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2篇
  免费   782篇
  国内免费   8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453篇
内科学   180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82篇
综合类   2253篇
预防医学   54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709篇
  10篇
中国医学   7309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515篇
  2022年   390篇
  2021年   526篇
  2020年   414篇
  2019年   453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61篇
  2015年   433篇
  2014年   677篇
  2013年   585篇
  2012年   669篇
  2011年   666篇
  2010年   541篇
  2009年   506篇
  2008年   618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462篇
  2005年   428篇
  2004年   416篇
  2003年   423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 观察加味肾气丸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功能及纤维化的影响,并基于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环磷腺苷效应原件(CREB)信号通路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db/db小鼠50只,db/m小鼠10只。50只db/db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加味肾气丸低、中、高剂量组。db/m小鼠10只为正常组。加味肾气丸低、中、高剂量组中药颗粒剂混悬液灌胃,厄贝沙坦组给予厄贝沙坦混悬液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干预12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后小鼠的血糖和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及小鼠肾脏中GSK-3β、CRE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钙黏蛋白E(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纤维粘连蛋白(F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Ⅳ型胶原蛋白(Col Ⅳ)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观测小鼠肾脏的病理损伤程度。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糖、UACR水平及肾脏中GSK-3β、TGF-β1、E-cadherin、Vimentin、FN、PAI-1、Col Ⅳ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CRE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小鼠肾脏病理损伤严重;与模型组比较,肾气丸低、中、高剂量组和厄贝沙坦组小鼠血糖、UACR水平及肾脏中GSK-3β、TGF-β1、E-cadherin、Vimentin、FN、PAI-1、Col Ⅳ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CRE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小鼠肾脏病理损伤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 肾气丸可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肾功能和纤维化,其作用机制与其抑制GSK-3β/CRE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2.
自噬是一种细胞自我保护和自我更新机制,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利自噬可以减缓肺癌进展,而不利自噬能够促进肺癌进展,故调节自噬水平在肺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正虚邪滞”是王永炎院士“虚气留滞”理论的延伸,是指因肺脾肾气亏虚,引发津液代谢异常,导致痰瘀阻滞的病理过程,以肺脾肾气亏虚为本、痰瘀阻滞为标,是肺癌的关键病机。肺癌的自噬机制与“正虚邪滞”有着相互贯通之处,肺脾肾气亏虚是肺癌有利自噬减弱的关键因素,进而抑制了肿瘤细胞凋亡,并导致有害物质蓄积;痰瘀阻滞是肺癌不利自噬增强的直接因素,进而促进了正常细胞自噬性死亡,削弱了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导致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正虚与邪滞相合,致使自噬状态向着不利的方向不断发展,最终导致肺癌持续进展。因此,中医干预肺癌自噬机制需以扶正抗邪为原则,补益正气以治其本,祛痰化瘀以治其标,增强有利自噬的同时抑制不利自噬,将自噬水平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肺癌的缓解。通过分析现有文献可知,目前通过自噬途径治疗肺癌的中医药以中药单体为主,中医药干预肺癌自噬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促进自噬激活层面,这可能是因为藉由肺脾肾气亏虚引发的有利自噬减弱是肺癌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3.
降糖Ⅰ、Ⅱ号胶囊治疗糖尿病12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降糖Ⅰ、Ⅱ号胶囊治疗气阴两虚型及气阴两虚挟瘀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2例服用降糖Ⅰ、Ⅱ号胶囊治疗,对照组60例服用消毒丸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尿糖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6%,对照组总有效率70.0%。结论:降糖Ⅰ、Ⅱ号胶囊在临床疗效、控制血糠和尿糖方面均优于消渴丸,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症,DR)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的104例186眼,按中医辨证分组,分别以不同的空间频率(0.388Hz,1.55Hz)、不同颜色图象组合(黑/白、红/洋红、蓝/青)作刺激条件,检测在100ms检测点上的P-VEP(P100)的潜时(t)和波幅(V)并与正常组作对照。[结果]104例186眼中,气阴两虚型有103眼,以单纯性糖网症为主;而气滞血瘀型及阴阳两虚型各有47眼和36眼,均以增殖性糖网症为主,糖网症无论中医辨证分属哪种证候,其P100潜时均延长,波幅均下降,其中以气滞血瘀的潜时延长最为突出,阴阳两虚组的波幅下降最明显,而气阴两虚组的潜时和波幅改变最小。[结论]不同中医证候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P-VEP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因此,可以认为不同刺激条件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检测,有可能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5.
1 肝风有上冒和旁走之分、虚实之辨肝风是由于肝阳亢盛所致 ,在病理反映上有两类情况 :一是肝风上冒巅顶 ,表现为头部掣痛 ,眩晕 ,耳鸣目花 ,甚则一时性厥仆 ,治当熄风潜阳 ,用天麻、钩藤、白蒺藜、(野 )菊花、罗布麻叶、石决明、龙齿、牡蛎、珍珠母、羚羊角之类。二是肝风旁走入络 ,表现为肢体麻木 ,抽搐 ,肌肉动 ,项强 ,语蹇 ,甚则瘫痪不遂 ,治当祛风和络 ,用莶、地龙、蝎尾、僵蚕、臭梧桐等。至于风阳亢盛 ,由于血不养肝 ,水不涵木而致者 ,虽有眩晕、肢麻等虚风内动之候 ,但必具肝肾阴虚之征 ,如头昏目涩 ,视糊 ,虚烦 ,颧红 ,腰膝软…  相似文献   
106.
《内经》中脏气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讨论了《内经》中脏气的概念及相关问题。认为各脏气是一身之气中各具相对特异性结构和功能的一类精微物质 ,是一身之气在各脏腑的分布 ,以其运动不息而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 ,而本身非指脏腑功能 ;脏气的化生本原是脏腑之精 ,并与自然界的清气相合而成 ;脏气分为脏阴与脏阳 ,脏阴与脏阳都是脏气的一部分 ,而非指脏腑之精与脏腑之气 ;气阴两虚应归属于阴虚的范畴 ;脏腑气化是通过脏气的运动以推动脏腑功能以及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和相互转化 ,是生命的特征 ;气化脏腑说是对脏腑的哲学性假设 ,无益于中医学藏象理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7.
祛瘀补虚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 ,认为瘀血壅滞 ,脑失濡养 ;年老体衰 ,髓海不足 ;虚瘀并见 ,以瘀为主 ,是其发病的主要特点 ,提出祛瘀补虚法是治疗本病的常用有效治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8.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性心脏病属于中医的虚劳、心悸、脑痹真心痛范畴,其病机特点糖尿病日久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不足;虚瘀相兼、痰气互阻、寒热错杂。辨证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证候为目。治疗的基本原则为标本兼顾,分别采取益气养阴、养血活血,养阴清热,益气化痰、滋阴温阳,散塞活血的治疗方法,并应结合血糖心电图的变化加强治疗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9.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该病以单眼发病较多,亦有双眼受累,易复发。其受累部位主要为黄斑区。本病发作常以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为诱因。中医则认为七情郁结,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为其因。治疗一般采用抗生素、激素、血管扩张剂、维生素和激光封闭等方法,但疗效不够满意。我科门诊1999-01/2001-01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共19例,疗效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0.
更年期为妇女卵巢功能逐渐消退至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一般发生于45~55岁之间.近年来更年期年龄有提前趋势.联合国更年期研究小组将更年期年龄定为40~65岁.部分妇女在此期间可出现一系列因性激素减少而导致的症状,则称为更年期综合征.其病因病机为妇女在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冲任脉虚少,天癸渐竭,月经将断而至绝经,生殖能力降低至消失,这是妇女正常的生理变化.但是有些妇女由于体质差异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能适应这个阶段的生理过渡,至阴阳二气不能平衡,脏腑气血不相协调,因而出现一系列症候.本病主要以肾虚为主,或偏于阴虚,或偏于阳虚,或阴阳两虚,单纯阳虚者较少见.本病常可累及心、肝、脾.更年期综合征持续时间长者可达10余年,一般2~5年左右.其早期症状主要为潮热、出汗、情绪不稳、急躁易哭等.中期后则出现外阴与阴道萎缩、阴道干燥、外阴瘙痒,心慌、头昏、头晕,腰酸乏力,失眠多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