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6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9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9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805篇
预防医学   166篇
药学   580篇
  10篇
中国医学   2202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茯苓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王利亚  万惠杰 《中草药》1998,29(3):145-148
茯苓的乙醚、乙醇萃取物中分得8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Ⅰ~Ⅷ分别鉴定为3β-羟基-16-α-乙酸氧基-羊毛甾7,9(11),24-三烯-21-酸(Ⅰ),O-乙酰茯令酸(Ⅱ),3β-羟基-羊毛甾-7,9(11),24-三烯-21-酸(Ⅲ),β-香树脂醇乙酸酯(Ⅳ),O-乙酰茯苓酸-25醇(Ⅴ),O-乙酰茯苓酸甲酯(Ⅵ),茯苓酸甲酯(Ⅶ),ganodericacid(Ⅷ)。Ⅳ和Ⅷ系首次从裁等中分得,Ⅵ和Ⅶ系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得,Ⅰ和Ⅴ为2种新化合物。并首次报道了Ⅰ,Ⅱ,Ⅲ,Ⅴ,Ⅵ,Ⅶ的~(13)CNMR数据。  相似文献   
82.
桂枝茯苓胶囊配合药物流产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药物流产在终止早孕中应用明显增多 ,但也有不全流产、药流失败等并发症。笔者在药物流产中配合使用桂枝茯苓胶囊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3年 7月— 2 0 0 4年 3月在我院门诊要求终止妊娠的 16 0例早孕者 ,均为 2 0~ 4 0岁育龄妇女 ;妊娠 5~ 7周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 ;B超提示宫内早孕 <4 9d ,孕囊直径 <3.0cm。随机分成 2组各 80例 ,2组的孕龄、停经时间、孕囊大小、孕产史无统计学差异。1 2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米非司酮 2 5mg口服 ,每天 2次 ,连用 3d。第 4天晨起空腹口服米索前…  相似文献   
83.
桂枝茯苓胶囊中有效成分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中苦杏仁苷、芍药苷、丹皮酚等主要的3种成分在大鼠的肠吸收性质,了解中药组方对吸收的作用.方法:运用单向灌流模型并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桂枝茯苓胶囊内容物的灌流液以及直接溶解有这3种成分的灌流液在肠灌流过程中的浓度变化.结果:苦杏仁苷、芍药苷、丹皮酚分别在19.2~304.8、 18.4~329.5、 7.8~125 μg/mL浓度范围内,吸收量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无高浓度饱和现象,Ka、Kapp值基本保持不变;除丹皮酚外,在pH 5.0至pH 7.4范围内苦杏仁苷、芍药苷的吸收不受pH影响;3成分在各肠段的Ka、Kapp均无明显差异;仅含有上述3成分中一种成分的各个提取物的苦杏仁苷、芍药苷的Ka、Kapp值显著小于由配方药材提取得到的胶囊内容物的相应成分的Ka、Kapp值.结论:桂枝茯苓胶囊中3种有效成分在大鼠小肠主要以被动扩散方式吸收,且3成分无特殊的吸收窗;桂枝茯苓胶囊组方配伍显著增加苦杏仁苷、芍药苷的吸收.  相似文献   
84.
茯苓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付玲  于淼 《新疆中医药》2005,23(3):79-83
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为常用中药,史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为多孔菌科真菌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性味甘淡,平,归人心脾肺经。具有祛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秽,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茯苓单用或与其他药物配伍广泛应用于临床,名医洪竹书先生茯苓、甘草每方必用。茯苓在中医临床及人民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使用价值。近些年来,国内外对茯苓多糖、三萜类等成份及其药理作用、生物活性方面作了较多的研究,并且有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85.
桂枝茯苓混悬型无糖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冬梅  刘丛彬 《安徽医药》2005,9(5):328-329
目的筛选出最佳的桂枝茯苓颗粒剂的处方及成型工艺.方法以其成型性、溶解性为筛选指标,筛选出其处方中加入辅料的品种、配比及其最佳的成型工艺.结果桂枝茯苓提取物及药材原粉中加入1倍量的糊精,少量微晶纤维素和甜蜜素,并以10%的CMC-Na作为黏合剂为最佳处方.结论该处方的助悬性、成型性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8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茯苓中茯苓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茯苓茯苓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HypersilODS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柱温30℃,乙腈-0.5%磷酸(70∶30)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42nm。结果茯苓酸在0.362~9.050μg范围内与其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99.54%,RSD=1.01%。3个产地茯苓茯苓酸的含量依次为:湖北>云南>安徽。结论该方法简便、专属、稳定,可用于茯苓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87.
蒋有成 《东方药膳》2004,(4):20-20,24
配方:茯苓粉15g,菟丝子粉12g,核桃肉20g,大枣肉泥12g,山药粉15g,藕泥100g,鲤鱼肉泥100g,鸡蛋100g,羊肾泥250g,杜仲粉12g,熟地泥10g,黑芝麻30g,酒米粉100g,白糖30g。  相似文献   
88.
桂枝茯苓丸对荷瘤鼠的抑瘤作用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抑瘤机理。方法计算抑瘤率,FACS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T淋巴细胞表型CD4、CD8分子。结果中药组抑瘤率为38.93%。模型组、环磷酰胺组CD8 T细胞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联合用药组CD8 T细胞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联合用药组CD8 T细胞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CD4/CD8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联合用药组CD4/CD8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能促进CD8分子的表达,恢复CD4/CD8平衡,其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发挥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89.
张丽  李鲲  沈杨 《现代医学》2006,34(5):333-335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胶囊配合药物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择药物流产的早孕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而试验组给予米非司酮+桂枝茯苓胶囊+米索前列醇。观察两组胚囊排出时间,胚囊排出前阴道流血量,胚囊排出后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清宫率及转经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胚囊排出时间短,胚囊排出后阴道流血量少,阴道流血时间短,清宫率低,且服药期间腹痛反应轻,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胚囊排出前阴道流血量及药流后转经时间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配合药物流产是经济、安全、有效的终止早孕的方法。  相似文献   
90.
子宫腺肌病是临床医师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有时很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子宫肌瘤相鉴别.自从B超、彩超、宫腔镜和MRI应用于临床以来,其诊断逐渐明确.近年来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146例,收到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