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3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郑伟达教授师从新中国中医事业奠基人、中医泰斗吕炳奎先生,行医40余年,是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临床取法仲景,善用经方,不拘时方,用药精当,对肿瘤、肝硬化、风湿病、前列腺病、冠心病等疑难杂病造诣颇深,经验独到、启人心智、匠心独运尤其擅长于肿瘤的中医防治。提出"以人为本,科学抗癌"和"癌症瘀毒理论"的先进理念,创立了"治癌新十论"和"伟达慈丹四位一体抗癌康复疗法",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成功研制了国家准字号抗癌新药"慈丹胶囊",其研发的慈丹胶囊、参灵胶囊等多项成果荣获国际、国内金奖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其中有6项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医学类专著45部,在肿瘤病的防治及疑难病的治疗上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72.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可以归属于多个中医病证,临床表现复杂,可以呈现多种证候。现代研究初步揭示大肠癌证候与病理、细胞类型、分期及预后有密切关系;手术、化疗等现代治疗对大肠癌的证候有一定的影响;现代中医同时对大肠癌湿热蕴结、瘀血内阻、脾气亏虚、气血两虚、肝肾阴虚等证候的生物医学内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对大肠癌证候的客观化和规范化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3.
蔡云  刘昳 《河南中医》2016,(3):407-409
郑清莲教授认为肿瘤化疗后恢复期患者化疗药毒侵及人体,陷入于里,致使元气亏虚,而脏腑功能受损,治疗时如何扶正祛邪、恢复受损的脏腑功能至关重要。小柴胡汤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抗炎作用、抗肿瘤作用。因此,小柴胡汤是肿瘤化疗后恢复期治疗的要方,根据不同兼症佐以益气、养阴以扶助正气,祛痰、止咳、化瘀、祛湿、清热解毒以祛除邪气,寒温并调恢复机体平衡。  相似文献   
74.
本文旨在探讨和推动Schizophrenia中文诊断名的更名工作。Schizophrenia目前的中文诊断名为“精神分裂症”,然而这一诊断名并未准确反映疾病情况且存在污名化问题。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推动Schizophrenia诊断名的变更,将诊断名更改为“统合失调症”“调弦病”“思觉失调症”等。中国大陆医学界应推动Schizophrenia新中文诊断名的命名工作,建议将Schizophrenia的诊断名从“精神分裂症”更改为“思觉失调症”。  相似文献   
75.
扶正强筋片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观察和AChRab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比较了单纯应用强的松(对照组)和强的松加中药扶正强筋片(实验组)对重症肌无力(MG)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症状完全缓解者对照组为 28.89%,实验组为 53.33%。复发率对照组为37.78%,实验组为 4.44%。两组症状完全缓解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和 P<0.01)。两组治疗前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均值比较和治疗前后差值平均数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中药扶正强筋片是治疗MG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76.
整肠生治疗急性腹泻的双盲对照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整肠生与氟哌酸随机双盲法治疗308例急性腹泻,其中急性肠炎292例,急性菌痢16例。急性肠炎中194例用整肠生治疗,显效率59%,有效率29.5%;对照组98例服用氟哌酸,其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4%和29%。16例急性菌痢中7例用整肠生治疗均获显效,9例用氟哌酸者,7例显效,2例有效;11例获粪便培养阳性者治疗后全部转阴。其结果表明整肠生治疗急性肠炎及菌痢的疗效与氟哌酸相似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77.
郑颉云(1905~1983),字霹雨,江苏南通人,幼因染病身体欠佳,遂矢志从医50余年,主要活动于河南、上海等地,在学术上造诣颇深,著述甚丰,为全国著名儿科大家。学术上主张小儿外感重肺脾,祛邪扶正辨寒热;消化病症重脾胃,治重标本辨虚实;时疫疾病在肺胃,寓防于变最关键。郑老生为祖国医学事业呕心沥血,死后捐出遗体,正所谓鞠躬尽瘁,完成了矢志献身医学的宏愿,堪称从医者之楷模。  相似文献   
78.
论辨证与辨体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重点探讨证候与体质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既有相似处,更有异同处。目前诊断证候与体质的方法大都采用传统中医诊断学的望问闻切,但在二者形成的原因、变化的速度,分型的繁简及调治的难易等方面各有不同。并从哲理方面探讨了正常质、病理体质及证候之间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关系,特别强调了“过渡阶段”在一切客观事物发展 过程中的普遍规律。指出充分认识病理体质对个体化诊疗、对治未病、对养生学都有现实意义,而且充分体现了中医学之特色。  相似文献   
79.
80.
体质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认为体质是个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生长发育基础上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生理特性。它具体表现为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反应和适应的差异性,发病过程中对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变发展过程中的倾向性。指出不仅应重视对“体质病理学”的研究,还应重视“体质生理学”的探讨。分析了体质与人格、气质、病、证等易于混淆,但又必须加以区分的重要概念的异同。并就体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体质的分类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当前体质研究的方法和重点应放在群体调研,确定体质差异的客观性,了解其分布特点、构成差异以及形成、定型和发展规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