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30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05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41.
易涛  詹先成  李成容  何宁 《药学学报》2006,41(4):370-375
目的用高精度散射光度滴定法测定苯妥英钠。方法测定了苯妥英银凝胶的溶度积常数,研究了滴定的最优条件。结果滴定结果与对照试验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用高精度散射光度滴定法测定苯妥英钠结果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线性范围宽。  相似文献   
4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苯妥英钠的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景 《安徽医药》2006,10(5):343-344
目的建立简洁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妥英钠血药浓度。方法选择乙酸乙酯为萃取溶剂;采用Symm etry C18柱(4.6 mm×150 mm,5.0μm)为分析柱;甲醇-水(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 m l.m in-1。结果该色谱条件下苯妥英钠线性范围为2.5~40 mg.L-1,平均回收率为99.03%,日内、日间RSD均小于5%。结论该法简便、经济,结果准确,适合临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苯妥英钠剂量、血药浓度以及临床效果之相互关系。方法:选择苯妥英钠单药治疗的癫痫患者106例,至少服药或调整剂量2周以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苯妥因钠的有效剂量和血药浓度以及中毒剂量和血药浓度变异很大。结论:苯妥英钠治疗癫痫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因此,临床用药时应着眼于个体。  相似文献   
44.
AIM:To investigate possible intracellular signal molecules involved in diphenylhydantoin (DPH)-mediated apoptosis of cerebellar granule neurons (CGN) and explore possible nolecular mechanisms of neurotoxicity of DPH.METHODS: Fluorescein diacetate (FDA) stain, hochest 33258 stain, and agar gel electrophoresis were used to test morp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s of primary CGN and cortical neurons (CN)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100μmol/L DPH; Western blot and RT-PCR were employed to further investigate apoptotic/survival signal moleculars involved in the neuronal apoptotic signal transdution. RESULTS:DPH 100μmol/L induced a typical apoptosis of CGN but had no toxicity on CN. Cerebellar granule neural apoptosis induced by 100μmol/L DPH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by pre-treatment with SB203580(10μmol/L) or CEP-11004(1μmol/L) for 1h. DPH markedly upregulated the levels of phospho-c-Jun (active c-Jun), total c-Jun protein and c-jun mRNA in CGN. The levels of phospho-c-Jun dramatically elevated by DPH at 8 h wer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by SB203580(10μmol/L) or CEP-11004 (1μmol/L). Moreover, the activities of p44/42 (ERK1/ERK2), other members of MAP kinases and generally believed to be important survival effetors in CGN, were markedly suppressed. However, the activities of both JNK and p38 were little affected in the process of apoptosis of CGN induced by 100μmol/L DPH. CONCLUSION: The selective toxicity of DPH on CGN is likely due to its ability to induce apoptosis of CGN, it is a process involved activation of c-Jun and suppression of the activity of p44/42.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比较新型抗癫(癎)药物奥卡西平(OXC)和传统抗癫(癎)药物苯妥英钠(PHT)治疗新诊断的儿童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4例癫(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32例,分别予OXC和PHT治疗,4个月(加量期1个月+维持剂量期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测查癫(癎)患者生活质量一量表31(QOLIE-31).结果 OXC组和PHT组癫(癎)控制率分别为61.3%和60.7%,总有效率分别为90.2%和89.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OXC组不良反应除淡漠发生率与PHT组相近外总体较后者显著为低(P<0.05或P<0.01).PHT组治疗后较治疗前;QOLIE-31中综合QOL和总体健康水平得分增加(P<0.05或P<0.01),但药物影响和认知功能得分均下降(P<0.01);OXC组治疗后较治疗前:QOLIE-31中情绪、总体健康水平、精力/疲乏、社会功能得分增加(P<0.05或0.01),药物影响得分下降(P<0.01),认知功能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前后差值比较:OXC组在药物影响和认知功能得分均优于PHT组(P<0.01).结论 OXC治疗新诊断的儿童癫(癎),能有效控制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与PHT比较安全性更高,耐受性更好,能更显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改善患儿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6.
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化学名为5,5-二苯基-2,4-咪唑烷二酮钠盐(5,5-Diphenyl-2,4-imidazolidine-dione Sodium),又名大伦丁钠(Dilantin Sodium),是抗癫痫药、抗心律失常药,临床上用于癫痫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及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疗。化学结构式为:  相似文献   
47.
目的:总结癫痫患者服用苯妥英钠发生小脑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其血药浓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37例服用苯妥英钠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患者有临床中毒表现.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肘静脉血药浓度,入院后停用或减量使用苯妥英钠,改善脑代谢.结果:6例小脑功能损害患者服药时间0.5~2年,其血药浓度1例<10 mg/L,3例10~20 mg/L,2例>20 mg/L;9例在2~4周内起病,血药浓度均>20 mg/L.治疗后,12例患者的症状在1~9月内逐步消失,3例服药超过1年的患者发生小脑萎缩,1例症状改善缓慢,2例至今无明显好转.结论:苯妥英钠在不同患者中存在个体差异,即使血药浓度低于正常值亦可能发生中毒现象.苯妥英钠中毒后应尽早停药,治疗后可完全康复,否则将会导致不可逆的小脑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48.
为进一步探索治疗难治性室早的有效方法,笔对1988/1998住院属难治性室早30例,采用小剂量胺碘酮及小剂量苯妥英钠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9.
苯妥英钠治疗癫痫的个体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苯妥英钠剂量、血药浓度以及临床效果之相互关系。方法:选择苯妥英钠单药治疗的癫痫患者106例,至少服药或调整剂量2周以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苯妥因钠的有效剂量和血药浓度以及中毒剂量和血药浓度变异很大。结论:苯妥英钠治疗癫痫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因此,临床用药时应着眼于个体。  相似文献   
50.
302例癫痫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_3、Ca~(2+)、Mg~(2+)的测定值与正常人对照,结果,原发性癫痫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与继发性癲痫部分性局限性发作的IgG 均降低,前者更明显,提示癫痫患者免疫功能可能异常。与未服药者相比,苯妥英钠组与苯妥英钠加卡马西平组的IgA 均降低,但前者更明显。鲁米那与丙戊酸钠组无影响。原发性癫痫小发作者的IgA 也降低。而1~20岁组患者IgM 却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