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26篇
  免费   461篇
  国内免费   202篇
耳鼻咽喉   1163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228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1238篇
内科学   1205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123篇
特种医学   2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篇
外科学   133篇
综合类   3144篇
预防医学   971篇
眼科学   61篇
药学   2081篇
  14篇
中国医学   1614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305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364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299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667篇
  2013年   581篇
  2012年   750篇
  2011年   698篇
  2010年   603篇
  2009年   589篇
  2008年   663篇
  2007年   611篇
  2006年   539篇
  2005年   522篇
  2004年   472篇
  2003年   473篇
  2002年   404篇
  2001年   342篇
  2000年   304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益肝汤保留灌肠治疗抗痨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5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药物性肝损害是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也是造成抗痨治疗中断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药保留灌肠是一种简便易行、无创伤、病人容易接受、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笔者近年来采用自拟益肝汤保留灌肠治疗抗痨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患者55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5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何谓药物性肺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到药物的不良反应,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胃损害、肝损害和肾损害,而对于肺损害却知之甚少。据统计,药物性肺损害占全身药物不良反应的5%~8%,有的可造成肺组织永久性损害,严重者会危及生命。药物性肺疾病由呼吸科或放射科医生首先发现,其他各科均有发生药物性肺疾病的可能。20世纪60年代以后,药物更新换代加速,而医生对新药的认识和临床应用经验不足,药物的不良反应逐渐增多,药物性肺疾病诊断比较困难,很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本专辑介绍日本对于药物性肺损害最新的一些研究资料,供我国医务人员参考学习。本专辑选译自《日本匾師仝雑誌》2006年第134卷第11号"薬剤性肺障害をめぐって"专辑。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万献尧教授审校。  相似文献   
23.
由于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广泛运用,加之近十几年来新药、保健品、减肥药层出不穷,药物性肝损伤相对常见,现仅就我院29例已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如下分析,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4.
一、何谓“汉方药”? “汉方药”(漠方蕖)是由数种生药组合而成,各药分量是遵古方所载,业已沿用数百乃至两千余年的传统方剂。某些煎剂(依现代技术制成)现亦列入日本医保范畴。  相似文献   
25.
突发性耳聋亦称突聋,是一种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其致病原因不清,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情感染、变成反应、听神经炎、自身免疫、代谢紊乱及内耳压力突变等有关。临床上常用血管扩张药、能量合剂、低分子右旋糖酐、激素、维生素B及B12高压氧舱和体外反博等治疗,但其疗效各学者报道不一。现报道作者2004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突发性耳聋41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6.
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性耳聋已成为耳科领域的常见病,本研究对1994年7月至2004年7月间住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发现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有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治疗组37例(38耳),年龄13~70岁(平均41·5岁),男性17例,女性20例  相似文献   
27.
Oxford BioMedica制药公司近日宣布,其用于治疗IB型Usher综合症(遗传性耳聋-色素性视网膜炎综合征)的基因疗法药物Ushstat已被欧洲药监局指定为罕见病治疗药。通过该公司的LentiVector基因导人技术,Ushstat可以向患者视网膜细胞导入经过修正的MY07A基因,Oxford将与赛诺菲一安万特合作,于2011年进行药物的临床实验。  相似文献   
28.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15岁,因"皮疹1月,乏力纳差、身目黄染3周"来我院就诊. 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四肢皮肤淡红色皮疹,凸起于皮面,不伴瘙痒,无腹痛、腹胀、关节痛等不适.于当地医院服中药治疗,皮疹消退,但随后出现剑突下持续性隐痛,与饮食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9.
2002年3月至2007年12月,笔者先后收治了35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脉络宁加超短波理疗联合治疗获得很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耳鸣耳聋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其发病机理是由于内耳耳蜗基底膜毛细胞氧化代谢障碍所致。这类患者多精神紧张、易烦躁,在治疗中不能很好配合,护理工作就显得很重要。本文总结50例耳鸣耳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