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8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31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133篇
临床医学   988篇
内科学   144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652篇
综合类   2455篇
预防医学   43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77篇
  8篇
中国医学   2113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471篇
  2011年   532篇
  2010年   473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592篇
  2007年   537篇
  2006年   492篇
  2005年   484篇
  2004年   448篇
  2003年   414篇
  2002年   390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240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胆汁返流性胃炎106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汁返流性胃炎病因较为复杂,确切的发生机理现因均未明了,现将我们治疗的106例病人的情况总结分析,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人的病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2.
2001年5月-2004年10月,我们对3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胆道介入手术,20例放置内外引流管2周后对患者行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现报告如下。 1资科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8例均经B超、CT、MRCP影像及临床明确诊断。其中胆管癌26例,肝癌胆管浸润4例,胰头癌6例,壶腹周围癌2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巩膜黄染,瘙痒,白陶土样便,血清总胆红素在300μmol/L以上。  相似文献   
83.
胆汁无机磷测定及其初步临床应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张黎黎,胡望平在实验医学中,胆汁无机磷已成为一种异常肝胆功能试验的有用指标,但在临床医学中未见报道。我们以孔雀绿法分析临床胆汁标本中无机磷[1],从初步结果看,对胆结石病人有潜在诊断意义,现简报如下。一...  相似文献   
84.
85.
胆红素具有重要药用价值,一般用化学方法从胆汁中提取,本试验根据胆红素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和胆结石的成因,而是利用大肠杆菌产生的β葡萄糖醛酸酶从胆汁中提取胆红素。  相似文献   
86.
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为妊娠特有的疾病,愈后良好。ICP易致早产、死胎、死产、宫内窘迫及产后出血,对于本病的防治有利于减少围产儿死亡。本文对53例ICP作一初步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87.
7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诊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的临床特点 ,探讨其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72例确诊PBC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 72例中男 8例 ,女 6 4例 ,男 :女为 1:8,平均年龄 (5 0 .8± 12 .5 ) (2 6~ 81)岁 ,近年来确诊人数显著上升。 (2 )主要临床特征为黄疸 (93.0 % )、乏力 (87.5 % )、食欲下降 (80 .5 % )、皮肤瘙痒 (41.7% )及脾肿大 (6 3.9% )、肝肿大 (2 9.2 % )。 2 0例(2 7.8% )合并其他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 (3)主要异常检测包括 :高胆红素血症 (93% )、ALP升高 (95 .8% )、γ -GT升高 (88.9% )、AST升高 (93.0 % )、ALT升高 (80 .6 % )、血清IgM升高 (83.8% )。抗线粒体抗体 (AMA)阳性率 81.4 % ,抗M2 阳性率 70 .3%。AMA阴性PBC与AMA阳性PBC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异。 (4) 38例病情好转 ,总有效率 5 8.5 % ,常规保肝药效果欠佳 ,加用熊去氧胆酸或皮质类固醇有一定疗效。结论 PBC多见于中年女性 ,近年来确诊病例数显著增加。血清ALP、γ-GT、IgM明显升高及AMA、抗M2 阳性有助于诊断本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8.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十二指肠液返流入胃引起胃黏膜损害的一种病理改变,临床上多发生于青壮年。目前临床无特殊治疗方法,多采取应用促胃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等治疗。自2003年1月—2004年12月,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5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方法及疗效的临床应用。方法 依据病史年龄、症状、眼底表现、检查确诊为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采用中医辩证与辩病相结合及西药常规用药,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进行疗效判定。结论 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该病临床效果确定,中药能促进眼底出血、水肿,渗出的消退和吸收。  相似文献   
90.
麦燕芳 《山西中医》2007,23(5):18-19
目的:观察自拟胃胆宁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标准的该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予自拟胃胆宁汤,对照组28例用吗丁啉片及雷尼替丁,两组治疗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13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74%(95%CI=83.01%~98.48%);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1.43%(95%CI=54.70%~88.16%);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2.3027,P=0.0215)。结论:自拟胃胆宁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优于吗丁啉及雷尼替丁,其收益为OR=0.25(95%CI=0.07~0.87),NNT=5(95%CI=2.78~37.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