主要原因,C反应蛋白可作为判断心血管病预后的指标[1],D-二聚体(D-D)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日益引起重视.临床需要敏感的实验室指标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出及时准确地估计,为此我们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与CRP、D-D的关系作了前瞻性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