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82篇
  免费   5262篇
  国内免费   859篇
耳鼻咽喉   116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08篇
基础医学   361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4982篇
内科学   1827篇
皮肤病学   412篇
神经病学   117篇
特种医学   3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809篇
综合类   19708篇
预防医学   2208篇
眼科学   110篇
药学   6764篇
  121篇
中国医学   72670篇
肿瘤学   119篇
  2024年   825篇
  2023年   2935篇
  2022年   2459篇
  2021年   3506篇
  2020年   3008篇
  2019年   3263篇
  2018年   1198篇
  2017年   2758篇
  2016年   2761篇
  2015年   3062篇
  2014年   5446篇
  2013年   4482篇
  2012年   5505篇
  2011年   5813篇
  2010年   5475篇
  2009年   4869篇
  2008年   4918篇
  2007年   4591篇
  2006年   4337篇
  2005年   4368篇
  2004年   4297篇
  2003年   4569篇
  2002年   3983篇
  2001年   3771篇
  2000年   3014篇
  1999年   2483篇
  1998年   2367篇
  1997年   2202篇
  1996年   2038篇
  1995年   1675篇
  1994年   1277篇
  1993年   901篇
  1992年   676篇
  1991年   597篇
  1990年   474篇
  1989年   503篇
  1988年   138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范秀英 《卫生职业教育》2003,21(12):145-146
“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四逆散”、“白虎汤”、“大承气汤”、“吴茱萸汤”、“乌梅丸”,均出自东汉医家张仲景的著作《伤寒论》,且均能治厥。这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免会产生疑惑。因此,在方剂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此加以辨析,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这些经方。《伤寒论》第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厥不是单独的疾病,而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的一种症状和体征。导致手足逆冷的原因虽很多,但其病机总是阴阳失去相对的平衡,不能相互贯通的结果。阴盛阳虚,阳气不能外温四肢肢而厥冷,为阴阳不相顺接…  相似文献   
992.
祛痹通络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祛痹通络汤治疗34例各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结果:总有效率94.1%,血沉恢复正常,X线片示骶髂关节周围骨质减少,硬化现象明显改善。结论:中药对强直性脊柱炎自然病理进程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尤以早期病变为佳。  相似文献   
993.
用自拟麻杏二三汤治疗外寒内饮、痰湿壅肺型喘证 110例。并与对照组 3 1例 (服用桂龙咳喘宁胶囊 )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主要症状 (咳嗽、咳痰、喘息 )及体征 (肺部 口罗音 )的缓解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提示 :麻杏二三汤治疗痰湿壅肺型喘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94.
黄东源 《河北中医》2003,25(1):30-31
慢性胆囊炎为临床常见疾病 ,属中医学胁痛、黄疸、腹痛等范畴。传统多从肝胆气滞、湿热论治 ,以疏肝利胆、清热化湿、通腑泄浊为常法。但从临床所见 ,其患者不乏脾虚征象。笔者运用自拟健脾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 30例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0例均为本院 1 996~ 2 0 0 1年专科门诊所收集的病例。其中男 8例 ,女 2 2例 ;年龄 2 1~ 76岁 ,平均 45岁 ;病程 7个月~ 5年 ;伴胆囊结石 2 2例 ,总胆管结石 5例 ,肝胆管结石 3例。1 .2 诊断标准 ①反复发作的餐后上腹部胀痛不适 ,疼痛发作与进食油腻食…  相似文献   
995.
行气活血汤治疗术后肠麻痹9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占军 《河北中医》2003,25(4):271-271
1993 0 4~ 2 0 0 0 1 2 ,笔者运用自拟行气活血汤治疗腹部术后并发肠麻痹 96例 ,并与同期应用新斯的明治疗 40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部 1 36例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96例 ,男 5 8例 ,女 38例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70岁 ;行肝胆手术 2 6例 ,胃肠道手术 62例 ,其它手术 8例。对照组 40例 ,男 2 8例 ,女 1 2例 ;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67岁 ;行肝胆手术 1 0例 ,胃肠手术 2 6例 ,其它手术 4例。 2组病例、年龄、性别、手术分类等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具有可比性。1 2 …  相似文献   
996.
小陷胸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忠  潘正文  黄立武 《河北中医》2003,25(4):287-288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炎症 ,是消化系统常见病 ,复发率高 ,维持治疗效果不甚满意。 1 9980 2~ 2 0 0 10 6,我们采用小陷胸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33例 ,并与用洛赛克、普瑞博思治疗 32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部 65例中 ,男 43例 ,女 2 2例 ;年龄 2 3~ 67岁 ,平均 45 .6岁 ;病程 6个月~ 1 3年。按Savary Miller分级标准[1] :Ⅰ级 1 3例 ,Ⅱ级38例 ,Ⅲ级 9例 ,Ⅳ级 5例。 65例随机分为 2组 ,2组病例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相似文献   
997.
1998~ 2 0 0 2年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多动秽语综合征 35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诊断依据 ①年龄 2~ 1 3岁 ;②反复出现不自主、无目的、影响多个肌群的抽动动作 ;③抽动伴异常发音 ;④能主动控制抽动数分钟乃至数小时 ;⑤上述症状严重程度常于数周至数月内有波动 ;⑥病程 >1年。1 .2 一般资料 本组 35例 ,男 2 1例 ,女 1 4例 ;年龄 2~ 1 3岁 ;病程 1~ 5年。临床表现 :35例中 ,眨眼 1 0例 ,皱眉 4例 ,皱鼻 1 1例 ,努嘴 1 3例 ,摇头 2例 ,耸肩 4例 ,抬臀 8例 ,踢腿 4例 ,扭转躯干3例 ,干咳 1 0例 ,喊叫 4例 …  相似文献   
998.
化瘀祛风汤治疗副银屑病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文盾  刘宝立 《河北中医》2003,25(10):752-753
副银屑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 ,以红斑、丘疹、浸润及鳞屑而无自觉症状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该病病程较长 ,易反复 ,难以根治 ,日久皮肤呈点滴状红褐斑 ,浸润浅 ,其上有白色鳞屑经久不退 ,新旧皮疹交替出现 ,此起彼伏。舌质紫黯或见瘀斑、瘀点 ,脉涩或细缓。辨证为血瘀风燥。以风邪为表现 ,而肝血不足是引起风邪的根本原因 ,由于肝血不足 ,肝郁气滞 ,使气血循环不畅 ,血瘀生风。我们临证采用化瘀祛风汤治疗副银屑病 ,收效良好 ,介绍如下。1 化瘀祛风汤药物组成从临床观察中看到 ,血热是本病的重要原因。由于本病病程缠绵 ,致经络阻塞 ,气血凝…  相似文献   
999.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祖晓  管利民 《河北中医》2003,25(11):838-839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 ,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大黄、茯苓、桂枝、龙骨、牡蛎、铅丹等组成。具有开郁泻热、镇静安神之功。我们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多种神经精神疾病 ,收效颇佳 ,略陈管见如次。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理论基础1 .1 肝气郁结、风火扰动是神经精神疾病的重要病机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 :“肝者 ,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云 :“肝者 ,罢极之本 ,魂之居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更明确指出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诸暴强直 ,皆属于风。”这里的“…  相似文献   
1000.
益气活血合增水行舟法治疗血栓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水行舟法用于便秘治疗早为中医临床医生所熟悉 ,其具体运用由清·吴鞠通明确提出 ,并据此自创增液承气汤治疗热结便秘。增水行舟法现在已经不再局限于热结便燥的治疗 ,已广泛运用于血栓性疾病的治疗中 ,如脑卒中、冠心病、静脉血栓等疾病的治疗。本文所指增水行舟法指的是“以滋阴活血 ,即滋阴增液 ,濡润脉道 ,而使血流通畅”。即周学海所谓“夫血犹舟也 ,津液水也。津液充沛 ,血始能行。”血栓性疾病(以下简称血栓病)为临床常见疾病 ,其病理机制为 :①血流动力学异常 ;②血液成分异常 ;③血管壁异常。它与中医的血瘀证有着许多本质的共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