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22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36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83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6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78篇
内科学   167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8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2834篇
综合类   3156篇
预防医学   34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49篇
  10篇
中国医学   321篇
肿瘤学   275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440篇
  2013年   502篇
  2012年   611篇
  2011年   691篇
  2010年   654篇
  2009年   728篇
  2008年   803篇
  2007年   728篇
  2006年   740篇
  2005年   720篇
  2004年   581篇
  2003年   537篇
  2002年   533篇
  2001年   371篇
  2000年   345篇
  1999年   356篇
  1998年   332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212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阻断大鼠门静脉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以及乌斯他丁对其损害的保护作用,为临床门静脉阻断后肠屏障功能的保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手术组(n=30)、手术 药物组(n=30)。手术组及手术 药物组门静脉阻断时间为40min,门静脉复流4h。70只动物均于手术后4h40min在无菌条件下取门静脉血2ml检测内毒素:取回盲部肠系膜淋巴结作细菌培养;距回盲部2cm处取小肠肠壁组织1cm,作病理学检查,观察肠粘膜通透性及其形态学结构改变。结果:对照组与手术组比较,大鼠门静脉阻断后其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明显上升;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培养阳性率增加;小肠壁形态学结构亦发生明显改变。手术 药物组与手术组比较,上述指标均有改善。结论:大鼠门静脉阻断后可导致其肠屏障功能的损害,乌斯他丁对上述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2.
中晚期肝癌的自然生存期只有 1~ 2个月 [1 ] ,为了预防肝癌切除术后复发 ,公认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在术后定期行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 (HACE) [2 ] 或联合门静脉化疗(PVC) [3] 。目的是降低肝癌的侵袭性 ,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 ,提高生存率。1 997年 2月至 2 0 0 0年 1 0月 ,我们对 2 6例原发性肝癌在行癌灶根治性切除的基础上行肝动脉、门静脉双埋泵 ,术后定期应用 ADF方案进行双途径区域性灌注化疗、栓塞 ,防治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6例患者均符合《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  相似文献   
103.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持续性发热原因的探讨及处理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持续性发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收集 1992~ 2 0 0 1年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 32 9例的临床资料 ,对术后体温 >38 5℃ ,持续性发热 2周以上者 72例的发热原因和处理进行分析。结果除 2例原因不明外 ,术后发热均由各种并发症引起。以门脾静脉血栓形成和脾窝积血、积液合并感染最常见。门脾静脉血栓形成与术式选择有关 (P <0 0 1)。持续性发热与肝功能分级显著相关 (P <0 0 1) ,且与术式选择有关 (P <0 0 5 )。结论门脾静脉血栓形成及脾窝积血、积液是术后持续性发热的主要原因。防治各种感染及改善肝功能可有效地减少术后持续性发热。  相似文献   
104.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是门静脉高压症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预后极差。我院1986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5例门静脉高压症术后血栓形成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秦小超  刘翠  黎振林 《华夏医学》2002,15(2):157-158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胃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 68例门静脉高压症胃病患者的上消化道粘膜病理改变、出血状况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肝功能受损越重 ,门静脉高压症胃病患者的病理改变越明显。在重度门静脉高压症胃病患者中 ,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为 69.44% ,而在轻度患者中 ,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为 43.75%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 =4.57,P<0 .0 5)。结论 :门静脉高压症胃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一定的关系 ,病症越重 ,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6.
107.
王青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0):1130-1131
<正> 近年来,随着急诊胃镜技术的广泛开展,人们注意到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的上消化道出血近半数来自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黏膜病变。为了进一步探讨门脉高压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我院对10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全部为2001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和住院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患者。其中,门诊患者55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门静脉导管保留术并根据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定期行门静脉化疗对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术前经B型超声或CT证实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病人 6 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 (2 9例 )和治疗组 (33例 )。治疗组在肝癌联同门脉癌栓切除术中常规行门静导管保留术 ,术后根据体外肿瘤药物敏感性试验选用敏感性化疗药物定期行门静脉化疗。对照组在肝癌及门静脉癌栓切除术后未行特殊治疗。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术后半年、1年复发率分别为 1 4例 (4 8.3% )、2 2例 (75 .9% )和 9例 (2 7.3% )、1 6例 (4 8.5 % ) ;两组术后半年、1年死亡率分别为 1 1例 (37.9% )、1 9例 (6 5 .5 % )与 6例 (1 8.2 % )、1 2例 (36 .4 % )。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肝细胞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行手术切除有较好的疗效。而术后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通过门静脉化疗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 ,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9.
选用成年、健康杂种犬15只,术前经超声多普勒测量门静脉血流量,个体间采用自身对照。经开腹术穿刺门静脉测压,分次注入白芨粉混悬液,使门脉压升高至3.43 kPa(35 cmH_2O)以上,术后10天、20天,60天重复注射白芨液,术后100天犬门脉血流动力学出现如下变化:门脉压力由术前1.59±0.26 kPa增至3.09±0.49 kPa(31.52±4.97 cmH_2O)。胃镜及病理切片证实食管下段粘膜静脉曲张形成,汇管区出现纤维化。门静脉血流量由术前449.41±84.12 ml/min增至565.72±105.93 ml/min。白芨粉无任何毒性,注入血管可产生确切的人工血栓。制备犬门脉高压症模型简单,存活率高,周期短,可望用于基础及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10.
寿比山(吲达帕胺)对肝硬化门静脉宽度及尿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寿比山对肝硬化病人门静脉脉宽度及尿量影响。方法 寿比山2.5mg,2次/d,治疗前后B超测定门静脉宽度以及日尿量。结果 用寿比山治疗肝硬化后门脉直径由平均17.4mm降至12.3mm。结论 寿比山能有效降低门脉压力,并使肾血流量及尿量增加,平均尿量治疗后增加210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