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7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27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58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85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1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 毫秒
101.
目的:研究3种常用抗癌药物对于HepG2细胞的抑制情况。方法:细胞铺96孔板,3种抗癌药物以不同浓度给药,每浓度设3复孔,不加药组做空白对照,MTT法测定,以抑制率对药物浓度作图。结果:在1~420μg/mL浓度范围内,5-氟尿嘧啶抑制效果最差;20~300μg/mL丝裂霉素C抑制效果好于长春新碱;1~20μg/mL和300—420μg/mL浓度范围内,长春新碱抑制效果好于丝裂霉素C。结论:该方法评价对比了3种常用的抗癌药物对于人肝癌细胞的抑制效果,为药物筛选中阳性药物的选择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02.
长春新碱化疗方案引起神经毒性反应3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例男性和1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别为17、30、14岁,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给予长春新碱、吡柔比星及泼尼松化疗.治疗1~2周期时,患者出现四肢麻木、肌力下降、手指不能完全伸直、双手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活动受限,以及四肢肌肉萎缩.给予VitB1、VitB12和甲钴铵治疗后,患者症状略有好转.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建立硫酸长春新碱中5种有机溶剂的分离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应用DB-624毛细管柱对硫酸长春新碱中甲醇、乙醇、丙酮、苯、三氯甲烷进行测定.进样口温度:160℃;检测器温度:230℃;载气:N2;载气流速:10 mL/min;分流比:1:2;顶空进样器平衡温度:80℃;平衡时间:3...  相似文献   
104.
恶性淋巴瘤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长春新碱是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一线化疗药物,而其突出的剂量限制性神经毒性使其临床应用明显受限。本研究旨在评价谷胱甘肽对恶性淋巴瘤长春新碱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100例行CHOP方案或R-CHOP方案化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随机进入谷胱甘肽组和对照组。每2个周期评价神经毒性及近期疗效。结果:谷胱甘肽组和对照组Ⅰ~Ⅱ级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26.5%(13/49)、47.1%(24/51),Ⅲ~Ⅳ级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6.1%(3/49)、23.5%(12/51),谷胱甘肽组神经毒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周期后化疗有效率分别为83.7%(41/49)、82.4%(42/5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胱甘肽对含长春新碱方案化疗所致的神经毒性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同时不影响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GBP)预防长春新碱致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方法将雌性KM小鼠80只随机分为4组(n=20):空白对照组(NS组)、疼痛模型对照组(Pc组)、小剂量GBP实验组(S组)和大剂量GBP实验组(L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长春新碱长春新碱+小剂量GBP及长春新碱+大剂量GBP。观察给药前后小鼠全身情况改变、热痛反应改变及给药后坐骨神经组织在光镜和电镜下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①全身情况:L组小鼠体重与Pc组比较,体重较为正常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热痛反应:与给药前基础值和NS组比较,Pc组热痛反应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组比较,L组给药后热痛反应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组织形态学改变:Pc组坐骨神经明显退行性变,神经细胞有脱髓鞘改变,部分施万细胞结构破坏,L组神经细胞均有神经结构改变,但程度比Pc组轻。结论加巴喷丁对预防长春新碱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激素、免疫抑制剂联合用药治疗狼疮肾炎(LN)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活动期LN,根据不同的用约方法分A组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CTX+VCR+Pred)和B组用环磷酰胺+泼尼松(CTX+Pred),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各项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等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个月,两组各项观察指标与治疗前对比均明显改善.A组SLEDAI、补体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改善较B组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及血清白蛋白(ALB)指标改善两组接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对比,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均进一步改善,A组SLEDAI、24 h尿蛋白定量、BUN及Scr的改善较B组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C4、ALB两组间筹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常见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其次是脱发、白细胞减少、月经不调等,两组发生率接近.结论:CTX+VCR+Pred联合用药治疗LN,疗效优于标准方案CTX+Pred联合用药,其可能的机制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VCR)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TX)联用能更有效地抑制B淋巴细胞的活化,减少抗体产生,降低炎症介质水平,以诱导缓解疾病.  相似文献   
107.
蒙金兰  韦玉兰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3):1289-1289
我科自2001年1月~2003年12月,使用长春新碱对106例白血病病人进行化疗,其中9例出现渗漏性损伤,经精心护理,损伤得到有效控制乃至痊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柔红霉素、长春新碱联合应用在体外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MTT法,利用中效原理判断联合用药的效果。结果;两种药物单用及联合应用时随着药物剂量增加,其效应也增加。两药大剂量合用时为拮抗效应,较小剂量合用时为协同效应。两药合用时(除最小剂量外)与先用柔红霉素24小时或先用长春新碱24小时比较P<0.01;小剂量合用时先用柔红霉素24小时与先用长春新碱24小时比较P>0.05。两药合用时浓度变化会影响合用效应。结论:柔红霉素与长春新碱合用时大剂量为拮抗,较小剂量为协同;合用效应大小与两种药物浓度比例有关;与给药先后次序无关,同时给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9.
耐长春新碱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获得性多药耐药现象,探讨其产生机制。方法:利用长春新碱(vincristree,VCR)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HXO-RB44细胞在体外进行浓度递增法逐步诱导实验,建立一株耐长春新碱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亚株HXO—RB/VCR。并对其细胞生长,药物含量,药物敏感性与放射性敏感性进行检测。 结果:该耐药细胞株HXO—RB/VCR细胞对长春酰胺、丝裂霉素C、阿霉素、足叶乙甙、顺铂、卡铂等有交叉耐受,对卡氮芥、氟尿嘧啶无明显抗药性,而对氨甲喋呤的敏感性反而增加。对60 Coγ射线有轻度耐受性。细胞内药物含量测定显示:耐药细胞内长春新碱浓度明显低于敏感细胞,钙通道阻断剂异博定可使细胞内VCR浓度增加,部分逆转其耐药性。 结论:VCR可诱导视网膜母细胞瘤产生多药耐药和轻度放射耐受,获得性多药耐药作用可被异博定逆转。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6-9)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