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64篇
  免费   2016篇
  国内免费   977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524篇
妇产科学   223篇
基础医学   1214篇
口腔科学   107篇
临床医学   5354篇
内科学   2984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318篇
特种医学   10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0篇
外科学   2302篇
综合类   10143篇
预防医学   2686篇
眼科学   98篇
药学   4997篇
  53篇
中国医学   2658篇
肿瘤学   1564篇
  2024年   301篇
  2023年   934篇
  2022年   870篇
  2021年   1254篇
  2020年   1218篇
  2019年   1144篇
  2018年   612篇
  2017年   1122篇
  2016年   1161篇
  2015年   1345篇
  2014年   2256篇
  2013年   2262篇
  2012年   2613篇
  2011年   2626篇
  2010年   2353篇
  2009年   2068篇
  2008年   2073篇
  2007年   1917篇
  2006年   1631篇
  2005年   1552篇
  2004年   1195篇
  2003年   1052篇
  2002年   672篇
  2001年   531篇
  2000年   394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208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病例报告患者女,23岁。因发热4天来我部就诊。4天前因受凉发热,自测体温38.1℃,无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自服阿莫西林0.5g,每天3次;莲花清瘟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感冒清热冲剂12g,每天2次。白天体温37.5~38.0℃,夜间38.0~38.5℃。故来我门诊部就诊。查体:体温38.4℃,脉搏88/min,呼吸21次/min。咽部无充血,扁桃体不肿大。两侧胸廓对称,触诊无语音震颤,叩诊呈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啰音。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8.4×109/L,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评估聚D,L-乳酸(PDLLA)三维多孔支架的体外细胞相容性,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类材料的可行性,为进一步进行体内试验提供依据.方法 将分离、获取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0,3,6,9,12周组),分别用含体积分数20%降解液(0,3,6,9,12周时的PDLLA降解液)的细胞培养液和成骨诱导分化培养液进行细胞培养(以不含有降解液的细胞培养液或者成骨诱导分化培养液培养组为对照组,即0周组),从BMSCs的毒性、活力、成骨分化能力等方面定量评估PDLLA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将分离、获取的第3代BMSCs种植于PDLLA支架材料上,定期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从不同时相点细胞在PDLLA材料表面的生长情况定性评估PDLLA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结果 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未发现对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各组均未发现对细胞的活力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t3=-0.441,P=0.671;t6=1.596,P=0.154;t9=-0.492,P=0.636;t12=-1.135,P=0.283);各组细胞ALP染色和钙结节染色结果均表现为阳性,ALP活性定量检测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定量检测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扫描电镜结果显示,BMSCs在PDLLA三维多孔支架材料上呈现较好的贴壁生长.结论 PDLLA支架材料对BMSCs具有较好的体外相容性,可以作为一种骨组织工程支架类材料进行后续的体内试验.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CT影像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CT影像和病理学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6例、腹部隐痛不适2例、体检发现3例。肿瘤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7例,水平部3例,升部1例。腔外生长8例,跨壁生长3例。瘤体最大径1.7~14 cm,平均6.9 cm。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3例,不规则形或分叶状8例。增强扫描4例显著均匀强化,7例显著不均匀强化伴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平滑肌方向分化8例,缺乏分化特征2例,神经方向分化1例。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具有相对特征性的CT影像和临床病理表现,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34例大叶性MPP和60例非大叶性MPP患者,归纳总结大叶性MPP的临床特征。结果与非大叶性MPP相比,大叶性MPP高热、肺内外并发症、血清C反应蛋白(CRP)增高的发生率更高(P<0.05),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延长(P<0.05),更易发展为重症MPP(severe MPP,SMPP)(P<0.05);CRP>40 mg/L者较CRP≤40 mg/L者更易发展为SMPP(P<0.05)。在应用抗生素基础上,大叶性MPP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率高于非大叶性MPP(P<0.05)。结论大叶性MPP症状较重,肺内外并发症多见,其血清CRP多增高,发热过程和住院时间延长;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改善大叶性MPP的症状。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甲型H7N9病毒性肺炎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及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6例甲型H7N9病毒性肺炎患者,对发病后的一系列X-线胸片和CT进行征象观察并统计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以发热为最早起病症状,发病初期的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野的大片斑片影;斑片状影并间质改变;病程进展期,6例均以出现磨玻璃密度影为特征向周围浸润,肺实质和肺间质病灶共存,病灶范围增大,累及肺野增多。2例出现气胸、纵隔气肿并发症,病程延长。转归期,5例肺部阴影不同程度吸收,但遗留纤维化病灶。1例死亡。结论 H7N9病毒性肺炎发病早期出现肺部炎症,发展迅速,进展期以出现磨玻璃密度影为特征,病情严重;转归期易残留肺纤维化。CT扫描检查能较准确地评估H7N9病毒性肺炎病程进展期疾病的浸润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96.
杜敏 《西南军医》2015,(1):43-46
婴幼儿血管瘤(IH)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肿瘤,由紊乱的血管和不成熟的内皮细胞组成,具有独特的增殖和消退的自然病程,但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整个病程中血管瘤的细胞种类及各自比例都是不断变化的。至今血管瘤中相关细胞的具体来源及作用仍未明确,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7.
摘要目的确定胃肠道间质瘤(GIST)病人胸部转移发生率及相关参数以优化胸部横断面成像的应用。材料与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经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2004年1月—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CDH17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侵袭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Transwell侵袭实验、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正常胃黏膜GES-1细胞和胃癌MGC803细胞与BGC823细胞的侵袭力与CDH17、上皮标志物E-cadherin、间质标志物N-cadherin的表达,以及两种胃癌细胞转染CDH17si RNA后以上指标的变化。结果:正常胃黏膜GES-1细胞无穿膜细胞、无CDH17与N-cadherin表达,而有明显的E-cadherin表达;与GES-1细胞比较,两种胃癌细胞均有明显的穿膜细胞及明显的CDH17与N-cadherin表达,而E-cadherin呈低表达(均P0.05),且高侵袭力的MGC803细胞上述变化较低侵袭力的BGC823细胞更为明显;两种胃癌细胞转染CDH17si RNA后,上述指标变化较转染前明显抑制(均P0.05),且在两种细胞间的差异缩小(均P0.05)。结论:CDH17高表达可能通过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胃癌细胞系侵袭性。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Snail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胰腺癌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7例胰腺癌组织(研究组)与13例正常胰腺组织(对照组)中的Snail、Slug、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 结果:研究组中胰腺癌患者胰腺组织中Snail、Slug、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阳性率为70.13%、68.83%、36.36%、72.73%。对照组13例正常胰腺组织中Snail、Slug均不表达,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31%、7.69%。胰腺癌组织中Snail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225,P=0.025),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0.493,P<0.01);Slug表达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0.358,P=0.001)。Slug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TNM分期有关、E-cadherin的表达与淋巴结的转移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vimenti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TNM分期有关(均P<0.01)。 结论:Snail的高表达可能通过调控EMT过程在胰腺癌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是胰腺癌浸润和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儿童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CD40L、VCAM-1表达变化与其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儿童细菌性肺炎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又分为非重症肺炎(32例)和重症肺炎(28例),同时选择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的CD40配体(CD40L)、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患者T细胞水平。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CD40L、VCAM-1、炎症因子、T细胞表达水平变化,以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儿CD40L、VCAM-1水平(2.65±0.82 ng/mL、609.27±193.38 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2.18±0.69 ng/mL、452.56±112.53 ng/mL)(P0.05);非重症肺炎组患儿的CD40L、VCAM-1水平(2.54±0.66 ng/mL、582.56±134.72 ng/mL)显著低于重症肺炎组患儿(2.82±0.85 ng/mL、641.83±207.95 ng/mL)(P0.05);非重症肺炎组患儿的CD4~+、CD8~+、CD4~+/CD8~+水平显著高于重症肺炎组患儿(P0.05);非重症肺炎组患儿的TNF-α、IL-6及IL-8水平显著低于重症肺炎组患者(P0.05);儿童细菌性肺炎患儿的CD40L与VCAM-1水平表达呈正相关(r=0.633,P0.05)。结论儿童细菌性肺炎患儿的血清CD40L、VCAM-1水平会显著上升,其表达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病情越严重,CD40L、VCAM-1水平越高,检查患儿CD40L、VCAM-1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转归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