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3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68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136篇
中国医学   286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全反要略》外治法,包括药物、针灸疗法和手法操作三个部份,本文着重讨论药物外治法。药物外治法在原著中有搐鼻法、浸渍法、熏洗法、坐药法四种,作者都—一作了简要分析,并对其治疗作用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2.
33.
《伤寒论》、《金匮要略》用于治疗咳喘的诸方 ,临床所治疾病很多 ,治疗咳喘的辨证和应用法则 :一是病机皆有脾肺肾三焦气化不行 ,水津代谢障碍致痰饮内生壅滞于肺之咳喘 ;二是凡以咳嗽 ,气喘 ,咯痰为主症者 ;三是坚持辨证施治的原则 ,临证可酌情加减运用。治咳喘诸方目前广泛用于临床 ,除了用于呼吸系统疾病 ,也可以用于其他系统疾病过程中表现有咳喘证者 ,无论是急性或慢性 ,是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者皆可用之。  相似文献   
34.
向鸿儒 《江苏中医药》2008,40(11):26-27
汉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是现存中医古籍最早设妇科专篇的医著,开创了妇科辨证论治的先河.其中有关月经病的条文,论述了后世常见的崩漏、经水不利、经期感受外邪等病证,并创制了温经汤等名方.  相似文献   
35.
万物生长皆赖于土地,人体生长皆因于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金匮要略>日:"四季脾旺不受邪."故治病首先要固本,固本首先要健脾.  相似文献   
36.
张苏颖 《中医药学刊》2003,21(7):1202-1202
界定瘅疟的概念,考察其性质,不应孤立地依据某一条经文,而应综合历代医家尤其是《内经》关于瘅疟的所有论述,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客观而全面的结论,为瘅疟的治疗提供正确的依据,以免犯“虚虚实实”之戒。  相似文献   
37.
尤怡的<金匮要略心典>是对张仲景<金匮要略>的注释、概括,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从文学角度与医学价值上探讨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及学术特色.  相似文献   
38.
《金匮要略》方论在耳鼻喉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匮要略》方论在耳鼻喉科的应用福建省人民医院(350004)林淑琴《金匮要略》方论在耳鼻咽喉疾病方面有不少论述,其对病机认识、诊法运用及辨证论治阐述如下。1详论病机审证求因在《金匮要略》中解释了部分耳鼻咽喉疾病的发病机理。如针对鼻塞,《痉湿病脉证...  相似文献   
39.
谈《金匮》五脏水的临床意义厦门市中医院(361001)林永发厦门市中山医院(361003)刘丽琼关键词金匮要略,五脏,水肿,辩证论治水肿的辨治,现大多依据朱丹溪之说以阴水、阳水为辩证基础。实践表明,五脏病变都能发生水肿,而且各有特定病因,临床表现各有...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