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942年Klemperer首先提出的胶原病在自身免疫疾病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另外免疫复合体形成引起免疫复合体病也被人们所认识。多数情况,如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所代表的那样,胶原病是多器官受累的全身性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病变,正如Libman与Sacks提出的疣赘性心内膜炎,一向被人重视。而最近引人注目的是决定预后重要因素的肺动脉高压症,有关病因及治疗有各种报道。另外,在青年胶原病患者中,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等冠状动脉病变重新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肺动脉高压症肺动脉高压症(pulmooary hyperteosion,PH)如进一步发展则引起右心功能不全,多数疗效较差,预后不佳。SLE和硬皮症(PSS)也可合并PH,但一向  相似文献   
32.
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ARPC)是一种罕见的穿通性皮肤病, 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ARPC临床上比较罕见, 容易漏诊或误诊。目前ARPC的诊疗无相关参考指南, 因此在治疗上均以抗组胺、止痒等对症治疗。由于该病常常继发于其他系统疾病, 应积极治疗或控制原发病的同时治疗本病, 可使本病迅速得到控制。本文报道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8月收治的1例ARPC。  相似文献   
33.
27例重叠综合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叠综合征(overlapsyndrome,OS)近年来已被公认是一组独立的结缔组织病,国内外陆续有所报道。现将我们收治的对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7例OS患者均为住院患者,男2例,女25例,男:女为1:12.5。年龄15~66岁,平均38.7岁,其中21~50岁青壮年人18例(66.7%)。系统性红斑狼疮重叠类风湿性关节炎(SLE+RA)12例(44.4%),类风湿性关节炎重叠多肌炎或皮肌炎(RA+PM或DM)4例(14.5%),系统性红斑狼疮重叠多肌炎或皮肌炎(SLE+PM或DM)3例(11.1%),系统性红斑狼疮重叠系统性硬皮病(SLE+SSC)2…  相似文献   
34.
《临床皮肤科杂志》2021,50(8):489-491
正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reactive perforating collagenosis, RPC)是临床较少见的以变性胶原被排出体外为特征的穿通性皮肤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儿童期发病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有关。成年发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及肾功能衰竭等一种或多种系统性疾病,称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acquired reactive perforating collagenosis, ARPC)。  相似文献   
35.
风湿胶原病     
近年,风湿胶原病领域的研究进展迅速。虽然许多风湿胶原病的病因还不清楚,但是随着分子生物学以及遗传学研究的进步,关于这些疾病的各相关因子已逐渐明确。其中的部分理论已经应用于治疗实践,新的治疗方法陆续出现。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新药开发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36.
临床资料患者,男,67岁。主因全身皮损伴瘙痒3个月,于2014年9月15日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皮损,瘙痒剧烈,影响入睡。曾多次于皮肤科就诊,外用氯倍他索尿素乳膏、口服多塞平等,症状无缓解。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数十年,血压最高24/9.33 k Pa(1 mm Hg=0.133 k Pa),未正规服用降压药物。本次发病以来入睡困难,饮食、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否认发病前有服药史。否认有手术、  相似文献   
37.
应用王玉玺教授毒邪治病理论辨治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ARPC)验案分析,初探本病病因包括气血营卫失和、脏腑功能失调、痰湿之毒凝结经络、瘀毒阻滞脉络,病机为"湿毒、瘀毒"阻滞络脉,拟方除湿化瘀解毒汤进行临床辨治,兼顾除湿、化瘀、解毒,佐以调和营卫气血,收效颇佳.  相似文献   
38.
患者女性,52岁,表现为四肢散在有脐凹的角化性丘疹,有的中央有角栓。组织病理示胶原束以垂直方向穿通表皮。  相似文献   
39.
患者男,79岁,因双下肢瘙痒3个月,发现皮疹2个月,于2006年8月2日来我科就诊。3个月前患者双下肢无明显诱因瘙痒,以大腿为重,经常搔抓,局部皮肤破溃,1个月后形成丘疹、小结节,皮损中央逐渐结痂。发病近2个月时在当地医院按痒疹治疗,口服酮替芬、盐酸左西替利嗪片、雷公藤多甙、火把花根片等药无效,后肌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痒止。部分皮损中央结痂可自行脱落。患者有20余年的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近5年发展为肺气肿。无糖尿病、肾病及恶性肿瘤病史。[第一段]  相似文献   
40.
兄妹二人同患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1男,12岁,自3岁起面部、双手背、部分手指伸侧起红色丘疹,成批发生,轻度瘙痒。丘疹初为针头大、米粒大,逐渐扩大到绿豆大小,中心凹陷形成脐窝,填充有角化性物质,约2个月左右消退。部分丘疹消退后遗留凹陷性小瘢痕。病情冬重夏轻,反复发作,7~8岁时最重。患儿平时体健,无肝、肾疾病及糖尿病。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无类似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前额、双面颊、鼻背、双手背、部分手指伸侧散在孤立的暗红色丘疹,约粟粒至绿豆大小,丘疹坚实,中心有脐窝,内含粘着性角质栓,面部还有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