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路段最长的高原铁路,此项研究为调查青藏铁路列车上乘客中发生急性高原病(AMS)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分三组观察对象,160名低海拔汉族、62名生活在(2200~2500)m的汉族以及25名生活在(3700~4200)m的世居藏族,在乘火车从西宁到拉萨的过程进行调查。按国际统一的Lake Louise AMS scoring system判定急性高原,并分析危险因素。结果:从海拔2 808m急剧升高到4 768m的1.5小时中,78%的乘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其中24%达到了路易斯湖AMS诊断计分标准。低海拔汉族的AMS发病率为31%,高海拔移居汉族发病率为16%,藏族乘客中则无一人发病。女性及老年人对发生高原病更为易感,多数表现为轻或中度的AMS。结论:列车在青藏铁路线上运行过程中,AMS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发病率与年龄、性别及是否高原习服有关。因此对乘客宣讲高原病知识、加强列车医疗保健措施和乘客进行阶梯适应旅游均很重要。  相似文献   
22.
23.
高原病     
一、命名与分型高原一般指海拔在3000m以上的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子西藏、青海及四川西部。高原自然环境的特点是大气压及大气中氧分压和空气温度及湿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紫外线照射强度则随海拔高度增加面增大。其中,对人体健康关系最大并经常起影响作用的是低氧环境。如果人体对缺氧适应不垒则产生一系列症状,在国外多称为“高山病”,国内自50年代以来称之为“高原适应不全症”,随后1982年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24.
急性高山病的病理生理及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高山病的症状可能由于组织严重缺氧引起体液平衡紊乱所致。本病除可通过减慢登高速度来预防外,还可通过使用一些药物如乙酰唑胺、地塞米松、螺内酯、黄体酮、硝苯地平等进行预防及治疗,硝普钠等对高山病肺水肿有效。本文还对该病的病理生理及药物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5.
26.
27.
本文观察了某部进高原187名新兵急性高原病的昼节律变化,结果显示午夜前后急性高山病的症状出现频率及严重程度明显增多,2例高原肺水肿均发生于午夜前后。  相似文献   
28.
高原医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高原低氧适应机制在世界高原人群中,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适应历史最长的民族,具有突出的人类生理学代表性。青海高原医学研究所、西藏医学科学研究所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协作的研究表明,藏族对高原低氧环境的生理适应与青藏高原移居人群(如汉族)和南美安第斯山克丘亚印地安人(QuechuaIndian)相比有如下特点:(1)有较大的胸廓指数、肺活量和肺总容量,提示具有较大的肺泡氧弥散面积及较高的通气储备。(2)其静息通气量较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低,运动负荷下Pa-CO2进一步降低,运动通气增强。…  相似文献   
29.
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红症),是高原常见多发病,主要发生于海拔3000~5000m的移居者[1],目前尚无满意的疗法,为此我们试用低强度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ILLLI)治疗本病38例,现将其疗效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按高红症诊断标准(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82;5:144)确诊者38例,全为西藏高原移居男性汉族,高原生活时间半年~3年(海拔3100~4500m),年龄19~24岁,部队干部战士36例,地方工作人员2例,单纯红细胞增多型12例,混合型26例。2治疗及观察方法:采用桂林市康兴激光仪器厂生产的低强度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