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48篇
  免费   1354篇
  国内免费   747篇
耳鼻咽喉   75篇
儿科学   1090篇
妇产科学   262篇
基础医学   945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5066篇
内科学   3979篇
皮肤病学   140篇
神经病学   376篇
特种医学   5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7篇
外科学   1442篇
综合类   10091篇
预防医学   2732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4562篇
  51篇
中国医学   3119篇
肿瘤学   153篇
  2024年   199篇
  2023年   699篇
  2022年   610篇
  2021年   817篇
  2020年   815篇
  2019年   802篇
  2018年   406篇
  2017年   692篇
  2016年   844篇
  2015年   966篇
  2014年   1583篇
  2013年   1569篇
  2012年   1970篇
  2011年   2027篇
  2010年   1921篇
  2009年   1774篇
  2008年   2000篇
  2007年   1852篇
  2006年   1780篇
  2005年   1717篇
  2004年   1524篇
  2003年   1323篇
  2002年   1125篇
  2001年   1062篇
  2000年   758篇
  1999年   664篇
  1998年   635篇
  1997年   505篇
  1996年   491篇
  1995年   433篇
  1994年   287篇
  1993年   208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67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22.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由多种肾脏病理损害导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大量蛋白量、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为主要特征。中医药在NS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1]。中成药具有疗效确切、服用方便、副作用小等特点,已成为除中药汤剂以外治疗本病的常用方法,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使用的情况[2]。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NS使用中成药的现状,以期进一步提高中成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将医院诊治的1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纳入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成两组,采用常规蓝光照射治疗的患儿定为对照组,55例,在蓝光治疗基础上增加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的患儿定为观察组,55例,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8.18%和87.27%,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和1周,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儿下降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为(5.12±1.21)d,对照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为(7.21±1.22)d,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7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常规蓝光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布拉氏酵母菌散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建立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 XOD)抑制剂筛选体系。方法应用理化法,测定体外XOD活性、血尿酸、血清XOD活性、组织XOD活性及肝肾功能有关血液指标;病理分析肝脏肾脏的损伤情况。结果选择牛奶来源XOD 3 U·L~(-1),黄嘌呤(Xanthine, XA) 50μmol·L~(-1),37℃,pH 7.4, 20 min为XOD抑制剂体外高通量筛选的最适条件。单次灌胃次黄嘌呤联合皮下注射氧嗪酸钾诱导ICR小鼠,血尿酸水平一过性升高;以血尿酸变化曲线和血尿酸-时间曲线下面积评价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ICR小鼠连续皮下注射氧嗪酸钾血尿酸平稳升高,成模率约70%;以血尿酸水平评价慢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上述2种模型动物的血清和组织XOD活性均未见明显变化,肝脏肾脏均未见明显损伤。结论 XOD抑制剂体外筛选方法与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慢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等体内实验方法相互验证,形成基于分子靶点XOD的抗高尿酸血症药物研发的实验体系。  相似文献   
26.
<正>尿素循环障碍(UCD)是在尿素循环过程中,由于相关酶的缺陷而引起高氨血症的一组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目前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低蛋白饮食、药物降氨、血液透析、肝移植以及基因疗法等。本文报告1例UCD患儿的诊治过程,并分析其病因、作用机制和治疗措施。1临床资料患儿男,7个月,因呕吐2d、抽搐并意识障碍1d于2018年6月15日收入江西省儿童医院PICU。患儿于入院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数次,当时无发热,精神稍差,无咳嗽,入院前1d出现四肢抖动,双眼凝视,口吐白沫,当地医院给予安定等止痉药物治疗后缓解,夜间开始出现神志不清,刺  相似文献   
27.
有相当多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除了血压增高之外,还常常合并高血糖(或者糖尿病)、高血脂和高尿酸血症。上述并发症极易使高血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表现为腰酸、浮肿、贫血、乏力等不适。通过肾功能检查,如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的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尿常规(包括尿蛋白、比重等)以及肾脏B超的测定,可对患者的肾功能做出准确的评估。此外,检查结果还可作为医生选择降压药物和判断降压治疗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8.
重症心源性肺水肿伴休克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重症心源性肺水肿伴休克患者机械通气(MV)治疗时通气压力的选择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9例,常规给予较低通气压力和加强药物治疗;治疗组13例,适当增加通气压力。观察血压、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调整MV后30分钟时,治疗组收缩压迅速由(95±12)mmHg升至(130±15)mmHg(P<0.001),呼吸频率(RR)由(38±11)次/min降至(27±6)次/min(P<0.005),心率(HR)由(126±15)次/min降至(105±12)次/min(P<0.001);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2小时后治疗组的升压药用量减少(70±15)%,对照组则增加(20±5)%;同时在吸氧浓度不变的情况下,治疗组的PaO2由(81±12)mmHg升至(140±15)mmHg(P<0.001),明显高于对照组PaO2的改善。24~48小时内治疗组11例患者(85%)停用升压药,对照组2例(22%)停用。最终治疗组100%的患者好转出院,对照组为45%(P<0.05)。结论与低压力通气相比,适当增加MV通气压力不仅可迅速改善重症心源性水肺肿伴休克患者的低氧血症,也可迅速升高血压,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9.
刘英 《内科》2006,1(2)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逐年提高,特别是老年群体患病率明显上升,高尿酸血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危险因素。为探讨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点、发病规律和防治对策,本文对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就诊60岁以上患者共103例高尿酸血症作  相似文献   
30.
郭月琴 《临床医学》2006,26(7):84-8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个急性并发症,它是因体内胰岛素缺乏引起的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以往病死率很高。自1972年Soksen等人报告用小剂量胰岛素连续静脉滴注治疗以来,病死率大大降低。国内现多采用此法,现将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4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