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0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422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06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110篇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探讨线上健康指导对使用固定矫治器但长期未复诊的口腔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疫情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使用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的1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99例为长期未复诊患者,34例为定期复诊患者,均选取6颗Ramfjord指数牙,通过检测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和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来评估牙周健康状况。对长期未复诊患者利用微信平台进行线上健康教育及督导。结果 复诊组31牙位的PLI小于未复诊组(1.41±0.70 vs 1.79±0.90, P=0.029),44牙位的近中PD大于未复诊组[(2.51±0.67)mm vs (2.25±0.4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两组患者其余各牙位的长期SBI、PLI、近中PD、远中PD及平均P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未复诊组和定期复诊组患者各牙位近中、远中及平均PD均<3 mm,提示正确的线上健康指导能够避免增加未复诊患者罹患牙周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年轻恒牙根尖周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Vitapex根尖诱导形成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牙冠长度与牙根长度比值(牙冠根比值)、牙根管壁厚度和龈沟液中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牙冠根比值和牙根管壁厚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龈沟液VEGF、bF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牙冠根比值、牙根管壁厚度和生长因子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Vitapex根尖诱导形成术治疗。  相似文献   
43.
张艳  曾楠 《中国医药指南》2014,(25):175-176
目的比较2种方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优缺点,探讨鼻前庭囊肿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2007年1月至20013年4月收治鼻前庭囊肿患者54分为2组,分别采用鼻前庭揭盖术和唇龈沟切口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治疗。结果唇龈沟组有1例复发,揭盖组无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揭盖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唇龈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具有精确、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轻等优点,故可作为鼻前庭囊肿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评价两种龈下冲洗液使用前后慢性牙周炎龈沟液前列腺素E2(PGE2)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为临床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甲硝唑注射液组、3%双氧水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每人选择6颗指数牙。全口洁治后使用滤纸条取所有指数牙的龈沟液。然后分别用甲硝唑注射液和3%生理盐水对指数牙进行龈下冲洗,每周一次,对照组不进行龈下冲洗,4周后再次使用滤纸条取所有指数牙龈沟液。采用ELISA检测冲洗前后3组龈沟液PGE2和IL-6的含量。结果 龈下冲洗4周后甲硝唑组龈沟液PGE2和IL-6比龈下冲洗前明显减少,且甲硝唑组的作用优于双氧水组,而对照组4周前后PGE2和IL-6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两种龈下冲洗液都能够减少龈沟液PGE2和IL-6的水平,从而改善牙周组织的炎症状态,减缓牙槽骨的吸收。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复方多西环素缓释凝胶对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牙龈指数( GI)、牙周袋深度( PD)、附着丧失程度(AL)及龈沟液中白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er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阳性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T组),每组14只。 C组和T组建立牙周炎模型后,C组给米诺环素软膏治疗,T组给复方多西环素缓释凝胶治疗,均为每周上药1次共4次,并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记录GI、PD、AL及龈沟液中IL-4和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C组和T组GI、PD、AL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8.05)。牙周炎大鼠龈沟液中IL-4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 P <0.05),治疗后显著增高( P <0.05),且T组明显高于C组( P <0.05);牙周炎大鼠龈沟液中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05),治疗后显著降低( P <0.05),T组和C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复方多西环素缓释凝胶能明显改善牙周炎临床症状,显著降低龈沟液中TNF-α水平,提高龈沟液中IL-4水平。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专项干预对老年冠心病(CHD)合并牙周炎患者口腔、外周血及龈沟液(GCF)炎性指标影响。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CHD合并牙周炎患者45例。入选对象随机分为口腔干预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了常规冠心病治疗,口腔干预组另接受了口腔专项干预治疗。治疗前后进行了口腔、外周血及GCF处炎性指标检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类口腔及牙周相关指标接近,治疗后口腔干预组的PD、CAL、M、SBI及OHI-S均明显好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结果(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炎性标识指标水平接近,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炎性标识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口腔干预组的IL-1β、IL-6、TNF-α和hs-CRP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前GCF处炎性标识指标水平接近,治疗后口腔干预组GCF处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结果(P均〈0.05~0.01)。结论专项干预可明确改善老年冠心病(CHD)合并牙周炎患者口腔、外周血及龈沟液(GCF)炎性指标。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HMGB1、HMGB2与NO在牙周炎发病中的相关性,以了解HMGB1、HMGB2在牙周炎发病中可能的生物学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牙科收治的106例牙周炎患者作为试验组,另外选取本院牙齿健康体检者58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HMGB1、HMGB2及硝酸还原法测定NO在龈沟液中的含量,分析HMGB1、HMGB2与NO在牙周炎龈沟液中的相关性。结果:两组HMGB1、HMGB2和NO三个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HMGB1、HMGB2和NO三个指标在牙周炎龈沟液中的表达与正常人比较异常增高。HMGB1和HMGB2与NO的水平作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r=0.875、0.848(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HMGB1、HMGB2可能是牙周炎中的重要炎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经唇龈沟入路联合传统硬腭入路切除腭部多形性腺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采用内镜辅助经唇龈沟入路联合传统硬腭入路切除累及鼻底、硬腭上表面及牙槽骨的腭部多形性腺瘤7例,男3例,女4例;年龄22~61岁,平均年龄42岁。结果 6例包膜外完整切除肿瘤,1例术中瘤体有破损,包膜外切除后予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并尽可能切除术区除鼻底黏膜外的软组织。术后病理均为多形性腺瘤。随访时间18~78个月,平均为37个月,术后患者症状消失,未出现口鼻瘘、吞咽障碍、构音障碍等并发症。术后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结论 内镜经唇龈沟入路联合传统硬腭入路切除腭部多形性腺瘤,特别是累及鼻底、硬腭及牙槽骨的病例,是安全、有效、微创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9.
50.
李天翠  吴景景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1,24(12):1485-1488,封3
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是最常见的牙周病,是除龋病之外的常见的口腔疾病,是造成成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CP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机械清创(超声波和手动器械)以及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来减少微生物,但频繁使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部分患者甚至产生过敏等不良反应,因此需要更安全、低毒、无创的替代疗法。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利用光敏剂特异性结合到细菌细胞壁等膜系统,在有氧条件下,在特定波长的光照下,光敏剂被激活,把能量传递给氧,产生一些氧化活性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破坏细菌脂质膜、蛋白质、核酸等细胞结构,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利用这一特性,PDT作为一种替代抗菌疗法开始被应用于CP的治疗,笔者对其在CP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