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48篇
  免费   1123篇
  国内免费   1729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114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5322篇
内科学   743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396篇
特种医学   13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871篇
综合类   8944篇
预防医学   1403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2978篇
  83篇
中国医学   4497篇
肿瘤学   267篇
  2024年   271篇
  2023年   844篇
  2022年   709篇
  2021年   847篇
  2020年   812篇
  2019年   844篇
  2018年   362篇
  2017年   700篇
  2016年   790篇
  2015年   1015篇
  2014年   1626篇
  2013年   1663篇
  2012年   2095篇
  2011年   2294篇
  2010年   2194篇
  2009年   2091篇
  2008年   1936篇
  2007年   1850篇
  2006年   1550篇
  2005年   1619篇
  2004年   1405篇
  2003年   1250篇
  2002年   998篇
  2001年   852篇
  2000年   663篇
  1999年   695篇
  1998年   678篇
  1997年   595篇
  1996年   501篇
  1995年   420篇
  1994年   358篇
  1993年   237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腰痛是指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可表现在腰部的一侧或两侧.笔者近年采用腰椎消痛膏治疗各类腰痛病例10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2.
钛缆在腰椎峡部裂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6月∽2003年5月,我们采用钛缆固定横突与棘突峡部植骨融合治疗无滑脱或Ⅰ度以内滑脱的腰椎峡部裂患者17例,经过6个月以上的随访,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3.
在门诊静脉采血操作后,我们常发现部分患者采血区出现大片皮下淤血,现将其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2例,女4例;年龄18~45岁,平均35.8岁。本组均属正常查体,既往无出血性疾病,无服用凝血药物史,无出血倾向,查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结果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使用大黄厚朴煎剂热敷脐部治疗胸腰椎术后患者腹胀、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山大学第二医院骨外科胸腰椎术后出现腹胀便秘的患者80例。分成两组,治疗组用大黄厚朴煎剂热敷脐部;对照组使用开塞露塞肛。观察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排便,腹胀消除及停药复结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0%;停药复结情况:治疗组5%,对照组42.5%;腹胀减轻情况:治疗组95%,对照组52.5%。结论大黄厚朴煎剂热敷脐能有效减轻肠胀气,软化大便,对于消除胸腰椎术后患者腹胀便秘明显优于使用开塞露塞肛效果。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原位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临床疗效.方法 1999年2月-2005年2月,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原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26例,平均随访2年半(30个月).观察术前、术后、随访时的背痛、腿痛、发热、盗汗、病灶情况、窦道愈合、有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等.影像学观察包括:病变节段的后凸、椎间高度、植骨融合及内固定系统姿态保持等.结果 术后1年临床症状消失,融合节段前柱高度恢复、保持并全部骨性愈合.结论 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原位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能达到彻底清除病灶、恢复并保持腰椎前中柱高度、早期下地活动等,方法简便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6.
目的:经后路整复胸腰椎屈曲型压缩骨折,相邻的单一节段进行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和后外侧植骨融合,评价其脊柱稳定性。方法:对接受手术的23例患者随访4~5年,将术前、术后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测出X光片伤椎前缘高度术前平均为19mm,术后一周平均为31mm,术后4~5年平均为26mm。骨折后成角的Cobb’s角术前平均为21°,术后1w平均为6°,术后4~5年平均为11°。结论:后路单个椎间隙固定治疗胸腰椎屈曲性压缩骨折可行,复位好,远期矫正度有小部分丢失;可最大范围保留其他椎间隙的功能,缩小了手术制伤范围。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在严重胸腰椎骨折中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加伤椎固定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了我院2003年5月~2006年1月,对严重胸腰椎骨折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加伤椎固定方法治疗41例。侧位片上均有骨折椎体楔变。其中7例椎体后缘高度丢失。骨折椎体高度平均丢失53%(37%~82%),前后脱位程度30%~100%,7例同时合并侧方脱位。41例中单节段胸腰椎骨折脱位23例,至少一个伤椎不稳定的邻近双节段骨折18例。男32例,女9例,平均年龄37.2岁(24~62岁)。所有伤患均在伤后2周内手术。患者脊柱损伤位置胸椎11例,腰椎9例,胸腰段21例。术前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按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17例,C级8例,D级5例,E级4例,另马尾神经损伤3例。术前Cobb角平均29.6。(17039。)。结果:手术时间2.3h~4.1h,平均2.9h;术中出血400ml~1900ml,平均约870ml。术后正、侧位X线片示患者的脊柱序列恢复良好、脱位纠正。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7个月(6~29个月)。最后一次随访Frankel评分:A级3例,B级3例,C级8例,D级19例,E级5例,马尾神经损伤消失1例,明显改善2例。影像学资料显示伤椎高度恢复良好,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92%(87%~96%),术后Cobb角平均为5.6°(3°~10°),植骨均愈合、椎体脱位纠正,复位良好。术后复查仅1例伤椎固定钉穿透椎体外壁。本组无切口感染、术后症状加重、内固定断裂等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结论:对严重胸腰椎骨折应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可以增强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有利于维持矫正效果、减少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78.
目的评价139例腰椎滑脱症的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手术的疗效,探讨手术技术原则和注意事项,阐明本病的病因病理及手术治疗机理。方法对101例手术病人的随访资料进行分析,以复位效果及临床疗效两大指标系统进行评价。结果101例手术病人随访结果显示,两项指标系统均有较高的优良率。结论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是一种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1/3上、下缘软骨结节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4月至2008年7月57例腰椎椎体后1/3上、下缘软骨结节的病例,对其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腰椎椎体软骨结节多发生于L4、L5椎本后1/3上、下缘,少部分位于L1、L2椎体后1/3下缘和S1后1/3上缘,以单发多见,其特征性CT表现是低密度软骨结节和软骨结节所致的骨质缺损、向椎管内突出的弧状骨突。结论CT扫描能明确椎体后1/3上、下缘软骨结节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