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4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清热泻肺合剂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涛  王纪云 《河北中医》2000,22(3):167-168
目的 观察清热泻肺合剂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77例患者分组,治疗组47例,依据风热肺辨证,予口服清热泻肺合剂,7日为1疗程;对照组30例,静脉点滴青霉素800万单位,配合棕色合剂10ml口服,7日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7%,对照组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取效时间短。结论 清热泻肺合剂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具有可重复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 了解慢性支气管炎肺泡巨噬细胞上 CD11c和 CD14表达的改变。方法 对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各 10例进行局部支气管肺泡灌洗 ,获得的肺泡巨噬细胞经分离、纯化后 ,与藻红蛋白(phycoerythrin,PE)和异硫氰酸荧光素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标记的 CD11c和 CD14单克隆抗体孵化 ,以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面 CD11c和 CD14表达的百分率。结果 显示慢性支气管炎组肺泡巨噬细胞上 CD11c和 CD14表达的百分率分别为 (39± 6 ) %和 (36± 8) %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16± 4) %、(15± 6 ) % ,(P <0 .0 0 1)。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的肺泡巨噬细胞上 CD11c和 CD14表达增加 ,可能参与其气道内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收治的47例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布地奈德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布地奈德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住院...  相似文献   
64.
张一春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2):179-180
目的:观察慢性支气肺炎不同时期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120名慢性阻塞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患者临床分期分为急性发作组及迁延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抑郁量表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并依据心理变化特点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急性加重期患者HAMA评分高于迁延期患者,HADS评分低于迁延期患者.结论:慢支患者急性发作期以焦虑心理为主,迁延期以抑郁心理为主,在临床护理工作用要针对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5.
本文通过分析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准确性、治疗规范性对患者的影响,从患者病情进展原因分析中论述慢性支气管炎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差异及治疗策略,以期促进社区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化。  相似文献   
66.
67.
金贝痰咳清冲剂治疗支气管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航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86-187
目的:探讨金贝痰咳清冲剂治疗支气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口服金贝痰咳清冲剂,对照组患者服用贝羚胶囊。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金贝痰咳清冲剂治疗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定喘汤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将8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制定喘汤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5%(39/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定喘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具有疗效好、毒副作用少等优点,是目前临床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亚群在儿童常见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11 例支气管炎、418 例支气管肺炎和83 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疾病组,同期健康婴幼儿235 例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支气管炎组总T 淋巴细胞、CD3+CD8+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支气管肺炎组总T 淋巴细胞和CD3+CD8+ 细胞低于对照组、Th 和CD4/CD8 高于对照组,且Th 比例高于支气管炎组;与轻症肺炎组相比,重症肺炎组总T 淋巴细胞降低而B 淋巴细胞升高(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Th 细胞和CD4/CD8 高于对照组、CD3+CD8+ 细胞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3 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B 淋巴细胞增高、NK 细胞比例降低(P<0.05)。结论 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或低下以及体液免疫功能亢进参与了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和发展,并且变化程度与疾病类型及病情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0.
PurposeLivestock farming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risk factor for chronic bronchitis (CB). The role of crop farming, however, has been less studied. We sought to assess the role of a large range of farming activities on the risk of CB in the French agricultural cohort AGRICAN (AGRIculture and CANcer).MethodsData on respiratory health and farming activities were collected by questionnaire from 2005 to 2007. Associations between farming activities and self-reported doctor's diagnosis of CB were estimated by a logistic regression adjusted for confounders.ResultsCB was reported by 1207 farmers (8.4%). Two farming activities were associated with CB: cattle raising (odds ratio [OR] 1.24,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03–1.48), and potato production (OR 1.33,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13–1.57). Associations were more pronounced in small-scale cattle raising and in large-scale potato production, in particular among the longest exposed workers (≥20 years). Pesticide poisoning and exposure to pesticides in potato farmer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CB risk (OR 1.64 and OR 1.63, respectively).ConclusionsThis analysis suggests that other agricultural settings not previously reported, such as potato production, may be a risk factor for CB. The nature and circumstances of exposure to hazardous agents need to be further explo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