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58篇
中国医学   7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口腔粘膜疾病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思密达、硫糖铝、复方赛霉胺、复方千金藤软膏等中、西药物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及雪口灵膏、思密达治疗鹅口疮,复方环孢菌素A漱口液、天然胡萝卜素膜治疗扁平苔藓的治疗方法及疗效.  相似文献   
32.
鹅口疮鹅口疮(thrush)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moniliasis),鹅口、雪口、鹅口疳、鹅口白疮.是由真菌传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婴幼儿.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找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的污染传播.  相似文献   
33.
鹅口疮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口腔粘膜霉菌病,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如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当,能蔓延到咽喉、食管,时伴有吞咽困难,少数可侵入血液而成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等。我科自2003年来用伊曲康唑治疗鹅口疮,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比较消毒柜高温干燥消毒法、煮沸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消毒奶瓶、奶嘴对预防新生儿鹅口疮的效果.方法 总结1217例新生儿所使用的奶瓶、奶嘴在用消毒柜高温干燥消毒法、煮沸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时,鹅口疮的发生率.结果 用普通液体瓶取代传统奶瓶并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消毒,鹅口疮的发生率最低.结论 用普通液体瓶取代传统奶瓶并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消毒,简便易行、成本低,使鹅口疮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杜绝了新生儿病房鹅口疮的交叉感染或流行.  相似文献   
35.
贺庆华 《四川中医》1999,17(9):19-20
糖尿病属代谢性疾病,常伴多种物质代谢紊乱,由于蛋白质代谢紊乱呈负氛平衡,病人消在、乏力、抵抗力差,容易并发感染。临床上糖尿病并发念珠菌感染很常见,鹅目疮员粘膜念珠菌病的一种,主要表现为乳白色薄膜覆于四胶粘膜的一部或全部,查菌阳性,常系消化道念珠菌病的局部表现,有时是播散性念珠菌病的早期表现。通常糖尿病并发念珠菌感染首先表现为鹅目疮。笔者自1993年以来用参各白术散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直临床资料对例均为我科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者83岁,最小者50岁;糖尿病病史最长者叨年…  相似文献   
36.
碳酸氢钠清洗口腔预防鹅口疮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碳酸氢钠清洗口腔预防鹅口疮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6月住院新生儿476例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248例,用2%碳酸氢钠干预性清洗口腔,对照组228例,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比较2组鹅口疮发病率。结果实验组鹅口疮发病率为4.4%,对照组为15.8%,实验组发病率较对照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鹅口疮发病率随抗生素使用时间延长而増高,而实验组鹅口疮发病率与抗生素使用时间无关。结论2%碳酸氢钠清洗口腔可预防鹅口疮。  相似文献   
37.
氟康唑治疗小儿鹅口疮19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  覃肖丽 《当代医学》2010,16(19):11-12
目的探讨氟康唑治疗小儿鹅口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197例鹅口疮患儿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100)和对照组(n=97),两组均给予局部用药,实验组给予氟康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制霉菌素治疗。结果两组患儿均痊愈,痊愈率达到100%。但两组痊愈时间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痊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制霉菌素较好的抗菌效果,但吸收较差,氟康唑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吸收较好。因此我们认为,氟康唑用于鹅口疮患儿的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儿痛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8.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损害,约60%的人口腔中可检出白色念珠菌,是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常见病。轻症患儿无明显全身症状,但病情严重时可以引起顽固性反复性鹅口疮发作、体重不增、营养不良、贫血,甚至会合并呼吸道、消化道及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我科2008年收治了2例顽固性反复发作的鹅口疮患儿,其病程长达4个月,均完全治愈,现将其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治疗小儿鹅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128例鹅口疮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喷口腔;对照组应用氟康唑涂口腔。结果治疗组患儿口腔白膜消失及进食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治疗小儿鹅口疮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0.
临床所见“虚火”为患之病症颇多,无论是肾阴虚,水不制火,还是肾阳虚,虚阳上浮,甚或肾之阴阳两虚,虚阳不潜,都可以导致虚火上炎或虚阳外浮之证,治疗当调补阴阳,引火归元,每可收到良好疗效。1鹅口疮莫某,女,72岁。2002年10月12日初诊。患者于9月发鹅口疮1次,10月复发鹅口疮已6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