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588篇
  免费   22309篇
  国内免费   14618篇
耳鼻咽喉   4222篇
儿科学   6132篇
妇产科学   3861篇
基础医学   23671篇
口腔科学   4628篇
临床医学   69443篇
内科学   40825篇
皮肤病学   8290篇
神经病学   11077篇
特种医学   126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41篇
外科学   28043篇
综合类   135278篇
预防医学   39373篇
眼科学   7273篇
药学   57879篇
  797篇
中国医学   58805篇
肿瘤学   15708篇
  2024年   3198篇
  2023年   12041篇
  2022年   10328篇
  2021年   12687篇
  2020年   11971篇
  2019年   12024篇
  2018年   5986篇
  2017年   10301篇
  2016年   11612篇
  2015年   13066篇
  2014年   22690篇
  2013年   22226篇
  2012年   28267篇
  2011年   30777篇
  2010年   28630篇
  2009年   28344篇
  2008年   31967篇
  2007年   29501篇
  2006年   27214篇
  2005年   27845篇
  2004年   22896篇
  2003年   21734篇
  2002年   18270篇
  2001年   15915篇
  2000年   12010篇
  1999年   9403篇
  1998年   8324篇
  1997年   7514篇
  1996年   6848篇
  1995年   5793篇
  1994年   4828篇
  1993年   3283篇
  1992年   2617篇
  1991年   2494篇
  1990年   2018篇
  1989年   1972篇
  1988年   594篇
  1987年   473篇
  1986年   356篇
  1985年   247篇
  1984年   107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什么是“酶抑制剂”?简而言之,能附着在酶分子上面并起到阻止其发挥酶活力作用的小分子药物即为酶抑制剂。生理学家早已揭示:人类的很多种疾病(尤其一些慢性病如心血管病,胃肠道疾病,获得性免疫缺损疾病如艾滋病,肿瘤疾病,肝炎,男性性功能障碍症,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癖,帕金森氏病,流感等等)均与体内酶活动有关。医药研究人员因此设想,如能开发出可抑制这些酶活动的药物,就能有效控制或治愈这些疾病。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究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α-1b对EB病毒感染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儿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α-1b治疗,观察组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免疫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8^+水平降低,CD4^+、CD4^+/CD8^+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EB病毒感染效果明显,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调节免疫指标,增强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根除幽门螺旋菌后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恢复情况。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血液科住院的幽门螺旋菌阳性的成人ITP患者5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以强的松1mg/(kg·d),并进行4周根除幽门螺旋菌治疗(阿莫西林1.0 g,2次/d,7d,呋喃唑酮0.1,2次/d,7d,雷贝拉唑20mg q,2次/d,4周);对照组仅服用强的松1mg/(kg·d),血小板恢复后将激素逐渐减量持续治疗3月,并观察治疗后6月和12月时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68.5%,对照组有效率为35.7%;试验组内根除幽门螺旋菌成功患者治疗3月时的血小板平均值为85×109/L,根除失败患者3月时的血小板平均值为60×109/L;试验组随访12月总复发率为14.2%,对照组复发率为39.2%;56例患者中有2例合并胃溃疡,其中病理检验提示活动期的患者较非活动期患者血小板恢复好。结论根除幽门螺旋菌是合并HP感染ITP患者行之有效的办法,病理检验可以预测对根除细菌后血小板的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鼓膜穿刺加压灌注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中耳鼓膜穿刺鼓室灌注加压治疗。比较不同性质分泌物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鼓室导抗图变化。结果胶冻状患者治疗时间最长,浆液性患者治疗时间最短,三组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浆液性总有效率94.0%,黏液性总有效率86.8%,胶冻状总有效率75.0%,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鼓室导图主要是B型,治疗后主要是A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鼓膜穿刺加压灌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成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强烈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肠炎(N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4至2013年接受化疗的1804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记录患者血常规、凝血检测和血液生化检测结果,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既往化疗次数、既往化疗方案中是否使用阿糖胞苷、临床症状、肠壁厚度、中性粒细胞最低计数、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NE的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探讨NE起病诱因、临床特征、腹部B超特点、症状的预后意义及化疗药物对发病的影响等。结果1804例患者中226例(12.5%)化疗后合并NE,化疗后10~19d起病,中位起病时间为化疗后第14天。发生NE后2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11.5%。化疗药物包括阿糖胞苷、临床症状≥4项、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超过7d以及B超下肠壁厚度≥10mm的患者病死率相对较高。结论NE是接受强烈化疗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严重的并发症,发生NE后患者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6.
《临床医学工程》2016,(2):167-168
目的观察局部阻滞疗法对产后因致密性骨炎引起的腰骶部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产后致密性骨炎性腰骶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物理治疗,观察组注射利多卡因复合醋酸曲安奈德、维生素B12进行局部阻滞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12个月后的体征情况。结果观察组2、4、6、8、12个月的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和坐立位前屈评分合格率,以及Patrick试验、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骶髂关节扭转试验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阻滞可有效治疗产后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性腰骶痛。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了解中山区重性精神疾病治疗项目患者管理的患病特点,为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山区1 330例确诊患者进行排查,按照疾病特征和人口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13年底该区共排查1 330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患病率为3.71‰,其中精神分裂症所占比例最高,患病率为2.15‰;男性705人,患病率为4.01‰,女性625人,患病率为3.42‰,不同性别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8.623,P<0.05);患者以20岁以下多见,患病率为13.94‰,不同年龄段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857.107,P<0.05)。结论:中山区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的重点病种为精神分裂症,防治重点人群为青少年。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析左乙拉西坦与奥卡西平联合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脑电图(EEG)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癫痫患儿49例,数字标号,简单随机法分组,行单盲、前瞻性对照实验(RCT),观察组(25例)给予左乙拉西坦与奥卡西平联合用药,对照组(24例)单用奥卡西平。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IgA、IgM、IgG、CD3~+、CD4~+),EEG,认知功能变化,观察患儿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16 w后IgA、IgM、IgG、CD4~+均明显降低,CD3~+明显升高,FIQ、PIQ、VIQ等认知功能评分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IgA、IgM、IgG、CD4~+、CD3~+及FIQ、PIQ、VIQ评分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痫样放电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00%(22/2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00%(18/24),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癫痫采取左乙拉西坦与奥卡西平联合用药疗效确切,减少癫痫发作频次,控制EEG损害,改善认知功能,神经免疫双向调节。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针对免疫抑制剂相关结核病患者,观察临床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所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免疫抑制剂相关结核病患者106例。针对所有患者选择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针对患者临床给予心理护理、给予药物应用护理以及选择预防感染的相关措施进行干预,观察完成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结果针对所有免疫抑制剂相关结核病患者,临床给予护理干预后,2例患者于临床出现了死亡的情况。剩余患者全部表现出良好的遵医行为,所有患者全部能够坚持完成全程治疗,未表现出严重的心理问题。结论针对免疫抑制剂相关结核病患者,其自身免疫功能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下降,通过选择有效方法对患者给予护理干预,能够将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提高,有效避免出现疾病合并症的情况,最终将患者的生命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0.
<正>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中老年易患,早期多无自觉症状,大多数患者有自觉症状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尤其老年患者往往因心脑肺部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1-3]。食管支架置入术能迅速缓解食管癌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改善患者全身营养状况,且可压迫肿瘤,防止出血,使病变局部血供减少,减慢肿瘤生长速度,从而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4-5]。随着临床应用广泛,支架置入后,由于护理不当出现并发症尚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