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70篇
预防医学   1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5篇
  3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应激时大鼠胃粘膜中MDA含量及SOD和GSH—Px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了应激时大鼠胃粘膜中脂质过氧化程度和自由基清除系统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关应激时间的延长,粘膜中反映脂质过氧化程度的MDA含量逐步增加,与此同时,在清除氧自由基中起重要作用的SOD和GSH-Px的活性亦升高,提示应激时体内氧化和抗氧化垢活性都加强。  相似文献   
42.
43.
我是一名老年男性,67岁。既往有胃出血、胃炎病史,最近一次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黏膜性浅表性胃窦炎、幽门螺杆菌阴性。  相似文献   
44.
乙型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1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HypertensiveGastropathy,PHG)指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常发生的胃粘膜炎症、糜烂和溃疡,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24例乙型肝炎PHG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综合文献对其发病机理和临床特点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1986年9月至1996年8月10年间共收治乙型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484例,发现伴PHG者248例,发生率为512%。484例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有186…  相似文献   
45.
目的:验证兰索拉唑在门诊治疗胃粘膜病变出血病人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降低此类病人的住院率,以减少病人的经济负担。方法:通过口服给药途径。结果:服药3天和1周,兰索拉唑组的止血率明显高于西咪替丁组,住院率明显低于西咪替丁组,P〈0.05。服药1周兰索拉唑组的胃粘膜出血点的恢复率明显高于西咪替丁组,P〈0.05。结论:兰索拉唑提高急性胃粘膜病变的止血率,减少了其住院率。  相似文献   
46.
《双足与保健》2010,(3):5-5
维生素C由于维生素c的用量日趋增大,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愈来愈多。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腹泻、胃出血、贫血、痛风、不孕、婴儿消化不良等,大剂量静脉注射维生素c可引起静脉炎、静脉血栓、死亡等。  相似文献   
47.
1病例报告患者男,33岁,企业职工,人院前1小时呕吐鲜血约1000ml,混有血凝块,伴意识丧失、抽搐以及双眼上翻,数分钟后缓解,家人打电话给我院急救中心,救护车接入院。体格检查:T36.1℃、P96次/分、R22次/分、BP80/50mmHg呼吸急促,神志清,可对答,急性贫血面容,头颅五官、颈部、双肺、心未及异常,腹部平坦,全腹未触及包块、无压痛,肠鸣活跃,四肢无异常。入院后再次呕吐新鲜血100ml,给予积极抗休克、综合止血措施,患者生命体征相对稳定,行急诊胃镜检查(图1)。镜下见:  相似文献   
48.
梁秋瑾  张琳 《临床荟萃》1995,10(22):1055-1055
患儿,男,生后10小时,第二胎急产,在家生产,当时苍白窒息30分钟,经抢救出现呼吸,9小时呼吸又停止,再抢救恢复,速来我院。查体:3100g,头围35cm,R40次/分,P 130次/分,呼吸不整,四肢温,反应差,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低下,新生儿反射未引出,心音较低钝,肺听诊无异常,肝肋下2cm,脾未及。化验:CSF蛋白0.7g/L,余正常。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CK 416U/L,LDH 528U/L,AST69U/L。诊为新生儿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入院3天出现腹胀,腹泻,呈黑绿色水样便,有粘液,化验脓细胞10~15/PH,胃管抽取胃液为咖啡色,潜血强阳性,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应激性浅表黏膜损害大出血的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0年间收治1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应激性浅表黏膜损害大出血临床资料。结果: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应激性浅表黏膜损害大出血多发于术后1周,为突发大量呕血或便血。急诊胃镜查见残胃黏膜呈弥慢性水肿糜烂和出血,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1周内呕血便血病人,应尽快行急诊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早产儿鼻饲胃管长度的最佳体表测量方法,减少喂养不耐受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118例鼻饲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胃管置入长度采用"耳垂-鼻尖-剑突"测量法,观察组采用"眉弓-剑突"测量法,比较两组呕吐、胃潴留及胃出血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呕吐、胃潴留及胃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P0.01)。结论采用"眉弓-剑突"测量早产儿胃管置入长度,可使胃管正好到达胃内又不至于在胃内盘曲,可减少呕吐、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及胃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