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64篇
  免费   420篇
  国内免费   442篇
耳鼻咽喉   1004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44篇
口腔科学   264篇
临床医学   2237篇
内科学   508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1036篇
特种医学   3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597篇
综合类   4434篇
预防医学   1288篇
眼科学   442篇
药学   1315篇
  3篇
中国医学   4033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72篇
  2014年   530篇
  2013年   644篇
  2012年   839篇
  2011年   949篇
  2010年   955篇
  2009年   933篇
  2008年   1062篇
  2007年   960篇
  2006年   1019篇
  2005年   1091篇
  2004年   962篇
  2003年   955篇
  2002年   839篇
  2001年   751篇
  2000年   597篇
  1999年   543篇
  1998年   455篇
  1997年   455篇
  1996年   367篇
  1995年   369篇
  1994年   319篇
  1993年   219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面神经颅外段的动脉来源及分布. 方法 15例新鲜尸体头颈部标本经双侧颈总动脉插管,加压注入红色乳胶或过氯乙烯填充剂,观察面神经颅外段的血供来源及分布. 结果面神经营养动脉来源于耳后动脉的茎乳动脉、颞浅动脉面神经支、面横动脉、颈外动脉上面神经支、颈外动脉下面神经支、面动脉后面神经支和面动脉前面神经支,其外径分别为(0.8±0.2) mm、(0.9±0.4) mm、(1.9±0.3) mm、(1.0±0.2) mm、(1.1±0.4) mm、(1.0±0.2) mm和(1.1±0.6) mm.各营养动脉除营养面神经外还发出分支相互吻合,构成了丰富的面神经血管网. 结论了解面神经颅外段动脉血供来源及分布,为避免腮腺咬肌区手术损伤面神经营养血管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减轻球麻痹病人留置胃管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将须留置胃管球麻痹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插管前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插管。结果 插管过程能有效应对恶心病例的百分率,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插管1次成功率,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留置期间自拔管病例,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留置胃管前及留置胃管期间进行心理干预能明显减轻留置胃管的不良反应,提高置管质量,减少自拔管发生。  相似文献   
93.
糖尿病是全身性常见疾病,患者日趋增多,临床并发症多样,近年来我院眼科诊断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46例,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4.
高云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0):1209-1210
面神经的吻合在显微外科术中一般是神经断端的直接吻合,或是采用自体神经移植法。对于用套管来修复离断的面神经目前只有理论上的研究。套管法修复面神经就在于改变了神经盲目的生长特性,使之在人为的限制范围内生长,以达到自动吻合目的。本院自1993年以来共收治了32例早期面瘫患者,均行套管法修复,术后6个月随访表明:手术成功率高,效果理想,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方法 :回顾性调查了 1994~ 2 0 0 1年间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 ,随访观察 3~ 12个月。结果 :入选的 2 1例患者中 ,男 16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5 1.8岁 ,均为Ⅱ型糖尿病 ,11例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表现 ,仅 4例累及缩瞳纤维 ,预后均较好。结论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可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表现 ,较少累及副交感纤维。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均较好。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AFP)在我市的发病状况。方法:对96例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人采集48h内粪便进行病毒分离,并进行个案调查与随访。结果:96例中,7例分布于城镇,89例分布于农村;格林-巴利综合征55例(57.3%)-横断性脊髓炎16例(16.6%)、神经炎11例(11.5%)、重症肌无力12例(12.5%)、与疫苗相关的脊髓灰质炎AFP病例(VAPP)2例(2.08%)。结论:防疫部门与各级医院加强合作和直接管理能及时了解发病状况。市髓灰质炎减毒疫苗(OPV)免疫工作尚存不足,宣讲教育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7.
患者,男,36岁,因突然声音嘶哑.轻微吞咽困难1天.于1999年8月2日就诊于我院耳鼻喉科。发病前1周曾有鼻塞、流涕.发病前1天曾有右中上腹痛及恶心.呕吐,就诊时已基本缓解。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感视物模糊,咽粘膜无充血,软腭对称,但上举受限;咽反射不敏感。双侧声带光滑,运动差,闭合留隙,其他未见异常。初步诊断为病毒感染性咽、喉麻痹。因无明显呼吸困难,未住院治疗。次日患者再次右中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声嘶略加重,饮水呛咳,以急性胆囊  相似文献   
98.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5岁,因“四肢无力,不能站立行走6h”于2005年6月10日来诊。患者就诊前8h因牙痛在当地卫生院应用青霉素钠640万u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2h后患者出现四肢无力,不能站立行走,就诊于我院急诊科。起病后无发热、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否认有甲状腺疾病、高血压等病史,家族中无遗传性疾病史。近3年有类似发作史多次,发作前均有应用青霉素钠治疗史。  相似文献   
99.
分期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0.
从1978年以来,笔者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面神经麻痹114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114例患者,男63例,女51例;年龄12~85岁,以20~50岁为多;病程2月以内者87例,2~6月27例。本组均为单侧面肌瘫痪,其中右侧68例,左侧46例;均有患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人中歪斜,口角漏水,口腔藏饭等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