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观察加味苦酒汤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加味苦酒汤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患者80例,2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67例(占83.7%),显效12例(占15%),无效1例(占1.27%),总有效率为98.2%。结论:加味苦酒汤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刘旭东 《四川中医》2001,19(3):28-28
风湿病乃《温病条辨》所载,系温病之一,病因明确,治疗上西医以对症抗感染治疗为主,中医传统以疏风清热解毒为主,但对传变迅速者则差矣。本文通过对风温病一典型病例的分析,总结出此病应卫气营血同治,从肝入手,邪客于何处即治何处为主,并积极配合外治法,急则治肝肺,缓则治脾胃为其总本思路,用于脏腑稚嫩,潘篱稀疏的儿童患者尤显其特色。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中用酒包含清酒和苦酒,其含义不同,酒具有通血脉、祛寒气、行药势之功效,然用酒亦有禁忌,故结合以上几点重新认识张仲景用酒之道对后世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1989年10月~1999年8月运用自拟蒺麦饮配合仲景苦酒汤治疗梅核气7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参考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会1991年拟定标准.即:①病史中常有明确或不明确的情志不畅史.②自觉症状中常有咽喉部异物阻塞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空咽时明显,无妨饮食,或饮食时反觉减轻.时欲清嗓,常有"吭"、"喀"动作,或咯出少许粘痰方舒.咽干或微痛,其发病和症状起伏常与情志波动有关.③咽喉部检查无异常发现,或咽部色暗红及树枝状充血等.④经检查排除咽喉部位、邻近器官及全身器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15.
苦酒汤载《伤寒杂病论》少阴篇第312条。原文: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苦酒汤方:半夏十四枚,洗,破,如枣核大。鸡子一枚,去黄,纳上苦酒,着鸡子壳中,幼体半夏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剂服之[1]。方由  相似文献   
16.
中药辨证内服配合苦酒汤外敷治疗带状疱疹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辨证施治内服中药加苦酒汤外敷进行带状疱疹进行临床研究,并设单纯中药内服对照组,治疗结果总然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总显著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内外同治比单纯内治为好。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列举验案两则,总结笔者以方证对应为原则,在妇科临床中应用经方小建中汤、胶艾汤、地榆苦酒汤、当归四逆汤辨证治疗月经病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8.
苦酒膏为医疗机构院内制剂,临床主要用于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等疾病.现有多家医疗机构将苦酒膏进行改良,制成医疗机构院内制剂,临床需求高,疗效确切.文章将对苦酒膏的来源、处方组成、制备工艺、工艺改良、质量标准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掌握目前苦酒膏存在的不足,可通过尝试新工艺、新剂型、新方法、新质量标准等方式,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开...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近十几年来,运用自拟排石苦酒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症,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方剂组成 川牛膝30g,石苇30g,滑石30g,海金砂30g(布包),生蒲黄12g(布包),王不留行12g,枳实20g,白芍15g,甘草梢5g,车前子15g(布包),胡桃肉30g,鳖甲30g,生牡蛎30g(先煎),苦酒50ml(兑服)。 临床以本方为基础辨证加减。 方义:本方以海金砂、车前子消石通淋;滑石、石苇清热利湿、助海金砂排石之功;王不留行、生蒲黄、川牛膝活血行瘀而通血脉,胡桃肉补肾滋水,除燥溶石,正如陈士铎说:“溺石,皆水郁  相似文献   
20.
喉源性咳嗽是由著名中医耳鼻喉专家干祖望首创的中医病名,是指急慢性咽喉炎及变应性咽喉炎引起的咳嗽,临床多表现为咽喉烦痒则咳,痒息咳止,常伴有咽干、咽痛或者声音嘶哑,无痰或少痰、痰质黏稠。笔者近日温习经典,发现经典之中许多论述与本病临床表现颇为相合,且临证运用收效颇佳,现总结于下,愿与同道共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