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54篇
  免费   4506篇
  国内免费   1532篇
耳鼻咽喉   1490篇
儿科学   368篇
妇产科学   326篇
基础医学   2643篇
口腔科学   319篇
临床医学   14638篇
内科学   9704篇
皮肤病学   201篇
神经病学   8438篇
特种医学   20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91篇
外科学   1846篇
综合类   28530篇
预防医学   6440篇
眼科学   195篇
药学   16174篇
  178篇
中国医学   11836篇
肿瘤学   1084篇
  2024年   549篇
  2023年   1904篇
  2022年   1993篇
  2021年   2685篇
  2020年   2475篇
  2019年   2773篇
  2018年   1318篇
  2017年   2567篇
  2016年   2616篇
  2015年   3004篇
  2014年   5919篇
  2013年   5729篇
  2012年   6314篇
  2011年   7328篇
  2010年   8181篇
  2009年   6138篇
  2008年   5037篇
  2007年   5283篇
  2006年   6689篇
  2005年   9152篇
  2004年   3895篇
  2003年   3385篇
  2002年   2468篇
  2001年   2113篇
  2000年   1168篇
  1999年   1042篇
  1998年   1066篇
  1997年   1000篇
  1996年   990篇
  1995年   758篇
  1994年   804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抗磷脂综合征是由抗磷脂抗体引起的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动脉、静脉血栓,病理性妊娠、血小板减少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本文报道中年起病的以反复缺血性脑血管病为主要表现的抗磷脂综合征1例,分析该病的临床资料、神经影像等,讨论可能的机制,并就该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及抗磷脂抗体的特征进行简要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温室作业对蔬菜种植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西北某地区602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温室作业人员(温室组)307人、非温室作业人员(非温室组)295人。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研究对象个人基本信息和各部位WMSDs检出信息。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WMSDs检出率的比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温室组WMSDs检出率为84.04%,高于非温室组(60.68%)(χ2=41.265,P<0.001)。温室组颈部、肩部、下背部、手部和腿部5个部位WMSDs检出率分别为36.2%、29.0%、62.2%、20.2%和51.1%,均显著高于非温室组(24.7%、18.6%、41.4%、12.2%和26.4%)(P<0.05)。温室组2个部位、3个部位和≥4个部位WMSDs检出率分别为25.1%、16.9%和19.2%,亦显著高于非温室组(18.3%、9.2%和10.2%),但两组间单一部位WMSDs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性别、年龄等因素后,从事温室作业能增加作业人员WMSDs的风险(OR=3.558,95%CI 2.338~5.414),女性患病风险(OR=4.682,95%CI 2.600~8.433)高于男性(OR=2.667,95%CI 1.421~5.007)。结论 温室作业可增加蔬菜种植人员WMSDs的患病风险,多部位WMSDs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黄芪剂量选择与疗效以及运动功能的关系。方法将160例住院治疗的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4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口服;均为每日1次;同时给予对症治疗,持续14 d),其余3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低剂量组黄芪选择15 mg,中剂量组选择30 mg,高剂量组选择60 mg,对比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运动功能Fugl-Meyer测评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结果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低、中、高剂量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中医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均0.05),高剂量组中医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中剂量组(P均0.05)。治疗后各组患者FMA与ADL评分均相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低、中、高剂量各组患者FMA与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FMA与ADL评分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均0.05),高剂量组FMA与ADL评分均明显高于中剂量组(P均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有效提高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生活能力,方中黄芪剂量增加能够明显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右江医学》2019,(11):876-878
<正>心脑梗死(Cardio-cerebral infarction,CCI)是由Omar等人[1]提出的用于描述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同时发生的情况。ACI与AMI有相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两者常同时或相继出现,但由于病情相对复杂,很难立即诊断和治疗,不仅给医生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笔者将我科收治  相似文献   
16.
张爱娣 《海峡药学》2016,(5):103-104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主要包括降糖、调脂、改善循环以及保护脑部等,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1日100mg,连续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1日75mg,连用2周;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分)以及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70%,两组相比,P<0.05.观察组的NDS评分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大血小板比例(P-LCR)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脑功能以及治疗后患者运动功能明显提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梗死软瘫期肌力恢复作用的影响。方法:2011年8月至2015年1月选择康复的脑梗死软瘫期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肢体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两组治疗观察周期为4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为85.0%(P<0.05)。治疗后两组肌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在脑梗死软瘫期的应用能促进肌力恢复,从而提高总体治疗疗效,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用药对脑梗死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拜阿司匹林(100 mg/d)、依达拉奉(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每日2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28 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7、14、21、28 d,两组患者NIHSS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治疗后7、14、21、28 d NIHS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21、28 d,两组患者MBI评分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治疗后7、14、21、28 d 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6.7%(26/30)比5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用药对脑梗死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20.
脑梗死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发生原因除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密切关联外,还与过度精神压力、缺乏体育锻炼、吸烟、急性心脏病等有关,可对患者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1]。该疾病患者的治疗与时间窗有关,且需依据其病理周期设计对应治疗方案,以控制病死率与致残率。因此,在疾病早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显得极为重要。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对早期脑梗死尚缺乏敏感性,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为功能性成像,可有效观察病灶特征、神经纤维束形态等[2]。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DTI对不同时期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