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7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43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85篇
内科学   636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90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69篇
综合类   871篇
预防医学   19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98篇
  7篇
中国医学   270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猝倒,自主神经紊乱症状以及视力下降,神经衰弱,严重者可出现锥体束受累症状和共济失调的表现。该病的发病年龄较其他颈椎病高,多在45岁以上,而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有上升的趋势,现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椎动脉供血不足与该型颈椎病的关系密切。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末梢血管收缩反应预测气管插管引起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提供个体化气管插管所需的麻醉深度。方法末梢血管收缩反应通过强直电刺激(50 Hz、50 mA持续5 s)诱发的末梢灌注指数(tip perfusion index,TPI)变化进行监测。24例ASAⅠ~Ⅱ级颅脑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06 mg/kg、芬太尼4μg/kg,丙泊酚0.25 mg.kg-1.min-1恒速输注。意识消失后每间隔1分钟电刺激一次,记录每次电刺激前后TPI的减少值(△TPI)和插管前后SBP、DBP和HR的增加值(△SBP、△DBP和△HR)。观察组(n=12),△TPI<10%刺激前值时行气管插管;对照组(n=11),不考虑△TPI的变化而根据操作者的经验决定插管时机。记录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即刻、1、2和3 min时BIS、SBP、DBP和HR的值。结果插管即刻,观察组比对照组丙泊酚输注时间长(P<0.01)、用量大(P<0.01);插管后每一时间点,对照组SBP、DBP和HR都比观察组高(P<0.01)。组内比较:对照组插管前后SBP、DBP和HR明显增高(P<0.01);观察组插管前后各指标无明显变化。电刺激诱发的△TPI分别与插管引起的△SBP、△DBP和△HR成正相关(r=0.672、0.434和0.236,P<0.01)。结论电刺激诱发的末梢血管收缩反应性可有效预测气管插管引起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幅度。  相似文献   
23.
糖尿病(DM)是一种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心身疾病,既有心理应激导致的DM,也有DM躯体症状导致的心理障碍。心理因素可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内分泌系统,升高血糖相关激素,影响DM治疗效果,因此忽视临床治疗中的心理问题可能导致DM治疗的困难。我科2000~2002年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于入院及出院时行焦虑抑郁量表(HAD)情绪自评量表测试,了解患者情绪变化,初步探讨心理干预对T2DM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间使对健康人心脏自主神经的生理调节作用。方法将89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电针组、针刺组和对照组,采用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观察针刺对心脏自主神经调节的即刻效应和后效应,并对电针与针刺的调节效应进行比较。结果针刺时心率减慢、迷走神经兴奋(P〈0.05),交感-迷走神经均衡性变化不显著(P〉0.05),交感神经兴奋(电针组,P〈0.05)或者变化不显著(针刺组,P〉0.05)。取针后,针刺组心率减慢(P〈0.05),交感和迷走神经张力、交感-迷走神经均衡性变化不显著(P〉0.05);电针组交感神经张力、交感-迷走神经均衡性增高(P〈0.05),而迷走神经张力、心率变化不显著(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健康人的心脏自主神经存在一定的调节作用,即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减慢。但是,不同的针刺方法对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调节方式和对心率的作用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25.
康凌  郑海虎 《中医药研究》2009,(11):1381-1382
Miller-Fisher综合征(MFS)或称Fisher综合征是Guillain Barre Syndrome(GBS)的少见类型,表现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和腱反射消失三联症。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是经典的Guillain Barre综合征,为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是典型的急性运动麻痹综合征,可伴有感觉及自主神经障碍。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Fisher综合征叠加AIDP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6.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一种与感染有关和免疫机制参与的急性多发性神经根性神经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对称性运动障碍和(或)感觉异常,也可出现脑神经麻痹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GBS与空肠弯曲菌、巨细胞病毒、EB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的感染有关,部分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相关抗体。全世界年发病率为1~4/10万.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略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认知功能、自主神经功能与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33例PSD患者(PSD组)和33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ERP)、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和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测定;对检测结果进行Pearson多元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SD组ERP(P300、N400、CNV及MMN)、SSR各波潜伏期明显延长(均P<0.01),波幅明显下降(均P<0.01);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PSD组各项指标间均具有相关性(P<0.05~0.01)。结论PSD患者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降低与其认知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28.
随着社区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眩晕成为门诊老年患者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眩晕是一种运动性幻觉,是自觉的平衡感觉障碍,或空间位向感觉的自我体会错误。病人主观感到自身或外物呈旋转摆动、倾斜、头重脚轻,并常伴客观的平衡障碍、站立不稳、肢体偏斜、倾倒、眼球震颤、复视及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等。老年眩晕症患者除感到头晕外,多还伴随其它症状如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老年人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9.
30.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value of detecting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 (SSR) in the diagnosis of autonomic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 disease (PD). Methods SSR measurement was performed in 47 PD patients and 20 healthy control subjects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The SSR was also comparatively analyzed between patients with and those without autonomic dysfimc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healthy controls, the PD patients showed significantly lowered mean amplitude (2.56±1.47 vs 1.87±0.26, P<0.05) and prolonged latency (1.42±0.29 vs 1.55± 0.18, P<0.05) of the SSR in the upper limbs, with also lowered mean amplitude (0.76±0.39 vs 0.49±0.21, P<0.05) and prolonged latency (2.04±0.27 vs 2.13±0.16, P<0.05) in the lower limbs. Compared with the PD patients without autonomic dysfunction, those having autonomic dysfunction showed significantly lowered mean amplitude (1.89±0.33 vs 1.75±0.21, P<0.05) and prolonged latency (1.53±0.15 vs 1.56±0.17, P<0.05) of SSR in the upper limbs and lowered mean amplitude (0.51±0.17 vs 0.46±0.20,P<0.05) and prolonged latency (2.08±0.24 vs 2.17±0.18, P<0.05) in the lower limb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SSR measuremen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PD patients. SSR can be of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autonomic nerve dysfunction in P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