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89篇
  免费   1849篇
  国内免费   552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210篇
妇产科学   81篇
基础医学   589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3288篇
内科学   1477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10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3133篇
综合类   9179篇
预防医学   1192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764篇
  22篇
中国医学   12297篇
肿瘤学   370篇
  2024年   261篇
  2023年   926篇
  2022年   690篇
  2021年   1022篇
  2020年   848篇
  2019年   822篇
  2018年   388篇
  2017年   697篇
  2016年   746篇
  2015年   880篇
  2014年   1479篇
  2013年   1391篇
  2012年   1683篇
  2011年   1876篇
  2010年   1743篇
  2009年   1745篇
  2008年   1963篇
  2007年   1691篇
  2006年   1538篇
  2005年   1668篇
  2004年   1450篇
  2003年   1428篇
  2002年   1209篇
  2001年   1166篇
  2000年   833篇
  1999年   781篇
  1998年   707篇
  1997年   609篇
  1996年   670篇
  1995年   581篇
  1994年   474篇
  1993年   337篇
  1992年   319篇
  1991年   304篇
  1990年   241篇
  1989年   261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在查阅大量古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地从思则气结的角度梳理了抑郁症发病与脾的理论内涵,深入探讨抑郁症发病与脾的内在机制;从"思则气结"的角度探讨脾与抑郁症之间的相关性。脾主思,思则气结伤及脾运是抑郁症发病的中医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后行脾动脉栓塞术保留脾脏对脾脏止血和脾功能恢复,脾组织再生的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20只家兔人为制造家兔闭合性脾外伤模型,行脾动脉栓塞术.结果 20只家兔术后脾出血得到控制,脾组织再生基本恢复脾功能.结论 外伤性脾破裂临床上可以通过脾动脉栓塞连到止血保脾的效果,且具有损伤小,再生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3.
<正>悬饮是指肺气不足,外邪乘虚侵袭,肺失宣通,胸络郁滞,气不布津,以致饮停胸胁,出现咳唾胸胁引痛,或见胁肋饱满。多见于渗出性胸膜炎。1诊断依据(1)初期以咳唾胸胁引痛,或伴有恶寒发热为主症。发病缓急不一。(2)积饮形成后,胸痛减轻,胸闷逐渐明显。重者  相似文献   
994.
常汉峰  张治武 《吉林医学》2014,(23):5192-5192
目的:为外伤性脾破裂探寻一种快速的止血、又能保存部分脾脏功能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因外伤性脾破裂接受保留脾结肠韧带脾下极的脾切除手术的患者80例,术后进行B超复查、免疫指标(C3、C4、IgM、IgA、IgG)的测定。结果:脾破裂保脾手术后的2~4周,80例患者保留脾下极血供良好,全部存活;术后半年~1年内,65例患者的B超复查结果为脾下极呈代偿增大,脾脏大小(3~4.6 cm)×(4.3~7.4 cm);术后2年后,31例患者B超结果为脾下极呈代偿增大,脾脏大小(4.2~7.2 cm)×(6.3~9.2cm);免疫检测指标变化情况均在可控范围内。结论:保留脾结肠韧带脾下极的脾切除术治疗脾外伤手术不影响抢救止血,保留脾功能效果确切且手术安全可行,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5.
《辽宁中医杂志》2015,(12):2449-2453
目的:分析红芪多糖3(HPS-3)作用于小鼠脾淋巴细胞后的差异蛋白质点,探讨红芪多糖3调节免疫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提取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MTT法检测红芪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ELISA试剂盒测定培养上清中的IL-2含量,并运用双向电泳技术对脾淋巴细胞总蛋白进行分离,银染显色,PDQuest软件对凝胶图谱进行差异点分析,找出差异明显的蛋白质点。结果:HPS-3能够提高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IL-2的分泌,实验所得2-DE凝胶图谱经PDQuest软件分析得出以下结果:HPS-3组中共有16个蛋白点发生明显改变,其中11个蛋白质点高表达,4个蛋白质点消失,1个蛋白质点低表达。结论:HPS-3能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显著影响小鼠脾淋巴细胞蛋白质表达。  相似文献   
996.
《陕西中医》2014,(12):1581-1583
目的:观察膏滋对脾肾阳虚型过敏性咳喘的疗效情况。方法:将过敏性咳喘患者255例,经中医体质辨识系统软件,对筛选出脾肾阳虚型部分患者采用膏滋者进行治疗,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并与中成药合并使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得出结论。结果:服用膏滋一料后,脾肾阳虚(脾肾阳虚包括疲劳症状,或者说疲劳状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症状有效率均为100%;手足不温、喜食热饮、大便溏薄有效率分别为97%、98%、98.5%。),各种症状明显好转。且过敏性咳喘症状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膏滋对脾肾阳虚型过敏性咳喘有益气固本的功效。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底贲门癌D2根治术联合脾动脉干及脾切除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6年106例进展期胃底贲门癌No10、Noll组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对比采用D2根治术与D2根治术联合脾动脉干及脾切除术后的随诊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均为进展期胃底贲门癌,D2根治术组58例,其中中分化腺癌14例,低分化腺癌32例,黏液腺癌12例。Pr222例,PT335例,PT43例,术后5年生存率24.1%(14/58);D2根治术联合脾动脉干及脾切除术组48例,其中中分化腺癌10例,低分化腺癌29例,黏液腺癌8例,鳞癌1例,PT218例,P丁326例,PT44例,Nol0转移8例(16.7%),Noll转移9例,术后5年生存率39.6%(19/48)。结论进展期胃底贲门癌在D2根治术基础上联合脾动脉干及脾切除可椹高患者术后毕存摩.  相似文献   
998.
患者,男,25岁,因患悬痈于2012年7月3日求诊.自诉:2011年底,于某地务工,初感两阴之间(即会阴穴部)瘙痒而痛,肿硬有加,初起仅如莲子大,数日之后急增如桃核大.顶部鲜活色白,皮薄而欲溃,局部疼痛难忍,起坐蹲站、行走、骑车受限,然饮食眠睡尚可.经当地医院予以注射、口服消炎止痛药品(具体不详),显效一时,溃后淋漓不止,气味难闻.返乡求一疡医,汤药数剂,煎服、熏洗,疗效亦微.刻下症见:患者神情忧郁,自感口中黏腻酸涩,舌苔后半部较黄厚,语声有力如瓮中所发.细视患处:肌肤虽不鲜活,窍漏纤细,有刺鼻秽臭污液,津津溢出,而渗垫之物必备.细询得知:喜食膏粱厚味、酒肉荤腥;又多年女友离去,此实乃此患诱发之因.遂严令戒食酒肉荤腥及动情发火之物,且赋以舒郁解闷之言,敷贴之法,以求痊愈.辨证:湿热郁毒,溃久成漏,三阴亏损.治则:清热利湿,舒郁解毒,滋补脾肾,且要严守禁忌.  相似文献   
999.
通过3个病例介绍江教授在"肝病传脾"理论指导下治疗慢性肝炎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00.
王勤勇 《贵州医药》2012,36(9):827-828
复发性口疮是一种最常见的具有反复发作特性的口腔黏膜溃疡性损害,发生原因尚不清楚,发病机制复杂,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该病因口腔剧烈灼痛,影响患者张口说话、饮水进食等.中医认为其发病与火邪相关,作者临床发现因脾肾阳虚致虚阳上越发病病例较多,采用温补脾肾灸疗的反治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本院门诊病例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16~57岁,平均36.5岁;病程:平均7.8年;发病时间:平均4.5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