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36篇
综合类   262篇
预防医学   51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28篇
中国医学   10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周晓玲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2):2711-2711
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后期,他们的行为模式、生活习惯和道德情操,将在这一阶段成型。根据这一时期可塑性较大的特点,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开展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现代的健康意识和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Ⅲ(IGFBP3)及骨钙素(OST)在性早熟儿童骨骼发育异常严重程度的判断及疗效考核上的价值.方法对117例特发性性早熟女孩,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血清IGF1及IGFBP3含量,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OST含量.患儿按年龄分组,各项测定值与同龄儿正常值对比;再将患儿按青春发育分期(病情严重程度)分组,各项测定值与青春发育分期水平之间行相关分析.并对骨龄提前程度与血清IGF1含量间行相关分析.其中38例患儿于治疗6个月后重复测定各项指标,作治疗前后对比.结果①性早熟女孩血清IGF1及OST浓度均较同龄儿明显增高,而血清IGFBP3浓度较同龄儿明显降低.②血清IGF1浓度与青春发育分期水平呈正相关(r=0.489,P<0.05),与骨龄提前程度亦呈正相关(r=0.411,P<0.05).③治疗后IGF1浓度从(445.52±119.45)μg/L降为(284.55±99.52)μg/L(P<0.001),血清OST浓度从(29.82±10.62)μg/L降为(14.07±4.71)μg/L(P<0.001),表明随病情缓解,血清IGF1及OST均明显下降.结论血清IGF1及OST可作为判断特发性真性性早熟女孩骨骼生长加速、成熟提前严重程度的定量指标及疗效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93.
美颈玉脖法     
“颈项修润”,这是中国人古典美的标准之一。许多女性为了使自己永葆青春的魅力,非常重视脸部皮肤的保养,却往往忽略对颈部皮肤的养护。要知道,女性是否年轻漂亮,不仅表现在面部皮肤上,还反映在脖颈。而且颈部皮肤比较细嫩,如不注意保养,很容易造成皮肤松弛,给人以衰老之感。那么,怎样使颈部掩饰住正在衰老的事实呢?这里提供几种颈部美容法也许对您有帮助。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青春双歧杆菌(BFA)对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的体内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法制作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分别用3种不同浓度的BFA菌液连续干预免疫抑制小鼠14d,同时设黄芪治疗组,正常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单纯免疫抑制组。干预过程中,每天测定各组小鼠的各项指标,包括小鼠血中IL-2含量,胸腺、脾脏、肝脏指数,小鼠体重增长曲线,粪便BFA菌落计数和血白细胞数。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随着BFA干预天数的增加,BFA摄入量的增多,粪便中BFA菌落数逐渐减少,BFA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脾、胸腺指数的比较结果表明,BFA干预组与其他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IL-2,白细胞含量比较,BFA高剂量干预组最高,与对照组和其它剂量干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FA高剂量干预组体重增加明显,体重曲线表现出BFA干预对免疫抑制小鼠体重的明显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FA对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恢复和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95.
矮小儿童309例的常见病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身材矮小儿童309例的常见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 a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身材矮小儿童309例.男204例,年龄(8.76±3.43)岁;女105例,年龄(8.57±3.33)岁.通过详尽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矮小,明确病因.应用SPSS 13.0软件,采用双样本等方差双侧t检验比较各组矮小儿童组内男女之间年龄差异;单变量多元方差分析不同矮小儿童性别及年龄因素是否存在差异,不同矮小儿童性别及年龄因变量组间分别采用多重比较,分析其组间差异.结果 矮小患者309例中,特发性矮小105例(占34%),生长激素缺乏症105例(占34%),体质性青春发育期延迟患者53例(占17.2%),其余分别为甲状腺功能减低16例(占5.1%)、家族性矮小13例(占4.2%)、Turner综合征10例(占3.2%)、宫内发育迟缓7例(占2.3%);不同病因矮小儿童组内男女之间确诊年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a>0.05).采用单变量多元方差分析,不同病因矮小儿童组间其性别与年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a<0.05).结论 在矮小患者中特发性矮小、生长激素缺乏症及体质性青春发育期延迟占主要比例,男童以生长激素缺乏症最常见,女童特发性矮小最常见.对矮小患儿应收集详尽的病史,进行完善的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利于早期发现不同病因矮小患者,提高诊断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96.
抚顺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的体魄是保障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而学生的营养状况决定着学生的健康水平。为了解学生营养状况,加强对生长发育期学生的营养指导,2006年对辽宁省抚顺市某城区中、小学学生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孙奇 《中国实用医药》2008,3(18):192-193
为了推动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深入了解社区内高血压病流行趋式及管理现况,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对青春苑社区常驻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血压已知率,确诊高血压后服药率,服药后血压控制率,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等行为因素及有关高血压健康知识等进行了入户调查。  相似文献   
98.
基因重组生长激素治疗青春期前特发性矮小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青春期前特发性矮小(ISS)的疗效。方法观察27例青春期前特发性矮小患儿,平均年龄(8.9±2.0)岁,身高(118.0±10.6)cm。治疗组13例,男10例,女3例,均接受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剂量(0.12±0.01)IU/kg,睡前皮下注射,疗程6个月至1年;对照组14例,男6例,女8例。结果治疗组患儿生长速率(GV)由治疗前(4.28±0.86)cm/a提高到(9.38±1.77)cm/a,P〈0.01;年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CA)由-2.28±0.48增至-1.72±0.62(P〈0.01);骨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BA)由-0.24±1.02增至0.27±0.99(P〈0.05);与对照组比较,GV、HtSDS(CA)和HtSDS(B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BA/△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GH治疗能改善ISS儿童的GV及HtSDS(CA)、HtSDS(BA),而骨龄(BA)加速不明显,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9.
心脏是胚胎发育期最早形成的器官,也是后来其它器官形成和正常发育的基础。先天性心脏畸形(congenital heart defects,CHD)是最常见的一种出生缺陷,约占所有新生儿的1%,自然流产儿中比例更高,约10%。CHD种类较多,形态结构及病理生理各异。运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与技术对CHD的遗传学病因进行深入研究,是学者们近十余年来的主要努力方向,并已确定了一些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基因和其它异常的遗传学发育证据。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Kiss-1基因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诱导的雌性性早熟大鼠下丘脑中mRNA的表达.方法:正常21日龄清洁级SD雌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青春前期组(组1)、正常青春期组(组2)、双酚A组(组3).每天双酚A 400 mg/kg灌胃.RT-PCR法检测组1、组2和组3的Kiss-1 mRNA的表达.结果:与组1相比,组3下丘脑Kiss-1 mRNA水平增加了2.35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组3与组2的Kiss-1 mRNA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可导致雌性大鼠的性早熟,Kiss-1与双酚A诱发的性早熟中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