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54篇
  免费   511篇
  国内免费   727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130篇
基础医学   919篇
口腔科学   139篇
临床医学   2087篇
内科学   242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42篇
特种医学   10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180篇
综合类   3614篇
预防医学   559篇
眼科学   119篇
药学   1189篇
  27篇
中国医学   921篇
肿瘤学   103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417篇
  2022年   301篇
  2021年   383篇
  2020年   451篇
  2019年   393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323篇
  2016年   390篇
  2015年   484篇
  2014年   736篇
  2013年   819篇
  2012年   1026篇
  2011年   1205篇
  2010年   999篇
  2009年   934篇
  2008年   985篇
  2007年   780篇
  2006年   698篇
  2005年   733篇
  2004年   530篇
  2003年   492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目的控讨空降兵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机制,寻求防治的方法。方法测量正常国人标本股骨髁间窝横、纵径及其相关值;建立生物力学模型,模拟膝关节伸直前交叉韧带及其重建韧带的损伤机制;强化腘绳肌、腓肠肌肌力训练;开展髁间窝扩大成形术。结果临床应用29例中随访1年以上者20例,无1例出现重建韧带撞击现象,膝关节稳定性能良好。髁间窝扩大成形后,重建韧带撞击现象消失。强化腘绳肌、腓肠肌训练方法运用于我院空降医疗队伞训中,无1例出现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结论正常髁间窝相关值可能为空降兵筛选体检及髁间窝扩大成形术提供参考指标;髁间窝扩大成形能有效预防重建韧带撞击现象,替代前交叉韧带的功能;加强腘绳肌、腓肠肌肌力训练,强化其与前交叉韧带协同作用,是预防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空降兵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机理,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保障部队战斗力。方法 测量正常国人标本股骨髁间窝横、纵径及其相关值;建立生物力学模型,模拟膝关节伸直位前交叉韧带及其重建韧带的损伤机制;强化腘绳肌、腓肠肌训练;开展髁间窝扩大成形术。结果 临床应用29例中随访1年以上者21例,无1例出现重建韧带撞击现象,膝关节稳定性能良好。髁间窝扩大成形后,重建韧带撞击现象消失。强化腘绳肌、腓肠肌训练方法运用于我院空降医疗队伞训中,无一例出现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结论 正常髁间窝相关值的建立为空降兵兵源筛选、提高兵源身体素质及髁间窝扩大成形术建立了一项客观指标。加强腘绳肌、腓肠肌肌力训练,强化其与前交叉韧带协同作用,是预防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有效措施。髁间窝扩大成形能有效预防重建韧带撞击现象,保证其顺利的替代前交叉韧带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3.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一般经手术均能治愈。我科于2009年1月收治一例罕见的巨大阔韧带肌瘤的病人,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术中切除一16斤重的肌瘤,术后经过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治疗经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4.
手术治疗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 2000年1月至2007年8月治疗伴有三角韧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10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和坚强内固定,并以改良术式修复三角韧带损伤.恢复踝关节内外侧结构的稳定性.结果 10 例中 9例切口1期愈合.1例术后外踝伤口浅表感染,经换药于术后3周愈合,内踝伤口全部1期愈合.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疗效评定根据 Maryland 足部评分系统:优:8例;良:2例;可:0 例;差:0例.结论 踝关节损伤中应充分重视修复重建三角韧带,改良三角韧带修补术固定牢固,操作简单,创伤小,是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修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5.
阴道膨出9例应用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阴道膨出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盆底结构损伤性疾病,表现为尿失禁、排尿困难、下尿路症状、便秘、肛门失禁及性生活障碍等,影响老年妇女的日常生活。轻度阴道膨出可行保守治疗,中、重度阴道膨出则常需要手术治疗。目前,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是治疗阴道膨  相似文献   
996.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眼科常见的一种外眼畸形,不仅明显影响外观,对心理、精神亦造成负担。重度上睑下垂还会影响儿童视觉发育,导致形觉剥夺性弱视的产生。单眼发病者还会妨碍立体视觉的建立,因此,尽早矫治是关键。但传统治疗重度上睑下垂多利用额肌手术,尽管能较好的改善睑裂开大程度,解除形觉剥夺,但因额肌只能垂直上提上睑,重睑弧度较僵硬,早期易出现睑内翻、睑球分离、角膜炎等并发症。远期内外侧重睑则往往消失,上睑迟滞明显,睁眼须抬眉、睑裂闭合不全等较严重,而经典的提上睑肌缩短术对于重度上睑下垂睑裂开大效果则差强人意,仅适用于轻、中度上睑下垂。近年来我院采用提上睑肌缩短联合上横韧带加强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21例28眼,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评估使用自体腘绳肌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联合关节外肌腱固定术(Lateral extra-articular tenodesis, LET)治疗高度轴移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及移植物信号情况。方法 对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连续收治的高度轴移ACL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在77例术前麻醉状态下存在高度轴移的ACL病例中,32例为LET联合ACL重建术(纳入LET组),45例未行LET术(纳入单纯ACL重建组)。比较两组术后至少2年时的主观功能评分(Kujala评分和Lysholm评分)、膝关节稳定性评估(KT-1000测试和轴移试验)结果和移植物的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信号。移植物信号分为Ⅰ级(好)、Ⅱ级(中等)和Ⅲ级(差)。结果 LET组的随访时间为(24.2±2.2)个月,小于常规重建组的(25.9±1.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4,P<0.001)。末次随访时,LET组的移植物信号为I级27例、2级5例、3级0例,优于单纯ACL重建组的I...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保留残端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 将45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保留残端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治疗,25例)和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保留残端同种异体腘绳肌腱重建治疗,20例)。比较两组膝关节稳定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膝关节功能及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4个月。术后12个月MRI检查显示两组均腱骨愈合。KT-2000关节测量仪测量的两组双侧移动差值: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2个月Lysholm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膝关节伸直、屈曲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同种异体腘绳肌腱相比,关节镜下保留残端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比较采用关节镜下内侧支持带紧缩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lateral retinacular release, LRR)与自体腓骨长肌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 MPFL)联合LRR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分析。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采用两种方式治疗的60例髌骨脱位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MPFL重建组(A组)30例和内侧支持带紧缩组(B组)30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在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评估患肢疼痛分级,采用Kujala评分及Lysholm评分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并通过屈膝30°CT平扫及MRI平扫测量髌骨倾斜角(patellar tilt angle, PTA)及髌骨适合角(patellar congruence angle, PCA)评估髌股关系,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再脱位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7个月,平均(19.18±3.67)个月。两组患者术后Kuja...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