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通过对4种常见脾虚小鼠造模方法进行横向对比研究,评价各造模法脾虚损伤程度及其适用性。[方法]10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去离子水每只每天0.5 mL)、苦寒泻下组(100%番泻叶水浸液每只每日0.5 mL)、饮食失节组(喂饲甘蓝并每2日加喂猪脂1次)、劳倦过度组(每日捆尾力竭游泳1次)、利血平组(1%利血平,每日2 mL/kg,皮下注射),每组20只。持续造模10 d后,每组随机抽取10只取材,做相关指标检测,10只自然恢复10 d,通过对宏观体征、进食量、体质量及游泳时长的测定,观察各组宏观指标的稳定性。计算各组胸腺、脾脏指数,血液分析仪检测血液学指标,比色法测定血清D-木糖水平,碘-淀粉酶比色法测定血清淀粉酶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相对mtDNA拷贝数及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 mRNA的表达,对各组小鼠进行线粒体功能评价。[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苦寒泻下组、饮食失节组,利血平组宏观指标表现差异明显(P<0.05),以利血平组最为显著,指标稳定性以苦寒泻下组显著(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苦寒泻下组、劳倦过度组、利血平组胸腺指数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劳倦过度组变化显著;苦寒泻下组与利血平组脾脏指数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利血平组变化显著。3)利血平组和苦寒泻下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模型组小鼠血清D-木糖水平均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苦寒泻下组、饮食失节组、利血平组血清淀粉酶活性均有所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利血平组最为显著。6)苦寒泻下组、饮食失节组、劳倦过度组mtDNA拷贝数均有所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饮食失节组最为显著;苦寒泻下组和饮食失节组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 mRNA转录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利血平组Parkin mRNA转录水平有所上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血平组宏观指标和理化指标变化明显,但宏观指标稳定性差,其造模法为短期造模的首选。苦寒泻下组宏观指标、理化指标及线粒体功能变化明显,宏观指标稳定性好,其造模法,适合多种脾虚指标的广泛研究使用。饮食不节组理化指标和线粒体功能变化较明显,但宏观指标表现不明显,其造模法可以作为长期造模研究的脾家损伤,更贴近临床实际的一种方法。劳倦过度造模法,可用于多因素造模法复制脾虚损伤模型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2.
综述了近年来苦寒中药与胃肠功能有关的实验研究概况,发现苦寒药除伤胃外,也有保胃护胃的作用。参考文献21篇。  相似文献   
83.
<正>发热证当"热者寒之"多用苦寒清热药方法治疗。然而,笔者根据具体情况用热药附子治疗发热,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例1:吴某,女,35岁,于2010年3月16日就诊。因受凉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和化脓性扁桃体炎,用抗生素和清热解毒中药治疗咽痛不减,体温39.2℃,咳嗽。平素形寒怕  相似文献   
84.
笔者近年来采用芪桂导赤汤加味治疗复发性口疮2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7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男12例、女15例,年龄20~56岁,病程1~8年。临床表现为舌、颊、唇内等处出现溃烂、疼痛,反复发作,常服西药及苦寒清热药效果不佳。2治疗方法芪桂导赤汤药用生地、黄芪各  相似文献   
85.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重症乙型肝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是在慢乙肝的基础上以肝细胞大量坏死为基本病变,l临床表现病情重,发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一个临床综合征.其预后极差,至今无特效治疗手段.现本院在药物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在以中药性味理论为指导组成的方剂中,有一种是以苦寒药配伍辛温药为方法组成的,此种方法又称为辛开苦降法,笔者以此法配伍的方剂治疗多种肝病病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87.
临床辨证常谓小便黄赤属阳热实证,尤其是在病证复杂,病情严重,又出现假象时,更是把小便黄赤作为辨别真热证的主要依据之一。岂不知小便黄赤也有寒热、虚实之分。近年来,笔者常遇到一些小便黄赤患者,如不细辨,即按阳热实热而用苦寒清热之法,其病非但不减,反有病情增重之势,此等病证,非用温补之法,则不能治愈。  相似文献   
88.
《温病条辨》在温病治疗中主张先立法、后择方。其立法按照药物性味特点,攻邪用辛凉、苦寒等法,扶正用甘寒、成寒等法,并根据邪正虚实不同阶段,组成诸复法使用。  相似文献   
89.
家兔耳静脉注入大肠杆菌内毒素制作温病营血分证动物模型为对照组,与正常组相比,对照组动物出现高热,WBC显著升高(p<0.01),PT、TT、KPTT显著延长(p<0.01),BPC、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p<0.01),体外血栓形成的长度与湿重、干重明显增长、加重(p<0.01),脏器组织病理形态学见淤血、出血、微血栓形成及变性坏死等病变。腹腔注入苦寒液的动物与对照组相比,上述各项指标皆有显著改善(p<0.01),而单纯用凉血液其效果明显比苦寒液差(p<0.01)。提示治疗营血分证应注重运用苦寒解毒法。  相似文献   
90.
临床如何运用好苦寒药,这是一个专门课题。苦寒药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燥湿等多种功效,《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中下品药,是真正意义上的治疗用药而极具疗效。但由于苦寒药药性猛烈,有克伐阳气,化燥伤阴,伤脾败胃等副作用。而临床用之过于谨慎,往往因噎废食,错失良机,延误病情。那么,怎样适时、适度、准确地把握苦寒药的应用,尤其是用于治疗虚损病就很值得研究。现就金元四大家之李东垣、朱丹溪治疗虚损病用苦寒药的经验作一整理研究,以供临床借鉴。李东垣所治虚损病,主要是脾胃元气内伤,中气不足,气虚湿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