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6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5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95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31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474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19篇
  1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红焱  谢新荣 《广西医学》2004,26(12):1826-1826
患,男性,29岁。因咯血3小时于2002年5月28日入院。患1997年有肺结核并咯血史。入院时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化验血钠143mmol/L。病人于入院后前4天多次咯血,纳差,均予垂体后叶素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滴,同时予抗感染、抗结核治疗。第3天患出现说话缓慢、恶心、呕吐,渐反应迟钝,6月4日查血钠98mmol/L,即继续3天予3%氯化钠100ml及生理盐水500~1000ml静滴,  相似文献   
92.
山羊脊神经后根逆向吻合生长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山羊脊神经后根逆向吻合生长后的超微结构。方法:选择山羊右侧L3~S1脊神经后根,每根取1/2切断,然后将L3与L5、L4与S1切断的脊神经后根的远端,用显微外科技术行端端吻合,4个月后取吻合段脊神经后根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吻合区既有有髓鞘神经纤维通过,也有无髓鞘神经纤维生长。结论:在蛛网膜下腔脊神经后根离断并逆向吻合后能和周围神经一样生长,山羊脊神经后根逆向吻合生长后,脊神经后根的微细结构发生变化,即在该脊神经后根纤维中,在外周段出现电兴奋传导方向相反的神经纤维,在中枢段出现来自拮抗肌的神经纤维,因此该脊神经后根的功能可能发生某些变化。  相似文献   
93.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测定49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32例正常人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结果表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组血清MBP含量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组与正常对照组(P〈0.01),且血清MBP含量与脑电图,脑CT改变及病程有关;精神分裂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血清MBP含量测定对判断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病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4.
采用髓鞘碱性蛋白酶联免疫吸附定量测定方法检测40例散发性脑炎,结果表明:91)血清及脑脊液MB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腺病毒脑炎MBP含量始终未升高,(3)NVSSE组含量显著高于VSE组。(4)HSE和NVSSE有其MBP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5.
探讨颞骨内面神经麻痹开放面神经骨管的意义。制作压榨性损伤颞骨内面神经麻痹实验模型,测定面神经骨管开放组和非开放组面神经膨胀率,并行光镜、电镜观察。骨管开放组面神经膨胀率为45.7%±7.0%;非开放组面神经膨胀率31.1%±5.2%,两组间差异显著。非开放组比开放组神经纤维间的浮肿程度轻,而髓鞘板层间开离现象重。提示开放面神经骨管能解除骨管对面神经的反作用力损伤。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二黄胶囊对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velitis,EAE)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NK)的影响。方法80只雄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完全弗氏佐剂(CFA)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用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e protein,MBP)与CFA混合制成抗原.建立EAE大鼠模型,并将其分为模型组、激素组和二黄胶囊组。造模后第7,14,28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第14,28天取大鼠脑和脊髓进行病理观察。结果CFA对照组、模型组、激素组和二黄胶囊组大鼠的CD4^+在发病前期已明显降低,急性期CD8^+也明显降低.而CD4^+/CD8^+比值明显升高,各组NK细胞均有明显升高。恢复期模型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组,而激素组和二黄胶囊组则恢复正常。NK细胞除CFA对照组外,其他组基本也达到正常水平。病理观察发现模型组大鼠大脑和脊髓病变表现为小静脉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形成袖套样改变,核固缩及软化灶。激素组和二黄胶囊组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病灶区域的炎性浸润细胞数较少,袖套样改变少见。结论二黄胶囊能改善EAE大鼠临床症状和评分.缩短病程,减轻EAE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和髓鞘脱失,对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比值及NK细胞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故认为二黄胶囊防治EAE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免疫系统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黄芪干预髓鞘膜蛋白(MMP)影响神经生长的作用效果,以及黄芪干预机制和小G蛋白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control)、髓鞘膜蛋白组(M)、髓鞘膜蛋白+黄芪组(B)、黄芪组(H),用有血清培养基原代培养新生2天SD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银染色观察神经轴突,网格计数法定量神经生长,通过westernbloting检测激活RhoA、Cdc42。结果:①在各时间点,M2组神经突起点密度下降(P<0.05或P<0.01),H2组神经突起点密度升高(P<0.05或P<0.01),在B2组显示黄芪具有对抗髓鞘膜蛋白抑制神经生长的作用(P<0.05或P<0.01);②在动态观察中,MMP促进RhoA的激活,抑制Cdc42激活(P<0.05);黄芪抑制RhoA激活和促进Cdc42激活(P<0.05)。结论:黄芪通过抑制RhoA激活和促进Cdc42激活,而具有对抗髓鞘膜蛋白抑制神经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周围神经系的抗髓鞘抗体与免疫介导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妮 《广西医学》1999,(1):78-81
周围神经系(PNS)的髓鞘含有多种蛋白质和糖脂,是自身免疫反应的靶垛,因为血—神经屏障的存在,正常情况下它们被遮盖,不受免疫组织的攻击。当各种因素造成该物质的抗原成份暴露,免疫反应即可以侵袭周围神经。近年某些继发性神经疾病与体液免疫之间的关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
婴儿颅内出血与髓鞘碱性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颅内出血患儿脑脊液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含量,探讨本病脑损害和MBP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简易MBP ELISA法对38例脑实质(或伴腔室)出血及腔室内(硬膜下腔、蛛网膜下腔、脑室)出血患儿脑脊液和血清标本作MBP定量测定,与对照组比较,并于治疗4 ̄5周后复查对比。结果:两出血组脑脊液和血清MBP的含量明显高行对照组(P均〈0.01),有脑实质出血组脑脊液和血清MBP含量同于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脑梗塞急性期脑脊液和血液中存在髓鞘蛋白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观察疾病过程中的T淋巴细胞的连续变化,可能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ELISPOT方法脑梗塞发病后连续两个阶段的病人外周血特异性髓鞘抗原MBP反应性T淋巴细胞所分泌的IFN-γ的数量,并设立β-BBP作为对照抗原。结果 在这两个连续阶段,MBP反应性T淋巴细胞酶点数同于对照抗原,差异显著,而在这两个阶段段的MBP反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