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48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385篇
预防医学   118篇
眼科学   733篇
药学   145篇
中国医学   8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在单纯白内障术前,根据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SD-OCT)显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的患眼黄斑中心凹内部精细结构的紊乱程度建立新的IMEM分级法,评估其用于预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视功能预后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7-10/2018-11在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市眼科医院因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单纯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眼底检查发现合并IMEM者64例80眼,根据SD-OCT显示的IMEM对黄斑中心凹内部精细结构的破坏程度将IMEM分为4级。对合并各级IMEM的患者术前、术后3mo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平均视敏度(MS)、黄斑中心凹厚度(CMT)、黄斑前膜进展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在SD-OCT图像上,随着合并的IMEM分级的增高,前膜越明显,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凹部丢失和内部结构紊乱越严重。白内障术前及术后3mo的患眼BCVA随着所合并的IMEM分级升高而增加(F=37.72、26.43,均P<0.001)。白内障术前及术后3mo的患眼MS随着所合并的IMEM分级升高而降低(F=43.77、28.96,均P<0.001)。术后3mo CMT的改变和黄斑前膜进展率并不一致,合并各级IMEM的患眼CMT与术前均无差异(P>0.05),但黄斑前膜进展率呈显著上升趋势(χ2趋势=12.59,P<0.001)。

结论:借助于SD-OCT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的IMEM进行新的精细分级,可以更精准地预测该类患者单纯行白内障手术术后的视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视觉发育关键期单眼形觉剥夺(MD)对弱视大鼠视皮层突触密度超微形态结构变化规律的影响,以及突触素(SYN)在视皮层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弱视大鼠视皮层突触密度及功能的关系,为弱视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提供分子水平理论依据。

方法:选用正常新生Long Evan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弱视模型组,每组16只,两组大鼠均在相同环境下饲养。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弱视模型组在出生后第13d采用单眼缝合的方法建立单眼形觉剥夺性弱视经典模型。两组大鼠均于出生后51d进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的检测。检测结束后立即取材,用透射电镜及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观察并统计两组大鼠初级视皮层V1M区第Ⅳ~Ⅵ层大锥体细胞周围神经纤维网络的突触密度变化。利用漂染法对视皮层冰冻切片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下对SYN阳性神经元进行定位观察和定量统计分析。

结果:F-VEP检查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弱视模型组剥夺眼的P2潜伏期较正常眼明显延长,P2波振幅较正常眼明显降低(P<0.05); 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弱视模型组双侧视皮层的突触密度显著降低(P<0.05),其中弱视眼对侧视皮层下降更加明显(P<0.05); 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两组大鼠视皮层脑切片形态完整,镜下组织结构清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弱视模型组SYN阳性神经元表达强度值明显降低(P<0.01)。

结论:视觉发育关键期存在着突触结构可塑性,单眼形觉剥夺可以造成大鼠初级视皮层突触密度的降低,SYN表达水平下降,视皮层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63.
目的 通过玻璃体腔单次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lucentis观察治疗顽固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科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顽固性黄斑水肿患者9例(10眼),病史均大于3个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确诊并排除黄斑相关疾病引起的黄斑水肿.患眼玻璃体腔单次注射lucentis 0.5 mg (0.05 mL),治疗后随访12周,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眼视力、眼压、OCT及FFA改变.结果 9例患者10只眼治疗后1周视力明显提高,4、12周后视力稳定;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OCT检查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foveal thickness,CFT),从治疗前(480±121) μm,下降至治疗后1周(293±58) μm,4、12周厚度分别保持在(231 ±23)、(235±35) μ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眼内或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治疗白内障术后顽固性黄斑水肿能明显改善患者视功能,减轻黄斑水肿,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64.
视神经挫伤是一种常见的眼外伤,其引起的视功能障碍由视神经肿胀及视神经缺血、缺氧的进一步损害所致,损伤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常致永久性视功能丧失,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病。目前主要用类固醇激素、血管扩张剂及维生素药物治疗,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1995年1月~2003年11月,我们采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结合药物综合治疗视神经挫伤60例(64只眼),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5.
蒋洁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5):914-916
目的:探讨视觉训练用于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儿对其视功能重建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8/2019-01于我院确诊且行眼位矫正手术治疗的间歇性外斜视患儿94例94眼,根据术后是否行视觉训练分两组,术后未予以视觉训练的患儿47例纳入对照组,术后2wk开始予双眼视觉训练的患儿47例纳入观察组。随访6mo,观察两组患儿视功能恢复及眼位回退情况。结果:术后6mo,观察组双眼同时视功能(89%)、融合功能(85%)及立体视功能(40%)恢复患儿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53%、47%、19%),且观察组患儿眼位正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vs 66%)。结论: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可促进双眼视功能恢复,同时还可降低术后眼位回退风险。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探究屈光不正对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方法随访98例(102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122个月的患者。入组条件:无眼底疾病,无后发性白内障,无手术并发症的患者。检查项目:日常生活视力,眼压,人工晶体,眼底;综合验光仪检查患者的屈光不正情况,角膜地形图检查患者角膜曲率,散光类型。VF-14量表调查患者的视功能生存质量情况。结果结果本组病例屈光不正患者93眼(91%),其中近视患者75眼(74%),远视患者18眼(18%),散光患者77眼(75%),散光中不规则散光患者占到62%。平均VF得分为(75.00±20.54),与视力等级的相关系数为-0.4,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与>-4.00 D、>+1.50 D和>±1.00 D的散光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屈光不正是影响白内障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之一,尤其是散光性屈光不正,造成患者的不便,影响患者的视功能,需要配镜校正,故需加强术前检查及必要的白内障联合散光校正手术。  相似文献   
68.
如果问起“视力多少为正常”,相信许多人一定会脱口而出:“当然是1.0以上。”其实不同年龄的正常视力是不同的。我们一般所说的视力,也称为视敏度,反映的是眼底黄斑区的视功能。视力又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后者为阅读视力。大家知道,视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69.
章静 《现代医药卫生》2014,(12):1849-1850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视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将该院2013年9~12月眼科接诊的37例(60只眼)视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30只眼)和对照组(19例,30只眼)。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复合维生素类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银杏叶提取物辅助治疗,每天3次,每次1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疗效、屈光度及视野改变情况。查看患者病情康复情况,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视力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屈光度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并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视野缺失面积百分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适反应,能正常接受治疗。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促进视神经损伤修复,强化视功能,且不良反应小,因此十分适用于临床治疗,应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 采用量化的方法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与手术后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白内障门诊手术60例,60只眼,平均年龄67.45岁,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7 d,30 d和3个月进行调查问卷逐项随访。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前后检查处理,手术方法和程序等,按本院常规进行。调查问卷除一般情况外,参照国内外有关生活质量调查内容,依据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特点设定本文生活质量评估标准。结果 术前视功能综合平均生活质量指数,和术后视功能综合平均生活质量指数,定量评估标准。包括远视力功能,近视力功能,暗视功能和生活诉苦4项。每项设定5个等级—影响非常严重、严重影响、中度影响、轻度影响和无影响。每个等级设定相应分数,依次为0.2、0.4、0.6、0.8和1.0分。统计术前和术后视功能综合平均生活质量指数。检测术前和术后总视力平均指数分别为1.98和4.40,术前远视力平均指数和术后远视力平均指数分别为0.12和0.64,术前近视力平均指数和术后近视力平均指数分别为2.58和3.00。结论 用本院拟定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生活质量量化标准”评估的结果表明,术后视功能综合平均生活质量指数明显提高。术后远视力和近视力比术前远视力和近视力也明显提高,表明二者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