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1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64篇
综合类   276篇
预防医学   92篇
药学   129篇
  6篇
中国医学   67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患者吸入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2017年住院治疗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单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吸入麻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物学标志物(IL-6、TNF-α和S100β蛋白)水平及认知功能(MMSE、MoCA)评分变化。结果对照组术后当天、第3天的IL-6、TNF-α和S100β蛋白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小于观察组(P 0.05);对照组术后第7天的IL-6、TNF-α水平较观察组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的S100β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幅度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的MMSE、MoCA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 0.05)。结论吸入麻醉可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减少老年患者进行性记忆力减退等认知功能的损害,提倡临床麻醉应用吸入麻醉。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讨论在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中医骨伤联合中药汤剂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采集的研究样本为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腰间盘突出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单一组(n=51,仅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进行治疗)和联合组(n=51,采用中医骨伤联合中药汤剂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疼痛水平和腰椎JOA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疼痛水平和腰椎JOA评分指标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VAS疼痛水平和腰椎JOA评分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单一组患者;单一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2.55%(37/51),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08%(49/51).所有数据验证均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相比较于单一的中医骨伤手法治疗,中医骨伤联合中药汤剂的治疗方法在帮助患者减轻身体疼痛、抑制炎症、改善腰椎功能等方面拥有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借鉴.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牵引+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3周的疼痛情况和外周血相关炎性递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周后,2组VAS疼痛评和血清明显降低(P均0.05),腰椎JOA评分明显增高(P均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外周血TNF-α、IL-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可能与调节血清相关炎性递质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4.
摘 要目的:分析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采取外固定技术联合骨伤复原汤治疗的效果及对骨痂形成时间、住院时 间的影响。方法:选择仙游县总医院 2017 年 7 月至 2021 年 7 月期间收治的 40 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 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骨伤复元汤 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 %,高于对照组的 75.0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骨痂形成时间、住院时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 –6(IL–6)低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采取外固定技术联合骨伤复原汤治疗效果更佳,能进一步缩 短患者骨痂形成时间、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5.
《中国骨伤》2014,(12):985-985
《中国骨伤》杂志本着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办刊宗旨,如期发布2015年征稿通知。以下是《中国骨伤》杂志2015年重点专题征稿的范围,欢迎广大的读者和作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骨伤的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9例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交锁髓内钉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愈率88.89%,并发症发生率2.78%;对照组治愈率66.67%,并发症发生率为15.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肿胀消除时间及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效果明确,骨折恢复快且稳定,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12月治疗的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仅进行中药内服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1]. 通过观察患者眩晕程度、视力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实验,做出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总治愈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过程中,与单纯采用中药内服治疗方法相比采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安全可靠的选择.  相似文献   
38.
目的验证"长安朱氏骨伤流派膝骨关节炎特色诊疗方案"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确诊为膝骨关节炎(KOA)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长安朱氏骨伤流派膝骨关节炎特色诊疗方案",对照组采取传统KOA诊疗方案。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WOMAC评分,血清IL-1β、TNF-α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僵硬、功能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僵硬、功能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1β、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β、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安朱氏骨伤流派膝骨关节炎特色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肯定,针对性强,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9.
《中国骨伤》2015,(4):334
《中国骨伤》杂志本着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办刊宗旨,如期发布2015年征稿通知。以下是《中国骨伤》杂志2015年重点专题征稿的范围,欢迎广大的读者和作者踊跃投稿。1.颈腰椎疾病微创治疗方法 (现代技术与传统方法的开发应用)的选择2.腰椎间盘局限性高信号区(HIZ)与椎间盘内紊乱(IDD)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