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73篇
  免费   2867篇
  国内免费   2895篇
耳鼻咽喉   241篇
儿科学   718篇
妇产科学   241篇
基础医学   4005篇
口腔科学   1578篇
临床医学   7720篇
内科学   4288篇
皮肤病学   350篇
神经病学   1782篇
特种医学   15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3354篇
综合类   15492篇
预防医学   2672篇
眼科学   629篇
药学   4934篇
  52篇
中国医学   4088篇
肿瘤学   2614篇
  2024年   500篇
  2023年   1581篇
  2022年   1256篇
  2021年   1406篇
  2020年   1216篇
  2019年   1416篇
  2018年   694篇
  2017年   1101篇
  2016年   1203篇
  2015年   1396篇
  2014年   2091篇
  2013年   2239篇
  2012年   2728篇
  2011年   3133篇
  2010年   2884篇
  2009年   2948篇
  2008年   3290篇
  2007年   2988篇
  2006年   2668篇
  2005年   3014篇
  2004年   2543篇
  2003年   2447篇
  2002年   1833篇
  2001年   1529篇
  2000年   1264篇
  1999年   1051篇
  1998年   890篇
  1997年   838篇
  1996年   737篇
  1995年   696篇
  1994年   576篇
  1993年   446篇
  1992年   395篇
  1991年   341篇
  1990年   327篇
  1989年   301篇
  1988年   121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笪虎 《东南国防医药》2003,5(5):354-35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目前,微创手术日益受到医疗界的关注,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我院于2000年7月至2002年6月使用椎间盘镜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患者9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92.
王勇  彭代智  黄文华  周新 《医药导报》2003,22(6):367-369
目的:观察小鼠烫伤后不同时相腹腔巨噬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蛋白激酶C(PKC)的变化及应用特异性调控剂H 7后腹腔巨噬细胞内核因子 κB(NF κB)活性,从信号转导的角度阐明巨噬细胞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以15%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小鼠为模型,收集腹腔巨噬细胞,同位素掺入法测膜浆PKC活性,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检测NF κB的活性.结果:烫伤后巨噬细胞细胞膜及细胞质PKC活性升高,其中胞膜PKC活性与TNF α mRNA的变化呈正相关.给予H 7后NF κB活性下降.结论:烫伤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KC、NF κB的活性明显被激活,PKC NF κB信号通路参与了TNF α表达的调控.  相似文献   
993.
以肝损害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以肝损害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的特点。方法:对17例以肝损害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误诊情况等。结果:(1)17例患者均有肝功能异常。(2)患者较为年轻,平均年龄20.5岁,易出现肝硬化。(3)角膜K—F环阳性率高,为88.2%;血清铜蓝蛋白降低,占88.2%;尿铜增高,占70.6%。(4)D—青霉胺治疗有效。结论:以肝损害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易误诊为肝炎、肝硬化,对可疑患者应提高认识,进行K—F环检查,血清铜蓝蛋白测定,尿铜测定,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994.
病人,女,56岁,2000年7月10日入院。半月前因多次无明显诱因左鼻出血,每次约5~15 ml不等,行鼻腔填塞可止血,无鼻塞、流涕、头痛、畏寒、发烧等。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专科检查:双鼻腔粘膜无充血、糜烂,鼻甲无肥大,鼻道未见异常分泌物,鼻中隔无偏曲,左鼻中隔利特尔区见0.5cm×0.5nm×0.5cm大小肿物,色暗红、质韧、触之易出血、无压痛、有蒂、周界清楚、无分叶、周边组织正常,鼻咽部无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无异常,乙肝表面抗原(一),考虑鼻腔肿瘤(性质待查)。7月15日局麻下手术切除,并用激光烧灼周边0.5 cm粘膜,术后病理检查:镜下见成团或成片的浆细胞,形状大小不一,胞浆丰富,浸润于增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原位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In Situ-RT PCR)方法,分别检测了30例健康儿童和3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活动期(35例)与缓解期(25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内毒素(LPS)刺激下TGF β蛋白水平和TGF β mRNA表达的变化;同时观察激素治疗中PBMC的TGF β的变化.结果 (1) INS (单纯型和肾炎型)患儿活动期TGF β蛋白水平 (247±26)ng/L和TGF βmRNA表达(0.57±0.18)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均<0.01);而缓解期TGF β蛋白水平(125±16)ng/L和TGF β mRNA表达(0.30±0.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 (P<0.05).(2) INS活动期肾炎型与单纯型比较,TGF β蛋白水平[(275±26 )ng/L、(220±18)ng/L]差异有显著性(t=6.45,P<0.01),mRNA表达(0.58±0.15、0.55±0.16)差异无显著性;肾炎型和单纯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3)激素敏感型治疗后TGF β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而激素耐药型则变化不明显(P>0.05);除治疗前mRNA两型差异无显著性外,激素耐药型无论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都明显高于激素敏感型(P均<0.01).结论 TGF β在INS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测定PBMC中TGF β蛋白水平的变化及mRNA表达可作为观察病情活动状态的一个免疫学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6.
核转录因子 (nuclearfactor κB)最初是从B细胞核提取物中发现的一种能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的增强子κB序列特异结合的蛋白因子 ,后证明其广泛存在于淋巴细胞和非淋巴细胞中。在细胞受到炎症介质、病毒感染、氧化应激等多种刺激后 ,NF κB可被激活 ,从而启动相关基因的转录 ,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并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NF κB在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NF κB的结构组成及调控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已发现 5种NF κB/Rel家族成员 :RelA/P6 5、RelB、c Rel、NF κB1/P5 0和NF κB2 /P5 2 ,它们均拥有…  相似文献   
997.
轮状病毒致新生鼠胆管损伤的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轮状病毒致新生鼠胆管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实验共需成年雄性鼠13只,雌性鼠25只。将小鼠按每笼1只雄性与2只雌性的比例将动物分成13笼,饲养于层流室内,新生鼠出生后24-48h内将其随机分成5组,每组5窝,每窝5—8只。不同组腹腔内注射不同滴度的猴轮状病毒MMU18006,其中一组加用吡咯二硫氨基甲酯(PDTC),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病毒培养液。在注射病毒后5、10、15、2l及28d各处死一批动物,观察动物的体重变化及肝内外胆管的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轮状病毒VP7抗原及NF-κB在肝内外胆管中的表达,并对NF-κB的表达进行原位杂交研究。结果 病毒注射组小鼠体重的增加明显侵于对照组。病毒注射后鼠肝胆系统出现急慢性炎症反应,且可见肝外胆管狭窄及胆道闭锁。病毒注射组均可检测到病毒抗原。病毒注射后NF-κB的表达在蛋白质水平与mRNA水平均增高,PDTC能抑制NF-κB的表达增高并可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结论 NF-κB在介导轮状病毒对新生鼠肝内外胆管损伤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可被PDTC所抑制。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设计合成具有抗菌活性的诺氟沙星衍生物。方法 采用2-甲基-5-硝基咪唑、诺氟沙星等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目的物;测定目的物的体内抗菌活性。结果 合成的9个化合物的结构经MS、^1H-NMR和元素分析所确证。结论 合成了9个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体内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其中的3个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999.
我们根据多年治疗乳腺增生的经验 ,研制成乳核散结胶囊 ,从 1 996年元月至 2 0 0 2年元月 ,治疗本病 1 2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2 4 0例病例均为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患者 ,诊断均符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外科学会修订的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1 2 0例中全部为女性 ,已婚1 0 2例 ,未婚 1 8例 ,发病年龄 1 8~ 30岁 32例 ,31~ 45岁 67例 ,46岁以上 2 1例。病程 3个月 36例 ,1~ 3年 62例 ,3年以上 2 2例 ,单侧乳房发病 52例 ,双侧乳房发病 68例 ,钼钯照片检查属单纯小叶增生 1 0 3例 (…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 对 133例帕金森病患者分别行苍白球腹后外侧部 (PVP核 )毁损术和 /或丘脑腹中间核 (Vim核 )毁损术 ,观察术前、术后 1周病人临床症状的改变情况。结果 术前和术后 1周分别对病人行UPDRS评分 ,术前“开”状态评分为 4 7 82± 6 4 8分 ,术后 1周评分为 2 2 73± 4 6 4分 ,得分下降了 5 2 4 7% ;术前“关”状态评分为90 75± 17 5 2分 ,术后 1周为 36 4 1± 12 2 6分 ,得分下降了 5 9 88%。两种状态术前、后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是一种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