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液体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占重要地位,其疗效取决于临床医师对输液剂的合理选择及应用,否则不仅无效反而有害,鉴于此,特将输液剂品种、适应症及输液剂选择简介如下: 一、水分补充剂1.品种:复方电解质葡萄糖R4A注射液(1L中含Na~ 30、Cl~-20、乳酸盐10mEq,葡萄糖40g)如1LR 4A中加10%KCl6ml便做成复方电  相似文献   
23.
目的促进转化糖注射液的合理应用。方法对转化糖注射液药品说明书部分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对医院2010年3月全部住院病区共139例患者转化糖注射液使用情况作调查统计,结合调查情况分析讨论药品说明书相关内容。结果部分临床医生在适应证选择、用量及配伍用药方面存在认识偏差;调查涉及的2个转化糖制剂共4种规格中的3种是高渗型输液剂。结论建议转化糖制剂药品说明书应在渗透压、用量及药代动力学资料等方面作相关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24.
我国1990年的药典规定,每毫升输液剂中直径>10μm的不溶微粒不能超过20个,直径>25μm的不溶微粒不能超过2个[1]。输液剂中的微粒来源有橡胶塞屑、炭化物、碳酸钙、氧化锌、粘土、玻璃屑、细菌、药物微晶等,本文对输液微粒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如下。1输液微粒产生的因素1.1药品因素输液药品及包装工艺存在缺陷如药物生产环节出现问题,原材料、水、空气等不符合标准;药品运送时保  相似文献   
25.
26.
临床单独使用输液剂静脉滴注治疗疾病的情况较少,应用最普遍的是用输液剂做药物的溶媒或稀释剂.  相似文献   
27.
药物性损害现已成为主要致死疾病之一,仅次于心脏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卒中.药源性损害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作为医药工作者们对此应高度重视,合理使用药物,争取把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8.
29.
从安全用药角度看发展中药输液剂的必要性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陈秋潮 《上海医药》2005,26(4):149-151
目的:从临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居高不下的现状,提示企业研发中药输液是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有效性、可控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并希望中药注射剂的新品开发能够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与支持。方法:列举近年专业文献中关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证明不良反应与中药提取工艺、输液配置过程中不溶性微粒增加、超剂量使用、稀释剂选择不当以及合并用药等因素有关。结果:从中药小针剂改为大输液的过程使该产品的内在质量得到提升。结论:开发中药输液剂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0.
张笑松  常世忠 《淮海医药》2001,19(4):350-351
输液是由静脉滴注进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 ,是医院临床必备药品 ,因其直接将药物输入人体静脉血管 ,在具有药效迅速 ,作用可靠 ,适用于急救的同时 ,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患者康复和生命安全。近年来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输液类药品需求迅速提高。由于它的诸多特点 ,因此临床地位十分重要。1 国内输液剂的现状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落实 2 0 0 0年粉针、大容量注射剂 GMP认证工作计划》统计 ,截止 2 0 0 0年 6月国内共有输液剂生产企业 392家 ,至今尚未通过 GMP认证 (或达标 )的企业 317家 ;目前 ,输液年生产能力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