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8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9篇
临床医学   158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939篇
预防医学   3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7篇
  1篇
中国医学   2735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刺胃经穴位对胃功能影响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针灸胃经穴位对胃运动、胃电活动、胃运动昼夜节律及胃酸分泌等具有抑制、增强或双向调节作用。本文在回顾、概括针灸胃经穴位对胃功能调节作用的基础上,着重指出疗效是针灸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探索经穴效应规律对于针灸的理论发展与临床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充分重视穴位一脏腑相关性的研究工作,比如围绕脏腑功能开展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经脉的穴位、同一经脉的不同穴位(特定穴与非特定穴)的比较研究,深入揭示和把握经穴效应的基本规律,指导针灸临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心律失常表现有过速、过缓、早搏、房颤及传导阻滞等多种类型。其病因复杂 ,症候多变 ,故当明确病性 ,辨证施治 ,方可取得满意疗效。1 辨明性质 功能性心律失常经过适当调养或对症处理 ,可迅速解除。器质性心律失常病情多较重 ,常需坚持辨证施治。对某些重症患者 ,选方用药要药专力猛 ,以求迅速控制病情。心动过缓 ,特别是低于 1 min40次者 ,多有心悸、胸闷、气短、舌质淤暗、脉迟等症 ,为阳虚失运 ,血脉淤阻。治当温阳益气 ,活血化淤。药选人参、附子、黄芪、桂枝、麻黄、莪术、丹参等 ,其中附子用量可达 30~ 5 0 g。麻黄的功效在于振奋…  相似文献   
13.
就中医脏腑经络理论的相关问题作了深入探讨,一方面,澄清并纠正了一些模糊不明的认识,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14.
脐疗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先平 《现代中医》1997,10(4):248-250
  相似文献   
15.
急性中风中脏腑证型与垂体-肾上腺轴激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急性中风中脏腑证型与垂体—肾上腺轴激素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皮质醇 (CS)的关系。方法 :对 78例中脏腑患者进行辨证分型 ,同时利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法测定血中 ACTH、CS含量 ,按证型分为四组 ,对比不同证型间 ACTH、CS的水平 ,并与健康人组 (60例 )作对照。结果 :ACTH、CS含量水平比较 :1四种证型的 ACTH、CS均比正常健康人组高 (P <0 .0 0 1 ) ;2四种证型间比较有明显差异 (P<0 .0 1 ) ,从高到低为 :痰热内闭心窍证 >风火上扰清窍证 >痰湿蒙塞心神证 >元气败脱、心神散乱证。结论 :ACTH、CS含量水平可作为判别中脏腑不同证型间的微观指标  相似文献   
16.
以脏腑经络为中心 ,从生理到病理 ,从理论到实践 ,阐述肺与膀胱气化相通 ,脾与小肠气化相通 ,心与胆气化相通 ,肾与三焦气化相通 ,心包与胃气化相通 ,肺与大肠气化相通。指出脏腑气化相通与表里相合相辅相成 ;气化相通不但表现在脏与腑之间 ,脏与脏、腑与腑之间也存在着气化相通 ;气化相通 ;是人体脏腑功能内在联系的重要方面 ;气化相通 ,在协调生理功能与维持人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是祖国医学之精华。  相似文献   
17.
从机体稳态观 ,探讨了中医五脏调控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对机体稳态的影响。认为中医五脏调控理论充分反映了中医学的稳态观 ,同时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 ,五脏调控系统的调控机制可以在细胞、细胞间识别及大分子信息物质的研究水平得到不断深入的揭示。  相似文献   
18.
特定穴在脏腑病证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定穴是针灸临床最常用的腧穴,只有根据特定穴的功能、特性选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脏病应选原穴和俞穴,治疗腑病当取募穴和下合穴。原络相配、俞募并用,也是治疗脏腑病证常用的配穴方法。  相似文献   
19.
四象硅腑论形成主要依据中央之太极心和两仪之阴阳偏差原理,根据太极(心)、两仪(心身)及四象(事心身物)原理,设定肺脾肝肾四脏,呼吸出纳的生理机能,归纳胃脘、胃、小肠、大肠等四腑、前后四海、皮筋肉骨、耳目鼻口等形成四党,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仿真与真实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波形匹配以及肌疲劳现象的分析,研究sEMG信号的模型参数辨识问题. 方法 在运动单位仿真的基础上,引入神经激励对运动单位的募集和发放控制特性,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sEMG信号生理学模型.利用调整模型相关生理参数使仿真与真实sEMG信号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波形相匹配的方法,实现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通过调节肌纤维传导速度(MFCV)使仿真与真实sEMG信号的平均频率(MNF)及中值频率(MDF)拟合直线趋势相似的方法,研究肌肉的疲劳现象及其机理. 结果 适当调节sEMG信号模型参数可使仿真信号波形逼近真实sEMG信号波形,各个肌纤维的MFCV在模拟恒力持续收缩过程中减小时,仿真信号的MNF和MDF拟合直线呈下降趋势. 结论 采用模型方法能够实现仿真与真实sEMG信号波形的良好匹配,并能够有效地表达肌肉的疲劳过程,可应用于肌电信号相关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