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307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290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72篇
  9篇
中国医学   3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目的 研究冠脉残余病变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发生再次血运重建的影响。方法 入选我院老年科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60岁患者315例。中位随访时间为62(65±42)个月。应用SYNTAX积分系统定量判定PCI后残余病变,即残余SYNTAX积分(Residual SYNTAX score,rSS),简单线性回归分析rSS与基线SYNTAX积分(baseline SYNTAX score,bSS)的相关性。比较所有发生再次血运重建患者与未发生再次血运重建患者的基本资料,逐步回归分析rSS与总体血运重建的相关性。根据rSS水平进行3分组,即完全血运重建(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CR)组(rSS=0),rSS低分组(08),比较不同rSS分组间PCI后再次血运重建累积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rSS与bSS呈直线相关性,并且rSS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后发生再次血运重建的相关危险因素。不同rSS分组间发生再次血运重建的累积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rSS高分组与rSS低分组和CR组存在显著差异(均P<0.01),而rSS低分组与CR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残余病变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后再次血运重建的危险因素,残余病变较重患者(rSS>8)比残余病变较轻(0血运重建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牙髓血运重建术中应用Vitapex与三联抗生素糊剂(TAP)根管消毒对临床疗效及牙体变色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根尖周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牙髓血运重建术,其中对照组接受TAP根管消毒,观察组接受Vitapex糊剂消毒。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牙体变色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牙体变色率为1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67%(P<0.05);观察组在色泽、咀嚼功能、咬合度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髓血运重建术中应用Vitapex与TAP根管消毒均有较好的疗效,但Vitapex根管消毒对患者满意度提升作用及牙体变色率下降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行部分血运重建介入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44例接受完全血运重建,B组63例接受部分血运重建,比较两组近远期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近期非致死性AMI、急诊CABG、死亡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非致死性AMI、再狭窄率、再次血运重建、死亡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远期心绞痛复发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部分血运重建介入治疗并不会明显降低高龄冠心病患者的近远期预后,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4.
<正>2010年8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ACTS)联合发布了ESC/EACTS血运重建指南,被临床医生评价为一部"实用性指南"。时隔4年,2014 ESC/EACTS血运重建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将于今年8月在西班牙巴萨罗那举办的ESC年会上正式公布。在日前举办的2014年欧洲血运重建大会(Euro PCR 2014)上,多名专家对即将与大家见面的新指南进行了预热,本文对新指南中涉及的重要建议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1)新指南将继续延续由"心脏团队(The Heart Team)"来决定血运重建策略的理念。(2)新指南对制定择期  相似文献   
25.
26.
王国良  马光  滕伟  翟小菊  惠学志 《安徽医药》2018,39(10):1181-1184
目的 探讨血运重建优化策略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脉多支病变(MV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不同血运重建策略将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的95例老年T2DM合并ACS的MVD患者分为完全血运重建(CR)组与部分血运重建(IR)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冠脉造影结果、介入治疗情况、术后1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药物使用情况、冠脉造影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组置入支架数多于IR组(P<0.05);术后1年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再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组心绞痛复发率低于IR组(P<0.05);CR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活力、精神健康差值(术后1年数值-术前数值)均高于IR组(P<0.05)。结论 IR和CR对老年T2DM合并ACS的MVD患者预后相当,但CR对改善心绞痛症状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较优。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57例206支冠状动脉病变内置入203只支架,其中置入左前降支103只,右冠状动脉57只,左回旋支42只,左主干1只。结果 157例全部置入成功。置入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效果良好。其中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急诊置入支架后,病情迅速缓解。择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全部置入成功,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的介入性治疗方法、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随着对冠心病病例生理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提出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的新概念。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性猝死。研究证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继而破裂导致血栓形成是ACS最主要的发病机制。上述事件的发生,多数是由于狭窄并不十分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造成的,虽然通过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可纠正严重狭窄,但并不能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学过程,斑块不稳定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研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的机理,及寻找稳定斑块的有效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仅就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延迟经皮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PCI)使梗死相关血管(IRA)开通,对心梗晚期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急性前壁、前间壁及广泛前壁Q波性心梗后病情稳定,发病10~21天冠脉造影证实左前降支完全闭塞者,依据是否接受成功PCI,分为成功PCI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急性期、术后2个月和6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随访左室腔大小、左室功能和室壁活动异常,并观察6个月期间心力衰竭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心梗后2个月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和室壁活动异常(VWMA)积分与急性期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急性期和2个月时两组上述各指标之间相比差异也无显著性(均P>0.05).6个月时两组LVEF和VWMA积分与急性期和2个月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照组LVEDVI和LVESVI较急性期明显增大(P<0.01,P<0.05),且与成功PCI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0.05).6个月随访期间心力衰竭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为19%,成功PCI组2%,但差异缺乏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梗后IRA延迟开通能明显减少心梗后晚期的左室重构,而对心梗后早期左室重构的影响不大.延迟PCI可能有利于减少心梗后远期心力衰竭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