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85篇
  免费   2665篇
  国内免费   712篇
耳鼻咽喉   148篇
儿科学   650篇
妇产科学   600篇
基础医学   960篇
口腔科学   99篇
临床医学   6944篇
内科学   3093篇
皮肤病学   316篇
神经病学   966篇
特种医学   9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2252篇
综合类   12487篇
预防医学   5514篇
眼科学   129篇
药学   6544篇
  191篇
中国医学   4241篇
肿瘤学   644篇
  2024年   529篇
  2023年   2077篇
  2022年   1905篇
  2021年   2587篇
  2020年   2514篇
  2019年   2665篇
  2018年   1143篇
  2017年   1840篇
  2016年   1727篇
  2015年   1825篇
  2014年   2864篇
  2013年   2519篇
  2012年   2756篇
  2011年   2706篇
  2010年   2275篇
  2009年   1852篇
  2008年   2799篇
  2007年   2150篇
  2006年   1616篇
  2005年   1800篇
  2004年   1149篇
  2003年   807篇
  2002年   579篇
  2001年   423篇
  2000年   330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分析和探究诱发炎症性肠病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后又选取了80例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餐饮情况和生活环境进行记录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炎症性肠病中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思病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之间,并且29岁的发病率最高,49岁次之。同时男性患者要明显高于女性患者的发病率。而精神紧张、食用辣椒、经常饮茶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结论精神紧张、食用辣椒、经常饮茶是临床上诱发炎症性肠病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从而降低该类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儿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共28例,对照组患儿未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共有患儿32例。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两组患儿各项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儿发热、皮疹、面部红斑、抽搐、呕吐、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呼吸急促、腹痛等临床体征,以及所有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白细胞计数、血糖浓度、LDH、CK-MB、脑脊液检查、CK-MB、呼吸急促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糖、白细胞升高、乳酸水平升高及呼吸急促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糖、白细胞升高、乳酸水平升高及呼吸急促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上要重点关注,并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了解信阳市大学生男男同性恋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行为特征和艾滋病、性病感染现状,为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1月~2015年8月对信阳市大专以上在校学生,近半年有过至少一次男男性行为(肛交或者口交)人群,开展血清学和行为学调查。结果共调查157例人,HIV感染率12.74%;梅毒感染率5.73%;未发现丙肝感染者。近6月安全套使用和艾滋病感染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信阳市大学生男男同性恋存在不安全行为,已经有艾滋病、梅毒的流行,需要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警示性教育和行为干预,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工作。  相似文献   
994.
陈燕霞  黄志坚  王晓杰 《护理研究》2014,(15):1835-1836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围生期高危儿系统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出生并参加我院高危儿系统管理的围生期高危儿379例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早期诊断为中枢性协调障碍的49例患儿,经过4个月~12个月疗程的康复治疗后,运动发育进步,肌张力恢复正常,异常姿势纠正,无一例发生脑性瘫痪,各种高危因素发生中枢性协调障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围生期高危儿系统管理中承担重要的工作,建立健全高危儿管理系统,使围生期高危儿得到早期有效的干预和序贯康复治疗,提升围产质量,改善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995.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1):118-120
目的观察经静脉自控镇痛治疗晚期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晚期癌性疼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经病理、影像学及临床确诊,无手术、化疗、放疗指征,80例晚期癌性疼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地佐辛,观察组应用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镇痛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术后24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镇痛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静脉自控镇痛治疗晚期癌性疼痛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镇痛满意率,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为晚期癌性疼痛患者临床镇痛药物的选择提供了有利支持。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P16蛋白、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分型联合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632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TCT榆查,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P16蛋白的表达,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技术检测HPV基因分型。结果HPV感染总阳性率为26.94%,21种基因亚型均被检出;阳性率居前5位的基因亚型为HPV16型(13.16%)、HPV52型(12.84%)、HPVep8304型(11.00%)、HPV58型(10.46%)和HPV18型(8.31%),基因亚型以高危型为主,占74.76%;单~和二重感染分别占67.98%和24.26%;细胞学分类诊断为正常+炎症、ASCUS、LSIL和HSIL的对象中,HPV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0.98%、38.99%、61.33%和75.51%;正常+炎症、ASCUS、LSIL和HSIL中P16蛋白表达率分别为0.00%、22.02%、44.44%和79.59%;不同宫颈细胞学诊断级别间HPV感染率及P16蛋白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颈疾患人群中,HPV感染率较高,且以高危型、单一和二重感染居多;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HPV的感染率和P16蛋白表达率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997.
《中国医药科学》2017,(9):113-115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62例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综合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各81例,常规护理组在围手术期实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在围手术期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手术前后的纯音听阈评分、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综合护理组手术前的纯音听阈评分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的纯音听阈评分、手术相关情况、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脑卒中高危个体的筛查因素以及筛查模式对于脑卒中的预防意义。方法吉林市中心医院职工及家属为筛查对象,调查一般人口学信息、疾病史、生活因素等资料,进行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的测量以及头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运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卒中高危个体筛查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模型拟合优度。结果脑卒中高危个体总体筛查阳性率为44.45%,男性中筛查阳性率为64.37%,女性32.95%。年龄、性别、冠心病史、糖尿病史等均与脑卒中高危个体密切相关。结论年龄、性别、冠心病史、糖尿病史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为临床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产科自2014年01月~2016年06月间收治的21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230例阴道分娩产后未出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与年龄、孕期检查次数、合并妊高症、宫缩乏力、产道裂伤、第三产程延长、前置胎盘、新生儿体重及会阴侧切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孕期检查次数、宫缩乏力、产道裂伤、新生儿体重是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孕期检查次数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高危因素分析积极进行干预,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足叶乙苷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复发性肾母细胞瘤极高危组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3例治疗案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3例患儿均不同程度从中获益,且未经历Ⅲ/Ⅳ级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足叶乙苷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性肾母细胞瘤极高危组患儿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