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42篇
  免费   1333篇
  国内免费   114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1篇
妇产科学   83篇
基础医学   549篇
临床医学   6494篇
内科学   4554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9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5071篇
综合类   12240篇
预防医学   2022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5200篇
  64篇
中国医学   3415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200篇
  2023年   720篇
  2022年   565篇
  2021年   879篇
  2020年   722篇
  2019年   850篇
  2018年   375篇
  2017年   768篇
  2016年   909篇
  2015年   1044篇
  2014年   2030篇
  2013年   2078篇
  2012年   2519篇
  2011年   2671篇
  2010年   2562篇
  2009年   2429篇
  2008年   2384篇
  2007年   2328篇
  2006年   2143篇
  2005年   1902篇
  2004年   1721篇
  2003年   1711篇
  2002年   1335篇
  2001年   1220篇
  2000年   865篇
  1999年   794篇
  1998年   697篇
  1997年   626篇
  1996年   501篇
  1995年   376篇
  1994年   275篇
  1993年   216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大鼠血中C肽(CP)、胰岛素(INS)、胰高糖素(GG)和血糖水平,以揭示胰岛内分泌细胞的功能变化。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A组(急性胰腺炎)和B组(假手术对照组),每组60只。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中CP,INS和GG水平,同时测定血糖值。大鼠剖腹后肉眼观察胰腺形态学变化,取胰腺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制模9h后病理检查示A组大鼠均表现为重型急性胰腺炎。A组CP于术后9h,INS于术后15h和GG于术后12h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P<0.05)。结论(1)急性胰腺炎时大鼠血中CP和INS水平可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CP能更准确、更及时地反映胰岛B细胞受损程度,并与病理学变化同步。(2)GG水平可反映胰岛A细胞功能;急性胰腺炎时A细胞可能比B细胞更易于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72.
王虹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6):902-902
重症胰腺炎又称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其起病急,发病快,是普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高达50%以上。2001年1月~2006年10月,我科对35例重症胰腺炎病人采取保守治疗,通过护士精心护理,特别是对腹部体征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早期观察,补液速度及给药时机的选择,血糖的监测及心理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3.
急性胰腺炎的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123例急性胰腺炎病人的异常心电图改变及与预后间的关系。结果以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ST-T波改变和U波最为多见,在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病人中表现尤为突出,而且致命性心律失常占有相当比例。其心电图改变与预后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心电图正常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从而说明心电图改变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病人预后的一项可靠参数。  相似文献   
74.
重症胰腺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是目前外科急腹症中最棘手的疾病之一。由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在治疗观点及方法上必然导致不一致。我院在1995年1月~2002年1月采用外科治疗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5.
马蓝 《医学信息》2005,18(4):379-38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30例重症胰腺炎保守的护理情况。结果30例病人,其中重症1级20例,均治愈,2级10例,治愈9级,死亡1例。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急、病情重、临床表现复杂。保守治疗基础上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正确的心理和饮食指导,做好生活护理等,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6.
急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fis,AP)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临床经过凶险。总体死亡率为5%~10%。AP临床上表现为急性、持续性腹痛(偶无腹痛),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大于或等于正常值上限3倍,影像学提示胰腺有(无)形态改变,排除其他疾病者。可有(无)其他器官功能障碍。少数病例血清淀粉酶活性正常或轻度增高。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时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AP不同病程、严重程度、性别、年龄的血小板计数变化的特点。结果AP发病第1天中有49%的患者血小板计数<100×109/L,该比例随后逐渐下降(r=-0.85);平均血小板计数在起病的前2周内呈上升趋势(r=0.96),且不同发病天数间的平均血小板计数有显著差异(P<0.01)。病程中后期,部分患者的血小板计数>300×109/L,其比例随病程时间延长而升高(r=0.83);上述变化在不同性别中无明显差异,但≥60岁的患者中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比例明显高于<60岁者(P<0.05)。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发病前3天首次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比例(57%)明显多于轻症AP患者(19%,P<0.001),病程中血小板计数>300×109/L的比例(29%)也明显多于轻症患者(7%,P<0.001)。如以发病后首次血小板计数<100×109/L为标准预测SAP,其敏感性59%,特异性81%,阳性预测值51%,阴性预测值85%。结论AP发病时血小板计数有下降趋势,随着病程延长,血小板计数有增高趋势,血小板计数<100×109/L对预测SAP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与血浆维生素C、维生素E和 β 胡萝卜素的关系。 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比色分析法检测 6 8例急性胰腺炎和 4 0例健康献血员血浆三种维生素含量。结果 急性胰腺炎组维生素C、维生素E、β 胡萝卜素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1) ,且随着禁食时间的延长呈逐渐降低趋势。 结论 急性胰腺炎时患者体内的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平衡失调 ,补充抗氧化维生素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连续使用不同时间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后胰腺炎大鼠肠道真菌增殖的变化与肠道真菌易位的关系。方法:100只大鼠分为A组和P组,每组50只,A组为正常大鼠使用抗生素,P组为胰腺炎大鼠使用抗生素,每组按使用抗生素观察时间0、3、6、9、12天,随机分为5亚组,即甲、乙、丙、丁和戊亚组,甲亚纽为使用前对照组,各组用相同剂量的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于相应时间内取肠内容物、肠系膜、胰腺、肺组织及血作真菌培养,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1—3-G)水平。结果:A组及P组均用药3天后开始出现肠道真菌增殖,6天肠道真菌增殖明显,A组用药9天后开始出现肠道真菌易位:P组用药6天后开始出现肠道真菌易住。在使用相同时间的抗生素时段P组肠道真菌增殖或易位均比A组多。1—3-G水平与肠道真菌增殖及易位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连续长时间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使肠道真菌明显增殖,并与肠外真菌易住有关,胰腺炎患者使用头孢哌酮钠6~9天后预防使用抗真菌药物是合适的,胰腺炎大鼠肠道真菌增殖或易位更明显。  相似文献   
80.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应用十二指肠镜及腹腔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间对94例ABP患者进行微创治疗的临床资料。ABP合并胆囊结石的59例行行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结石14例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同时置入鼻胆管引流(ENBD),其中3例联合LC;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1例行ERCP EST,联合LC治疗。结果全组术后再次发作胰腺炎1例,胆道出血1例,均为ERCP EST患者;另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5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全组有效率100%。结论十二指肠镜及腹腔镜联合应用于治疗ABP效果好。微创技术是目前ABP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