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30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05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苯妥英钠在治疗心律失常上的应用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内科(511700)叶健烽,陈展中苯妥英钠是一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1958年,Leonard首次报道苯妥英钠用于治疗心脏疾患。其后研究表明,苯妥英钠具有稳定生物电特性,属I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有效治...  相似文献   
62.
随着优生知识的普及,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愈来愈受众多孕妇关注。已知一些药物对胎儿有危害,可致死、致畸、致病、生长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因此妊娠期,用药需要谨慎,有限制不可随意,要同时考虑药物对胎儿影响。当然妊娠期疾病与非妊娠期一样,应及时治疗包括使用药物,否则耽误病情会使疾病对胎儿的危害加重,只是在药物的选择上要对药物的确切效  相似文献   
63.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指在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的一种反复发作的短暂性阵发性剧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见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者占70%~80%,疼痛部位三叉神经支配范围,以第2、3支最常受累,疼痛呈发作性电击样、刀割样和撕裂样剧痛,突发突止,部分患者疼痛发作常由说话、咀嚼、刷牙等面部随意运动或触摸面部某一区域(如上唇、鼻旁、眶上孔、眶下孔和口腔牙龈等处)而被诱发,这些敏感区称为"扳机点"或触发点.  相似文献   
64.
1例16岁女性进行性肌阵挛癫痫患者,口服苯妥英钠0.15 g、1次/12 h治疗1周后出现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脑电图呈全导持续性棘慢波节律。7周后入我院,立即将苯妥英钠减量至0.05 g,2次/d,2 d后停用,同时给予患者丙戊酸钠0.3 g,1次/8 h;氯硝西泮1 mg,1次/12 h;左乙拉西坦0.25 g,1次/12 h。治疗第3天患者肌阵挛发作消失,治疗第6天脑电图示散在棘慢波、慢波,住院12 d,病情平稳出院。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苯妥英钠配合甲钴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80例,治疗组给予苯妥英钠0.1 g,3次/天,口服;甲钴胺50 mg,3次/天,口服。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100 mg、维生素B12500μg肌内注射,苯妥英钠0.1 g 3次/天,口服。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AS)评价两组治疗后疼痛的改善程度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2周后VA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有效率达到93.8%,明显优于对照组(72.5%)。[结论]苯妥英钠配合甲钴胺治疗坐骨神经痛效果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6.
传统抗癫痫药物在控制癫痫发作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但具有多种本身无法避免的缺陷包括药效局限和毒副作用,特别是毒副作用尤其是认知毒性严重降低患者的工作和学习能力,可见弥补传统抗癫痫药物的药效局限并克服其毒副作用对癫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已有研究证明,人参皂苷具有显著的抗癫痫和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进一步探索了人参皂苷与传统抗癫痫药物联合应用能否产生较各自更优良的抗癫痫药效,并降低传统抗癫痫药物的毒副作用。首先用戊四氮诱导的小鼠急性癫痫模型观测了人参皂苷对常用一线抗癫痫药物包括拉莫三嗪、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的增效作用,结果发现人参皂苷可非常显著地增强拉莫三嗪的抗癫痫活性,表现为延长癫痫发作潜伏期、降低癫痫发作级别和大发作发生率,但对其它3种抗癫痫药物的抗癫痫作用未见显著加强作用。用异烟肼小鼠急性癫痫模型和硫代氨基脲小鼠急性癫痫模型进一步证实了人参皂苷对拉莫三嗪的抗癫痫增效作用。具体表现为,对于主要抗癫痫指标包括癫痫发作潜伏期、癫痫发作级别和大发作发生率,人参皂苷联合拉莫三嗪组均显著优于模型组、人参皂苷组和拉莫三嗪组;于硫代氨基脲小鼠急性癫痫模型,对人参皂苷和拉莫三嗪的协同作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二者协同抗癫痫指数(CI值)为0.34302,表明人参皂苷和拉莫三嗪具有非常显著的协同抗癫痫作用。在人参皂苷对拉莫三嗪和苯妥英钠的减毒研究中获得预期研究结果:与临床上传统抗癫痫药物的毒副反应高度一致,拉莫三嗪可导致显著的皮炎和运动毒性,苯妥英钠和拉莫三嗪均能明显降低学习记忆能力;人参皂苷对拉莫三嗪引起的运动毒性、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和皮炎以及苯妥英钠引起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均有非常显著的改善作用。以上研究结果提示,人参皂苷在加强拉莫三嗪的抗癫痫作用及降低传统抗癫痫药物的毒副作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张添桥  宋新文  汪洋  毛冰  许琼  刘炘 《中国药房》2012,(14):1336-133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参与小儿药物中毒诊治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介绍临床药师在参与1例儿童苯妥英钠中毒诊治过程中的做法。结果:临床药师通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药物成分,检测中毒患儿的血药浓度,建议停用苯妥英钠换用丙戊酸钠,为临床医师明确诊断提供了依据。结果:经停药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结论:临床药师可运用治疗药物监测技术,在小儿药物中毒诊治方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体现临床药师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苯妥英钠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癫痫患者苯妥英钠血药浓度,并观察其患者的症状、合并用药的情况。结果143例患者中,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低于10μg.mL-1占36.36%,10~20μg.mL-1的占27.97%,血药浓度大于20μg.mL-1占35.66%。其中出现中毒反应的占10.49%。结论对长期使用苯妥英钠的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可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客观依据,对提高癫痫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苯妥英钠对化学治疗耐药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8-MG-BA)内卡莫司汀、替尼泊苷积聚浓度的影响.方法 实验细胞分为5组,H4细胞组、8-MG-BA细胞组、8-MG-BA+苯妥英钠5 mg,/L组、8-MG-BA+苯妥英钠10 mg/L组、8-MG-BA+维拉帕米5 mg/L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各组细胞内卡莫司汀、替尼泊苷积聚浓度.采用外标标准曲线法,以药物的质量浓度(C)为横坐标、峰面积(A)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计算,并测定仪器精密度与方法回收率.结果 吸收1、3h后,H4细胞组细胞内卡莫司汀、替尼泊苷含量均高于8-MG-BA细胞组[吸收1h后卡莫司汀浓度:(1.75±0.05)mg/L比(0.31±0.03)mg/L,吸收3h后卡莫司汀浓度:(1.70±0.03)mg/L比(0.39±0.04)mg/L,吸收1h后替尼泊苷浓度:(1.18±0.03)mg/L比(0.42±0.03)mg/L,吸收3h后替尼泊苷浓度:(1.09±0.04)mg/L比(0.46±0.03)mg/L,均P<0.01];8-MG-BA+维拉帕米5 mg/L组、8-MG-BA+苯妥英钠5 mg/L组、8-MG-BA+苯妥英钠10 mg/L组细胞内卡莫司汀、替尼泊苷含量均高于8-MG-BA细胞组[吸收1h后卡莫司汀浓度:(0.56±0.04)mg/L、(1.10±0.12)mg/L、(1.37±0.04)mg/L比(0.31±0.03)mg/L,吸收3h后卡莫司汀浓度:(0.68±0.04)mg/L、(1.25±0.03)mg/L,(1.49±0.04)mg/L比(0.39±0.04)mg/L,吸收1h后替尼泊苷浓度:(0.50±0.03)mg/L、(0.59±0.03)mg/L、(0.95±0.04)mg/L比(0.42±0.03)mg/L,吸收3h后替尼泊苷浓度:(0.53±0.04)mg/L、(0.62±0.04)mg/L、(1.01±0.03)mg/L比(0.46±0.03)mg/L,均p<0.01];8-MG-BA+苯妥英钠5 mg/L组、8-MG-BA+苯妥英钠10 mg/L组细胞内卡莫司汀、替尼泊苷含量均高于8-MG-BA+维拉帕米5 mg/L组(P<0.01);8-MG-BA+苯妥英钠5 mg/L组细胞内卡莫司汀、替尼泊苷含量均低于8-MG-BA+苯妥英钠10 mg/L组(P<0.05).当被测VM26及卡莫司汀质量浓度为0.05~5 mg/L时,其浓度与峰面积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替尼泊苷回收率分别为(96±5)%、(100±4)%和(99±2)%;卡莫司汀回收率分别为(100±5)%、(99±4)%和(99±4)%,日内(24h)、日间(2d间)误差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47%和4.96%(n=5).结论 苯妥英钠可以增加化学治疗耐药8-MG-BA细胞内卡莫司汀、替尼泊苷的积聚浓度,并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物所致脑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0年38例抗癫痫药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实验室或影像学检查,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影像学改变及实验室检查相关项目的变化,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结果在本组患者中引发抗癫痫药性脑病的药物有苯妥英钠(PHT)、卡马西平(CBZ)、拉莫三嗪(LTG)、丙戊酸钠(VGB)等,患者多由反应迟钝、精神迟滞、意识障碍等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有不同程度改变,在经过减药或停药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预后良好。结论抗癫痫药物引起的脑病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对长期、大量服用抗癫痫药物的患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