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23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9篇
中国医学   69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孙广仁 《中医药学刊》2006,24(6):981-984
目的:梳理并规范中医学精气理论范畴中的相关概念,构建中医学精气理论的逻辑架构。方法:提出了中医学精气理论中的10个需要研讨的问题,检索尽量全面的相关文献资料,运用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结合临床应用,分析、比较以归纳或区分相关概念的不同内涵及其逻辑关系。结果:①论证了中医学中精、气概念的自然科学属性;②论证了古代哲学范畴中精、精气与气的概念及其来源;③明确了人体之精的概念及其与古代哲学宇宙本原之精的区别;④明确了人体之气的概念、功能及其与古代哲学宇宙本原之气的区别;⑤明确了人体之精与人体之气的区别和联系;⑥分清了两种不同学科范畴的生命本原说;⑦论证了人体之气阴阳两分的思想渊源以及人体之阴气、阳气的基本概念;⑧论证了精虚、气虚、阴虚、阳虚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⑨在以上基础上构建了精化气,气分阴气与阳气,阴气与阳气对立互根的中医学精气理论逻辑架构,进而构建了脏腑精气阴阳理论体系;⑩提出了精气理论的深化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2.
异位性皮炎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过敏性皮肤病,多数患者是由婴幼儿期发病并反复发作迁延而成.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观察当归补血汤多糖对血虚小鼠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 :用环磷酰胺和乙酰苯肼联用所致的血虚小鼠为实验对象。结果 :当归补血汤多糖能显著升高血虚小鼠的RBC、WBC、Hb水平。结论 :当归补血汤多糖具有补血作用 ,是当归补血汤的有效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74.
皮肤瘙痒症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徐丽霞 《河南中医》2002,22(3):75-76
皮肤瘙痒症是指无原发皮损 ,仅有瘙痒感的一种皮肤病。中医文献称之为“风瘙痒”、“风痒”、“血风疮”和“痒风”等[1] 。由于搔抓可出现抓痕、结痂、色素沉着等继发性损害。为皮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报道很多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近 5年有关文献做一总结如下。1 病因病机蒲正国[12 ] 认为瘙痒一证 ,根本之因在于风。风又有外风、内风之不同 ,外风有兼寒、热、湿之异内风又有血热、血燥、血虚、血瘀之别。王燕[2 ] 认为瘙痒症虽引起的原因不一 ,而营卫不和则为其内因。胡剑秋[3 ] 认为老年性皮肤…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清上蠲颗粒治疗风湿蒙敝、血虚血瘀型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标准病例 88例 ,予清上蠲痛颗粒口服 ,每日 2次 ,1周为一疗程 ,观察 2个疗程。结果 治疗 88例 ,临床痊愈 49例 ,显效 17例 ,有效 3例 ,总有效率 78.4% ,不良反应少。结论 清上蠲痛颗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成药。  相似文献   
76.
内痔是肛门及直肠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过度劳累 ,长期便血导致的气血两亏 ,或因泄泻 ,慢性咳嗽 ,或过食辛辣之品所致肠胃燥热内生而致便秘等 ,都可使内疡加重。甚至脱出嵌顿 ,发生水肿。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和正确的护理 ,则会使脱出的痔核感染水肿加重 ,而发生炎性渗出 ,组织变性 ,甚至坏死。这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痛苦 ,严重地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对这类病人如何进行辨证施护尤为重要 ,我们的作法和体会是 :1 审证求因 ,分辨虚实1.1 气虚《医宗金鉴》认为 :“产后用力太过而生痔 ,又有久泻久痢而生痔 ,久咳久病而生痔”。上述引起生痔…  相似文献   
77.
用茵陈、公英、半枝莲、党参、黄芪各20g,苦参、紫草、七叶一枝花、鳖甲、丹参、柴胡、白芍各15g,淫羊藿、五味子、枸杞子、灵芝各12g,甘草6g。气虚甚加西洋参;阳虚甚加菟丝子;血虚甚加当归;阴虚甚加沙参,麦冬。  相似文献   
78.
中医学认为.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条达全身之气机.藏血、主筋。故在病理条件下主要表现为肝气郁结或升动太过(肝阳上亢).肝不藏血.筋脉失养而动风等证。另外.肝开窍于目.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眼目及肝经循行部位之病变.也常从肝辨证。肝证辨证的特征有情绪抑郁、烦躁易怒、胁肋疼痛、头疼眩晕、震颤后搐、肢体麻木、黄疸、  相似文献   
79.
银屑病分型论治浅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中医称之为白疕,是一种常见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云母状鳞屑、红膜症、点状出血为临床特征.近年来,银屑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其初期有明显的季节性,呈冬重夏轻,无论男女老幼皆可发病,目前病因未明,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自2000年以来,我们根据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将其辨证分型为:血热毒盛,寒湿侵袭、脉络瘀阻、血虚风燥、肝肾亏虚等五型,对证治疗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疗效,现予介绍,以求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80.
春季养肝三部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娥 《肝博士》2008,(2):37-39
肝血充足才能使得各脏腑器官组织得到滋养,以发挥正常的身体生理功能,维系机体的各种活动。肝血虚少、脏腑器官组织失养,会引起两眼干涩、视物昏花、肢体麻木等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