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31篇
  免费   478篇
  国内免费   216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67篇
基础医学   265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3911篇
内科学   1066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834篇
特种医学   11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24篇
综合类   9118篇
预防医学   1131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3370篇
  31篇
中国医学   1209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382篇
  2019年   416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344篇
  2016年   491篇
  2015年   527篇
  2014年   942篇
  2013年   1092篇
  2012年   1390篇
  2011年   1464篇
  2010年   1425篇
  2009年   1443篇
  2008年   1532篇
  2007年   1637篇
  2006年   1374篇
  2005年   1661篇
  2004年   1456篇
  2003年   1460篇
  2002年   1026篇
  2001年   995篇
  2000年   624篇
  1999年   561篇
  1998年   480篇
  1997年   433篇
  1996年   367篇
  1995年   302篇
  1994年   238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91.
992.
微创术对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血浆明胶酶B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对清除血肿后脑水肿患者血浆明胶酶B(MMP-9)的影响。方法127例脑出血患者随即分为内科治疗组60例、微创术血肿抽吸引流组67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脑出血后第3天、第7天和第21天血浆MMP-9含量。结果微创组和内科治疗组血浆中MMP-9含量均升高;两组治疗后第3、7天的含量与治疗前(发病24h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MMP-9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组能减少患者血浆MMP-9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评价糜蛋白酶对中晚期软组织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13例软组织中晚期血肿分为研究组113例,对照组100例分别进行不同方法治疗,研究组清除积液后注入糜蛋白酶药液治疗,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手术切开引流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愈合时间(8.5±1.5)d明显快于对照组(16.0±4.1)d,P<0.05;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愈合优的患者达93.8%明显高于对照组0.0%,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糜蛋白酶腔内注射使用大大提高了血肿的吸收速度,缩短了血肿残留时间,较以往切开引流痛苦少,治愈快,不留明显瘢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预防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筛选出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对2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24 h、入院后72 h血肿体积以及入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记录。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24 h、入院后72 h血肿均明显扩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尼莫地平组与对照组相比扩大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预后等级在2组患者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医学(P<0.05),尼莫地平组与对照组相比,痊愈率高,无效率低,预后好。结论尼莫地平能有效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及改善神经功能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因素、病理机制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自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入我院发病3h内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共74例。接受调查的所有患者都能够达到相应的诊断指标,同时通过脑CT进行检验。结果血肿扩大组患者发病24 h内最高收缩压(216.84±15.85)mm Hg(1 mm Hg=0.133 kPa)、24 h内平均收缩压(182.62±7.22)mm Hg,以上指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后血肿扩大是不同因素、不同机制一起影响的产物,所以通过止血治疗及管理血压也行能够控制血肿扩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与分析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并采取微创血肿清除术的50例患者,对他们的护理措施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治疗和护理,治愈30例,1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另有2例患者放弃治疗,2例患者呈植物生存状态,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低,经济适用,经术后护理,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97.
1临床病例〈br〉 患者,女,45岁,因发现“右下腹疼痛性包块3 d”为主诉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0℃,脉搏80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114/82 mmHg。神志清,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阴性。腹部略隆,右下腹可见麦氏切口手术瘢痕,长约4 cm,愈合良好。手术瘢痕下方可扪及一约4 cm×5 cm肿块,质地较软,压痛明显,边界欠清,活动差,局部皮肤温度较周围高。嘱患者做仰卧起坐,肿块未见变小或消失。B超提示:右下腹腹壁内可见一液性暗区,呈低-中回声,边界模糊,最大直径约4 cm&#215;5 cm,彩色多普勒(CDFI)示其内无明显血流信号。化验检查示血红蛋白92 g/L,红细胞计数3.9×10^12/L,白细胞计数79×10^9/L,血小板计数90×10^9/L,尿素氮5.2 mmol/L,肌酐124μmol/L,谷丙转氨酶10 mmol/L,白蛋白42 g/L。患者既往9年前有阑尾炎手术史。入院诊断:腹壁肿物性质待查,炎性肿块(?)。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评价非冲洗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1996—2003年10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资料,治疗方法分:非冲洗组(A组)钻孔单纯引流52例,冲洗组(B组)钻孔术中冲洗后引流54例。结果A组在全麻使用率、手术时间、术后颅内大量积气、术后临床症状(主要为头痛、呕吐)方面明显优于B组(P〈0.05),复发率、死亡率等无明显差异。结论相比较冲洗引流,单纯引流不冲洗,更安全有效,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复发与冲洗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的麻醉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的麻醉处理资料。结果全组无麻醉手术期间死亡病例。麻醉手术期间血压过低2例,其余均能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满意。术后均带气管导管回神经外科监护室。术后脑干功能衰竭死亡4例,发生严重并发症6例,其余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掌握好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合理选择麻醉方法和药物,麻醉中严密监测及合理调控,加强术中液体管理,保证脑供氧和脑灌注压的稳定,可保证手术麻醉的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00.
雷湘玲 《现代医药卫生》2014,(15):2349-235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血肿粉碎穿刺术后应用功能训练与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微创血肿粉碎穿刺术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加强功能训练与康复护理,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周均有提高,但观察组FM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周观察组FMA评分继续升高,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干预前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两组ADL-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血肿粉碎穿刺术患者的功能训练与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机体康复水平及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