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035篇
  免费   13819篇
  国内免费   8380篇
耳鼻咽喉   3360篇
儿科学   6312篇
妇产科学   4510篇
基础医学   13653篇
口腔科学   4456篇
临床医学   99967篇
内科学   37600篇
皮肤病学   3891篇
神经病学   8480篇
特种医学   312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985篇
外科学   32963篇
综合类   167041篇
预防医学   41617篇
眼科学   5130篇
药学   54267篇
  751篇
中国医学   19194篇
肿瘤学   14781篇
  2024年   1776篇
  2023年   7050篇
  2022年   5977篇
  2021年   7540篇
  2020年   8335篇
  2019年   7162篇
  2018年   3683篇
  2017年   6333篇
  2016年   7395篇
  2015年   8973篇
  2014年   17457篇
  2013年   17605篇
  2012年   23428篇
  2011年   26418篇
  2010年   25062篇
  2009年   25007篇
  2008年   29375篇
  2007年   26617篇
  2006年   24134篇
  2005年   29346篇
  2004年   31021篇
  2003年   36340篇
  2002年   33413篇
  2001年   30119篇
  2000年   20799篇
  1999年   16415篇
  1998年   14159篇
  1997年   11059篇
  1996年   9897篇
  1995年   9580篇
  1994年   6692篇
  1993年   4821篇
  1992年   4014篇
  1991年   3963篇
  1990年   3530篇
  1989年   3416篇
  1988年   641篇
  1987年   515篇
  1986年   446篇
  1985年   313篇
  1984年   162篇
  1983年   115篇
  1982年   10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82.
目的探究在儿童龋齿的临床治疗中改良非创伤性填充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儿童龋齿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龋齿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改良治疗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龋齿患儿采取常规的填充技术治疗,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则采用改良非创伤性的充填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98.2%,对照组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96.4%,改良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与高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改良治疗组患儿在充填技术治疗后1年的成功率89.1%明显高于对照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的术中疼痛比率18.2%(10/55)明显低于对照组49.1%(2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时降低患儿术中的疼痛比率,提升其术后随访填充成功率,值得在牙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3.
<正>49元,一年不到600元全新天然萃取辅酶Q10,全国震撼价49元,消息一经公布,常年服用辅酶Q10的中老年人,纷纷抢购。很多人都有疑问,营养屋不仅属国际品牌,还有当红明星代言,怎么比药店便宜?国际品牌营养屋为在中国继续壮大,特推出特价体验活动,厂家限量提供5万盒产品做促销。原本一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液基细胞学筛查(TCT)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行宫颈癌前病变检查的妇女520例,均行TCT筛查和HPV-DNA检查,任一检查阳性者则行阴道镜下活检,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TCT、HPV-DNA及TCT+HPV-DNA筛查的准确性和灵敏性。结果:520例患者中,92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上皮细胞病变,TCT+HPV-DNA阳性率85例(92.39%)显著高于TCT阳性率65例(70.65%)和HPV-DNA阳性率64例(6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2例上皮细胞病变中,35例LSIL,33例ASC,24例HSIL。TCT+HPV-DNA对ASC、LSIL、HSIL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显著高于TCT和HPV-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T和HPV-DNA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准确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
黄丽 《大家健康》2015,(5):77-78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之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6例,通过观察其临床症状,进行胸腺MRI或CT检查、血清学抗体检测、单纤维肌电图、重复神经电刺激、药理学试验等辅助诊断,并且行胸腺切除术治疗,术后1年通过随访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本次研究中并未出现死亡病例,所有患儿的胸腺均完全切除,1年后随访6例患儿,随访率达到100%,临床疗效情况为显效1例,基本痊愈3例,临床痊愈2例,痊愈率达到83.3%。结论:小儿重症肌无力患儿由于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在临床上应尽早诊断,确诊后应及时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闭合性单纯肠系膜损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2例闭合性单纯肠系膜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12例患者中,1例死亡;1例发生肠瘘,后经瘘口充分引流、伤口换药、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61 d治愈;1例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后经胃肠减压、肠外营养、应用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微波治疗等综合治疗22 d治愈;4例术后切口感染,后经伤口换药、微波治疗20~45 d治愈;5例痊愈。结论:闭合性单纯肠系膜损伤患者术前诊断率低,应结合辅助检查,提高术前诊断率,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超声探测甲状腺结节钙化对诊断甲状腺癌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10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以同时期15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总钙化情况、不同类型钙化的分布情况、甲状腺不同的病理类型的钙化大小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患者簇状钙化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甲状腺结节钙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以簇状钙化为主,以20~45岁年龄段的患者为主要钙化对象,且簇状钙化患者主要集中于20~45岁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钙化尤其是簇状钙化是甲状腺癌的高危因素,采用超声探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甲状腺结节钙化情况对诊断甲状腺疾病的良、恶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8.
目的针对血脂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2-2014年我院就诊并且疑似冠心病的患者169例作为受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进行血常规(不含血脂)检测,对观察组人员进行血常规联合血脂检测,比较两组受检者冠心病确诊率。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确诊率(73.4%)与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确诊率(45.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观察组冠心病患者血脂检测中血脂检测水平高于非冠心病患者血脂检测水平,仅有HDL-C这一指标,观察组非冠心病患者高于冠心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检测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血脂检测指标可以有效地提示患病情况,操作简单方便,价格便宜,对于基层群众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准确的诊断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避免检测不当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绞窄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以及手术时机选择与手术效果的关系。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肠梗阻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绞窄性肠梗阻组(78例)和单纯性肠梗阻组(92例),分析早期诊断指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体温高(OR=2.948,95%CI 1.878~4.232)、心率快(OR=3.485,95%CI 2.482~4.785)、腹痛持续时间长(OR=2.452,95%CI 1.285~3.523)、腹膜刺激征(OR=7.875,95%CI 6.447~9.457)、C反应蛋白(OR=3.445,95%CI 2.270~4.795)、白细胞介素1(OR=11.477,95%CI 9.587~13.237)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OR=9.423,95%CI 7.849~10.899)、腹部手术史(OR=13.594,95%CI 3.104~5.423)是绞窄性肠梗阻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单纯性肠梗阻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显著低于绞窄性肠梗阻患者[(1.9±0.4)d比(3.4±0.7)d,(4.8±0.8)d比(7.4±1.1)d,P<0.05]。单纯性肠梗阻患者术后1 d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为(2.8±0.5)分、术后3 d NRS疼痛评分(1.9±0.3)分、术后5 d NRS疼痛评分(1.2±0.2)分,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术后1 d NRS评分(4.8±0.7)分、术后3 d NRS疼痛评分(4.1±0.6)分、术后5 d NRS疼痛评分(2.7±0.5)分,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与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治疗前后与处理存在交互作用(均P<0.05)。结论腹膜刺激征、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可作为判断和预测绞窄性肠梗阻的可靠指标,指导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