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49篇
  免费   1083篇
  国内免费   357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88篇
妇产科学   280篇
基础医学   596篇
口腔科学   151篇
临床医学   3223篇
内科学   1115篇
皮肤病学   84篇
神经病学   217篇
特种医学   8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3006篇
综合类   7705篇
预防医学   1923篇
眼科学   106篇
药学   2521篇
  47篇
中国医学   3419篇
肿瘤学   643篇
  2024年   130篇
  2023年   504篇
  2022年   511篇
  2021年   609篇
  2020年   678篇
  2019年   649篇
  2018年   295篇
  2017年   441篇
  2016年   528篇
  2015年   653篇
  2014年   1089篇
  2013年   1015篇
  2012年   1328篇
  2011年   1536篇
  2010年   1479篇
  2009年   1387篇
  2008年   1612篇
  2007年   1536篇
  2006年   1363篇
  2005年   1523篇
  2004年   1203篇
  2003年   1013篇
  2002年   726篇
  2001年   679篇
  2000年   588篇
  1999年   431篇
  1998年   380篇
  1997年   362篇
  1996年   307篇
  1995年   312篇
  1994年   246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157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双侧腹横肌平面复合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5~9月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90例,男35例,女55例,年龄19~79岁,BMI 18~30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双侧腹直肌鞘阻滞组(TR组)、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组)和静脉镇痛泵镇痛组(P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TR组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分别注射0.22%甲磺酸罗哌卡因20ml,双侧腹直肌后鞘分别注射0.22%甲磺酸罗哌卡因10ml;T组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分别注射0.22%甲磺酸罗哌卡因20ml,双侧腹直肌后鞘分别注射生理盐水10 ml;P组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分别注射生理盐水20ml,双侧腹直肌后鞘分别注射生理盐水10 ml,P组术后使用PCIA(配方:舒芬太尼50μg+生理盐水50ml)。记录三组患者入室后5min(T_1)、腹腔穿刺导入器置入前2min(T_2)和和置入后2min(T_3)的SBP、DBP、HR、SpO_2,术中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的用量,术后2、6、12、24h患者腹腔穿刺孔静态和动态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同时评价术后镇痛满意度,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组和P组比较,TR组患者在腹腔穿刺导入器穿刺前后血压波动较小(P0.05);术后2、6、12hTR组剑突下穿刺孔的静态和动态VAS评分明显低于T组和P组(P0.05);术后2、6hTR组脐穿刺孔的静态VAS评分和术后2、6、12hTR组脐穿刺孔的动态VAS评分明显低于T组和P组,术后12hTR组脐穿刺孔的静态VAS评分明显低于P组(P0.05);术后2、6、12hTR组右侧肋缘下穿刺孔的静态和动态VAS评分明显低于P组(P0.05),术后24h三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组术后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T组和P组(P0.05)。结论双侧腹横肌平面复合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有助于术中循环稳定,术后镇痛效果好,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2.
虹膜诊断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虹膜诊断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是遵循眼是人体的缩影、眼可以反映出人体全息的原理,观察虹膜组织形态学的动态变化,利用照虹膜分区定位图来诊断疾病的技术.虹膜诊断属于中医目诊范畴,虹膜诊断能进一步丰富中医目诊内涵,并在望目辨证中提供辨证依据.目前研究表明,虹膜特征性改变与全身疾病具有相关性,虹膜的结构受全身疾病的影响,现将虹膜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直肠肛管恶性肿瘤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两种途径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67例直肠肛管恶性肿瘤患者,按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方式分为两组,其中A组34例(经腹内斜肌腹膜外造口),B组33例(经腹直肌外缘腹膜外造口),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造口水肿、造口回缩塌陷、造口坏死、造口梗阻)和术后远期指标(腹胀感受、排便感觉、控便能力、造口旁疝、造口脱垂)的差异。结果两组均未发生造口回缩塌陷、造口梗阻、造口脱垂;在造口手术时间、造口水肿、造口坏死、排便感觉、腹胀感受和造口旁疝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控便能力方面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两种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方式均安全可行,A种术式在预防造口旁疝方面可能有一定优势,适合普通患者;对于肠管较粗、系膜过于肥厚者适合B种术式。  相似文献   
994.
<正>肾癌又称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3%左右,男女发病率比例为2∶1,中国最新统计结果[1-2]显示肾癌的发病率比10年前明显提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还没有找到肾癌的确切病因,肾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B超和CT,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为外科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995.
996.
目的:比较经腹和经阴道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某院接受治疗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20位患者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20位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研究组),将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要少,且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要短(P<0.05);术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完全缓解,研究组患者术后开始正常工作时间较对照组显著要短,但影响性生活例数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选择经腹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对患者损伤较小,术后患者住院时间短,恢复正常工作时间短。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1例高原小儿难治性腹型紫癜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为我们后续的难治性腹型紫癜提供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吴少芳 《安徽医药》2018,22(5):822-826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组织原纤维蛋白-1(FBN1)表达水平及其对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45例腹主动脉瘤(AAA)患者主动脉瘤组织和29例正常腹动脉血管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FBN1蛋白表达定位,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组织FBN1、MMP9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FBN1、MMP9 mRNA表达水平.对45例AAA患者进行随访,分析FBN1表达与患者病理资料及生存结局的关系.结果 FBN1、MMP9主要表达于动脉瘤组织巨噬细胞或平滑肌细胞,主动脉瘤组织FBN1、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86.7%、93.3%均高于正常动脉壁组织34.5%、48.3%(χ2=21.467,19.450,P<0.001).主动脉瘤组织FBN1、MMP9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89 ±0.19)和(2.29 ± 0.31),正常动脉壁组织分别为(0.79 ±0.15)和(1.32 ±0.12),主动脉瘤组织FBN1、MMP9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动脉壁组织(t=26.317,t=16.06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动脉瘤组织FBN1、MMP9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08 ±0.11)和(1.02 ±0.10),正常动脉壁组织分别为(0.29 ±0.06)和(0.39 ±0.07),主动脉瘤组织FBN1、MMP9蛋白表达量高于正常动脉壁组织(t=35.376,t=19.548,P<0.001).对照组FBN1与MMP9表达无相关性(P>0.05),AAA组FBN1与MMP9表达呈成正相关(r=0.86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动脉瘤破裂及瘤体直径>8.0 cm患者FBN1表达水平高于瘤体直径≤8.0 c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FBN1阴性患者5年生存率为87.2%,FBN1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为48.1%,FBN1阴性组5年生存率高于阳性组(χ2=17.081,P<0.05).结论 腹主动脉瘤组织FBN1表达显著升高,FBN1表达越高,患者生存率越低,FBN1可以作为AAA患者生存结局的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预防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患者41例,其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的患者25例为研究组,未应用腹主动脉球囊的患者16例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出血量分别为(1032.00±634.90)mL和(2262.50±1339.5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6,P=0.003),输血量分别为(3.04±1.77)U和(6.38±3.81)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07,P=0.000),子宫切除率分别为0%和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7,P=0.036).研究组无严重的介入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主动脉球囊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可明显减少产后出血率及子宫切除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00.
为推进家庭医生制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对我国家庭医生制度的发展现状进行思考,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但目前我国家庭医生制的发展并不理想,居民健康质量也不高。家庭医生制服务是近年来一个新型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也是未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