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60篇
  免费   1462篇
  国内免费   783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184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552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7220篇
内科学   2455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8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9858篇
综合类   14995篇
预防医学   2290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5737篇
  92篇
中国医学   3897篇
肿瘤学   356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721篇
  2022年   674篇
  2021年   894篇
  2020年   902篇
  2019年   1091篇
  2018年   504篇
  2017年   926篇
  2016年   1070篇
  2015年   1184篇
  2014年   2470篇
  2013年   2527篇
  2012年   2863篇
  2011年   3232篇
  2010年   3063篇
  2009年   3015篇
  2008年   2947篇
  2007年   2770篇
  2006年   2439篇
  2005年   2414篇
  2004年   2093篇
  2003年   1897篇
  2002年   1620篇
  2001年   1419篇
  2000年   1126篇
  1999年   888篇
  1998年   850篇
  1997年   747篇
  1996年   680篇
  1995年   623篇
  1994年   431篇
  1993年   287篇
  1992年   250篇
  1991年   262篇
  1990年   255篇
  1989年   221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梗阻性黄疸诊断进展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优克龙 (Urocalun )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对 6 0例输尿管结石直径 <1cm的患者予口服优克龙治疗 ,4 5 0mg/次 ,3次 /d ,服药 5周。 结果  6 0例患者中结石排出 4 5例 (75 % ) ;10例 (17% )结石位置下降 ;5例 (8% )位置无变化。 4例患者服药后有轻度胃部不适、恶心或口干。 结论 优克龙治疗输尿管结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3.
双J管长期留置后继发结石的微创处置(附1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微创方法治疗双J输尿管支架管长期留置后继发的结石虽然早有学者提出 ,但综合应用多种方法联合治疗复杂性的继发性结石 ,国内外尚未见文献报道。我科日前收治 1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5 4岁。 1 997年因膀胱癌在外院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术中留置双J管 ,一直未予拔除。2 0 0 1年 7月来我院体检 ,B超检查提示膀胱占位性病变 ,即以膀胱癌术后复发收入院。入院后行KUB检查显示右侧输尿管内异物存留 ,为双J管影 ,右侧肾脏、输尿管走行区及膀胱内多发结石影 ;IVU检查示右侧肾脏积水 ,右侧肾脏显…  相似文献   
54.
本文试用一段约10cm长带系膜的游离空肠,在腹壁与胆道之间建立一条潜在的永久性通道,为术后胆石病复发时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本组81例病人中11例(13.58%)因术后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再住院,全部经此通道做经皮穿刺胆道引流。避免了急诊手术。17例(20.99%)术后残余(或复发)结石中的16例,经游离空肠通道(以下简称通道)取石治愈,治愈率94.12%,避免了经腹胆道再手术。1例经通道取石失败,改做经腹胆道再手术取石,占本组需再手术取石的5.88%,为全组病人的1.23%(1/81)。本术式在肝门胆管狭窄切开成形后亦可完成空肠内引流而与各种形式胆肠内引流的主要区别在于不改变胆道解剖与生理,因此,成功地避免了逆行性胆道感染、消化性溃疡和盲端综台征等重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良恶性肝外胆管梗阻病变的CT表现及其诊断意义。方法:回顾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梗阻病变76例(良性34例,恶性42例)。结果:肝内胆管呈枯枝状轻中度扩张,肝内外胆管不一致扩张(内轻外重),肝外胆管远段梗阻,梗阻部胆管呈削尖状狭窄,肝外胆管壁呈弥漫环形增厚,对良性梗阻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肝内胆管呈软藤状重度扩张,肝外胆管中段梗阻,梗阻部胆管呈伴或不伴肿块的截断型或突然狭窄型,肝外胆管壁局限不规则增厚,高度揭示恶性梗阻。结论:良恶性肝外胆管梗阻病变均有特征性CT表现,通过分析胆管形态和临床资料基本能判断梗阻的性质。  相似文献   
56.
医源性胆管狭窄X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13例医源性胆管狭窄,分析其影像表现。特点为:环形狭窄;线样狭窄,包括规则的和不规则的线样狭窄;闭塞性狭窄;胆管闭塞和胆管中断分离。ERCT和PCT对狭窄的形态,位置及长度显示优于CT和US。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结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比较腹部平片和B超的术前诊断率。随访患者以了解不同手术方法的得失。结果 腹部平片术前诊断率为22%,辅以B超则上升为66%。4例Ⅰ期手术和3例Ⅱ期手术患者无死亡。无胆管炎发作。结论 仅靠腹部平片易漏诊,辅以B超则能提高术前诊断率。争取回期手术切除胆囊、闭合胆肠瘘,如有困难,则动员患者6-8周后Ⅱ期手术。  相似文献   
58.
59.
60.
张军杰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9):1234-1234
目的探讨巨大鹿角形结石的手术方法。方法对42例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行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取出结石最大为7.0cm×5.4cm×3.3cm,结石最多66枚,术中不阻断肾蒂,手术平均耗时120min,平均术中出血300ml。30例获得随访,术后3个月KUB+IVU或B超检查,3例有肾内残余结石,直径均<0.6cm。结论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易掌握,取石方便、干净,出血少,对肾功能影响小等优点,是治疗巨大鹿角形结石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