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64篇
  免费   1045篇
  国内免费   724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56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707篇
口腔科学   91篇
临床医学   6216篇
内科学   1826篇
皮肤病学   185篇
神经病学   350篇
特种医学   12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8167篇
综合类   13628篇
预防医学   2236篇
眼科学   406篇
药学   5553篇
  54篇
中国医学   2645篇
肿瘤学   327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470篇
  2022年   429篇
  2021年   582篇
  2020年   587篇
  2019年   746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770篇
  2016年   818篇
  2015年   987篇
  2014年   2106篇
  2013年   2137篇
  2012年   2708篇
  2011年   3038篇
  2010年   2823篇
  2009年   2695篇
  2008年   2639篇
  2007年   2469篇
  2006年   2257篇
  2005年   2292篇
  2004年   1811篇
  2003年   1789篇
  2002年   1514篇
  2001年   1433篇
  2000年   1007篇
  1999年   828篇
  1998年   802篇
  1997年   798篇
  1996年   664篇
  1995年   639篇
  1994年   472篇
  1993年   291篇
  1992年   210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反复发作和神经根压迫严重的患者,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防止坐骨神经粘连,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预防腰背肌废用性萎缩,减少卧床并发症,为术后下床及行走打好基础。现将2004年至2007年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具体实施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520例行LC患者中29例术中、术后发生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出血原因。术中出血24例,5例中转开腹止血,余19例行施夹(钛夹或可吸收夹)、电凝(单极或双极)、压迫、缝扎等止血;术后出血5例,腹腔镜探查止血。结果手术时间50-200min,平均70min。所有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3-9d,平均4.5d。29例患者随访1-14个月,平均6个月,均无再发出血。结论重视LC术中、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及避免出现严重后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方法的改进,使造影变得容易、更简单,减少了损伤,提高了成功率。方法通过右侧锁骨中线肋缘下的戳孔旁插入气腹针,取出气腹针的内芯,插入硬膜外道管,插入胆囊行术中胆道造影,插管失败后,改用头皮针胆管穿刺造影。结果全部造影成功,且费时少。结论该术中胆道造影的改进确能将造影变得更容易、更简单,减少了损伤,提高了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萎缩疗法治疗青春期功血(DUB)的止血效果。方法:将362例平均分为观察组(采用炔诺酮、戊酸雌二醇联合疗法止血)和对照组(单用炔诺酮子宫内膜萎缩疗法止血),两组各181例,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止血有效率分别为96.13%(174/181)和92.27%(167/18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踟105);观察组和对照组控制出血时间分别为(28.69±14.87)h和(29.72±15.34)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踟.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完全止血时间分别为(32.80±19.10)h和(47.30±18.60)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住院天数平均为(6.10±2.80)d和(6.9±2.60)d,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炔诺酮止血疗法和炔诺酮、戊酸雌二醇联合疗法治疗青春期功血效果均较好,但炔诺酮、戊酸雌二醇联合疗法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提高老年胆道结石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手术治疗的106例69岁以上老人胆道结石患者,针对并存病,手术方式,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治疗效果满意,痊愈99例(93.4%),好转6例,其中术后胆瘘2例、出血1例、切口感染3例,均经保守治疗好转出院;死亡1例(0.9%)。结论:对病情判断准确,围手术期监护周密,手术细腻,内科密切合作,掌握手术的适应证,争取择期手术,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发生胆管损伤的原因,探讨预防胆管损伤及损伤后修复的方法。方法对6例LC并发胆管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根据其损伤情况给予相应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所致的胆管损伤应及时发现,正确处理,以获得满意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探索慢性乙型肝炎与继发胆囊改变的相关性,以及继发胆囊改变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对201例肝炎患者作临床观察分析。结果显示继发胆囊改变的发生率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呈正相关(P〈0.05);慢性乙型肝炎继发胆囊改变同治疗效果亦呈正相关(P〈0.05)。提示慢性乙型肝炎继发胆囊改变的原因可能与病毒有关,治疗效果与是否继发胆囊改变亦相关而不仅仅与cccDNA发生免疫逃逸有关。因此,治疗上尽早应用有效的利胆药有利于提高肝功能复常率。  相似文献   
108.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14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2005年2月146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LC 130例,其中1例出现胆漏,1例腹腔残余结石,2例剑突下切13感染。中转开腹手术16例:结石嵌顿于胆囊管近端5例,胆囊及三角区炎症瘢痕粘连3例,胆囊动脉损伤3例,结石散落腹腔2例,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2例,术中诊断胆囊癌1例。无死亡和肝外胆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手术经验积累,急性胆囊炎行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9.
背景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术已是广泛接受的处理胆管结石的方法,但在伴有胆囊结石的老龄患者,是否还需要行胆囊切除尚无定论。方法EST取石术后,将178例年龄〉60岁的胆道结石随机分为2组:择期胆囊切除组(89例)和保留胆囊组(89例),研究的一级终点(primary endpoint)是胆管结石或胆囊病症复发。结果择期胆囊切除组中,有6例发生胆道病症(胆管炎5例、上腹痛1例);保留胆囊组中,21例再次发生胆道病症,包括胆管结石复发并发胆管炎13例、上腹痛2例、黄疸1例和急性胆囊炎5例(10grank检验,P=0.001)。在5年随访中,择期胆囊切除组和胆囊保留组发生胆道病症的累积概率分别为5.8%(95%CI,2.4%-13.3%)和25.4%(95%cI,17.3%-36.5%)。82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手术16例(19.5%)。保留胆囊组患者的死亡人数高于择期胆囊切除组(分别为19例和11例,P=0.123)。结论在EST胆管取石后,胆囊切除术可以降低胆道病症的发生,应该被推荐采纳。  相似文献   
110.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9岁.因腰腿疼痛3岁,加重伴双下肢瘫痪10余天入院.查体:腰椎向左凸,双下肢肌肉萎缩,肌力3级,腹股沟以下皮肤感觉减退,肛门括约肌反射减退,术前X线片(图1)示腰椎骨质增生并曲度异常,腰椎向右侧弯,腰椎移行椎体.CT(图2)检查示:L3椎管内圆形骨性密度灶并腰椎管狭窄,L2-3,L3-4,L4-5椎间盘膨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