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8篇
预防医学   5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7篇
中国医学   64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痤疮,是青少年的常见皮肤病,属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现代医学认为与内分泌、痤疮丙酸杆菌的大量繁殖和感染,以及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 中医称痤疮为“粉刺”、“酒刺”、“风刺”等,论多从肺卫不固,腠理不密,外受风热侵袭着眼。但这种  相似文献   
12.
健脾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颜勤  王敏 《陕西中医》2003,24(1):3-4
目的 :探求健脾益气 ,除湿化瘀类中药配伍对慢性萎缩性胃炎 ( CAG)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本将 78例 CAG患者随机分为健脾养胃汤 (党参、白术、半夏、丹参等 )治疗组 ( 40例 )和维酶素对照组 ( 3 8例 )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显效率 ,总有效率 ;胃镜像显效率 ,总有效率 ;胃粘膜病理显效率 ,总有效率及胃粘膜异型增生逆转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 ( P<0 .0 5,0 .0 1或 0 .0 0 1 )。结论 :健脾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 ,对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均有不同程度的逆转作用 ,对幽门螺旋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婴儿奶癣西医称婴儿湿疹,大多发生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躯干、四肢也可出现。表现为丘疹、水疱、瘙痒、糜烂、渗出、干燥后结痂。如果用治疗“癣”的药物来治疗婴儿湿疹,病情会加重。西医外敷药物对婴儿皮肤刺激性大。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应用中药方剂外用,治疗婴儿奶癣46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夏季气候炎热,降雨频繁。“暑”、“湿”是夏季的气候特点。夏季是一年中人体代谢最为旺盛的季节。人体毛孔开张,出汗量较多,机体能量消耗也是一年之中最大的,营养的需求明显增加。同时,因高温对体温调节、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功能的影响,人们常常出现口渴、厌食、尿少、神疲乏力、日渐消瘦等异常情况,称为伤暑。夏秋之交由热转凉,雨水较多的地区,人们常因感受湿邪出现倦怠乏力、头重胀而心烦闷、食少泄泻等“暑湿”征象。所以,适当加强饮食调摄,对增强人体的适应能力和防治暑湿很有裨益。通常,夏季进食应以清心祛暑、清热解毒、利湿、生津…  相似文献   
15.
邓筱华  王建 《中国药师》2004,7(6):446-448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清热除湿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用Supelcosil LC-18-DB(4.6mm×1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磷酸溶液(48:52:0.2),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0 nm。结果:黄芩苷在0.237~9.47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1.332×104 1.456×105C(r=0.999 9,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8%,RSD为1.06%。结论:本法测定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和分离度好,可用于清热除湿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消风散方出《外科正宗》,功能疏风养血,清热除湿。笔者用此方化裁并外用苦参洗剂治疗荨麻疹30例,疗效颇佳。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慢性盆腔炎常由急性盆腔炎迁延而来,也有因反复发作的阴道炎、宫颈炎、尿道炎或不当手术导致。刘云鹏老师认为,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病理产物是湿、热、瘀交错互结于胞宫、胞脉,影响冲、任、督脉及气血的运行,而出现腹痛、腰酸痛、白带增多等。老师自拟柴枳败酱方和除湿化瘀方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除湿汤和复方苦参洗液治疗慢性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二硝基氯苯(DNCB)涂搽豚鼠耳背侧,建立慢性湿疹模型。以除湿汤每天1次给豚鼠灌胃,及苦参煎剂外洗,连续15天后观察耳片重量、病理变化,测血清CD4^+、CD8^+及IL-2、IL-4水平。结果:复方苦参洗液及除湿汤对慢性湿疹炎症反应的影响不明显,二者合治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单独外用复方营参洗液仅对豚鼠慢性湿疹模型CD4^+有影响,单独内服除湿汤对CD4^+及IL-2、IL-4有影响,而内外合用时CD4^+、CD8^+及IL-2、IL-4都有明显变化。外用复方苦参洗液、除湿汤及二者合用时病理改变与生理盐水组比有明显变化。结论:除湿汤和复方苦参洗液对豚鼠慢性湿疹的疗效可能与其调节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此病症指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疼痛,周期性发作。以青年妇女多见。多因寒、热、淤导致胞宫经血流畅不通。“不通则痛”;或因虚不荣而痛。肌痛拒按,经血黯有块属气滞血淤,治宜理气,化淤止痛;冷痛喜按,得热则舒为寒凝,宜温经散热止痛;疼痛拒按,有灼热感,伴腰骶痛,带下色黄属湿热下注,治宜清热除湿,化淤止痛;经后腹痛,喜揉按属虚,治宜益气养血,调补肝肾。1、大枣生姜治寒性痛经:大枣10枚,生姜24g,花椒10g。水煎服,每日1剂。2、艾叶治痛经:艾叶15g,红糖。炒艾叶,加红糖用开水煎数沸后温服。3、鸡蛋姜黄治痛经:鸡蛋煮后去壳与姜黄共煮,加甜酒1杯同…  相似文献   
20.
如意金黄散首见于《医宗金鉴》,以清热解毒、除湿散瘀、化痰消肿止痛,治疗临床上诸般疮疡阳证而立方。在漫长的中医外科临床实践中,它以组方严谨,运用方便,疗效显著,而成为“外科医生药囊中不司或少的有效良方。”笔者在中医外科临床上,每遇阳证疮疡,多随手用之,均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故在此略举一、二,以示如意金黄散疮疡治疗中之妙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