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89篇
中国医学   22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艾叶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 Artemisia argyi Lévl.et Vant.)的干燥叶,是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等功效[1]。实验[2-3]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护肝利胆和止血与抗凝血等多种药理活性。艾叶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可以降低谷丙转氨酶,促进肝功能恢复[4]。研究[5]发现艾叶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作者前期的研究[6]发现艾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抗HBV活性;挥发油是艾叶的主要药效成分群之一,为研究艾叶挥发油的抗HBV活性,在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7],作者观察了挥发油对HepG2.2.15细胞HB-sAg、HBeAg表达的抑制作用和对HBV DNA 拷贝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艾叶为我国传统中药材,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多糖、鞣酸、萜类及微量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其药理作用较为广泛,包括抗菌、抗病毒、抗氧化、保肝利胆、止血及抗凝血、抗过敏、免疫调节、抗癌等。目前其应用集药品、食品、保健品等于一体,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对艾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产品的开发研究进展做一概述,为更合理有效地利用艾叶药材、开发艾叶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24.
艾叶,也称艾叶蒿,为菊科蒿属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据专家考证,艾叶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叶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  相似文献   
25.
目的:对艾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鉴定。方法:利用薄层层析法(TLC)、红外分光光度法(IR)考察艾叶挥发油在被β-环糊精包合前、后的成分变化和包合效果。结果:通过TLC、IR分析结果均显示艾叶挥发油和β-环糊精包合成功,且包合前后艾叶挥发油性质和化学成分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艾叶挥发油能与β-环糊精能形成稳定包合物,且包合过程不影响其成分组成。  相似文献   
26.
艾末 《长寿》2008,(10)
我是上个世纪三十代出生的人,那时候,家里非常穷,父亲常常为揭不开锅而发愁。母亲生我那天,正值端午时节,父亲蹲在屋前,一边撕着刚采下的艾叶,一边为困苦的生活发愁。当有人告诉他,你做爸爸了,头一个就是个男孩,真走运,赶快  相似文献   
27.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之父李言闻著有<蕲艾传>一卷,相传他处之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所以天下之艾,以蕲州所产为胜.  相似文献   
28.
艾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Levi.et Vant.的干燥叶,为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品种,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效,它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抗过敏、抗溃疡、抗衰老、抗氧化、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但未见其单体化合物研究的报道。本研究对艾叶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9.
艾叶提取物对细菌性皮肤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宁  辛毅  张翠丽  梅全喜 《中药材》2008,31(1):107-110
目的研究艾叶对几种细菌性皮肤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研究艾叶中抑菌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并用倍比稀释法确定其最低抑菌浓度,提高了抑菌组分的提取效率和实验的精确度.与此同时,尝试使用浊度法测试艾叶中蛋白成分对皮肤致病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艾叶浸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结论艾叶提取物对细菌性皮肤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0.
采用经典恒温法考察了艾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浓度变化及反应速度常数,结果表明,经β-环糊精包合后,艾叶挥发油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