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7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560篇
预防医学   6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693篇
中国医学   133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水作溶剂,在261.2nm波长处测定头孢氨苄颗粒剂的含量。结果浓度为10-35mg/L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测得平均回收率为100.1%;相对标准差为0.5%,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992.
麦味地黄颗粒剂与丸剂均能提高阴虚动物红细胞CR1受体及促进因子活性,阻抑制因子活性的增高,也能使升高的脂质过氧化物回到正常水平。实验表明该药两种剂型对红细胞免疫功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有一定的抗脂质过氧化、抗自由基和抗衰老功效。  相似文献   
993.
强心颗粒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6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佐以通不豁痰的中药强心颗粒,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61例。结果显效率为47.5%,有效率为39.4%.治疗前后应用超声心动检测右心功能,经统计分析,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证明单用中药可改善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心脏功能,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94.
芎龙汤颗粒剂对癌症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肖丽明  陈健民 《中成药》1997,19(7):23-23
芎龙汤颗粒剂由川芎、地龙、延胡、葛根、牛膝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作用.对21例癌症术后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追踪,发现癌症病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NKC)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提高;癌症病人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95.
996.
乐脉颗粒剂治疗冠心病10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乐脉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对102例冠心病患者乐脉颗粒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及对不同中医分型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乐脉颗粒对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81.49%,持续时间缩短80.48%;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分别减少84.84%和84.14%。对冠心病气滞血瘀型及痰浊瘀阻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83.3%。结论:乐脉颗粒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97.
外感发热是临床最常见的内科急症,尤其是春冬季节。我科2003年3月~2004年5月,采用辛温解表,醒脾解肌之法,以麻黄加术汤颗粒剂治疗冬、春季外感风寒证发热.取得了较好的临来疗效,并与麻黄汤免煎颗粒剂进行了同期临床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8.
芩柏颗粒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2):52-52,54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优选止眩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23—乙酰泽泻醇B、白术内酯I提取率和固形物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止眩颗粒剂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并以小鼠镇静作用的药效学验证。结果 优化工艺为:泽泻、白术先以12倍量70%乙醇分2次回流提取,每次2h;再以14倍量水分2次煎煮,每次2h。提取物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作用。结论 该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1000.
中药颗粒是在汤剂、糖浆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它既保持了中药汤剂作用迅速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在使用时煎煮不便的缺点,且味道可口,体积小,服用、贮存及运输方便,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由于中草药有效成份较为复杂,目前制成品除了作好定性、外观、粒度、水分、溶化性及重量差异检查外,有效成份含量却没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对药效产生一定影响。为了更好地控制颗粒的质量,提高有效成份含量,我们往往从控制药物的出膏率着手,而通常情况下影响药物出膏率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下面就一组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注:①药品为中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